前段時間有個久未聯系的朋友找我聊天,閑聊中朋友說自己的姑娘已經26歲了,一直沒有男朋友,感覺很是苦惱。
朋友的姑娘我也見過,長相清秀,性格也是溫柔娴靜,按說想找個對象應該不是難事,仔細問及原因才知,小姑娘有個難以啟齒的問題——特能放屁,而且"很有味"。
朋友說自己姑娘的毛病最初發生于14歲上初二的時候,那時小姑娘成績優異,但是後來成績突然下滑,情緒也變得很是焦慮。
朋友也試圖幫助姑娘尋找成績下滑的原因,不成想成績沒起來,卻多了個愛放屁的毛病,經常在課堂上放屁,同學也經常在背後竊竊私語,這讓小姑娘變得很是自卑。
起初,由于小姑娘性格内斂,對這個毛病也鮮少提起,加上朋友也覺得不是什麼事,就一直沒有真正地做過檢查,這個毛病也一直伴随着小姑娘,并深深困擾着她,甚至連對象都不敢找,這才讓朋友重視起來。
我跟朋友分析了這個病症的發病原因,發現小姑娘的病症可能跟自身情緒有關,建議吃一些抗焦慮的藥物,并配合一些放松訓練,一段時間後,朋友打來電話說小姑娘的情況有 了好轉。
人食五谷雜糧,哪有不放屁的道理,隻是如果放屁過多,可不見得是什麼好事,要注意了。
人為什麼會放屁?屁是如何産生的呢?每個人都會放屁,放屁是人體不可抗的本能反應,是一種非常自然的現象。
屁又叫矢氣,是指人體從肛門排放的廢氣。主要成分有氮氣、氫氣、二氧化碳、甲烷和氧氣等,這些成分多數沒有味道。隻有少數的氣體,如硫化氫、糞臭素、氨氣等有異味。由于屁的成分比例與正常空氣的成分比例不同,會對有嗅覺的動物、人類的鼻子産生刺激,進而讓我們覺得難聞。
人體腸道内的氣體主要來源兩方面,一部分是在我們說話、吞咽或者呼吸時不自覺地将空氣吸入腹内,最後通過肛門排出,形成了"屁",這是屁的主要來源,占的比重将近70%左右。我們生活中經常有人跑步或者走路太急吸入涼氣,會感覺肚子疼不舒服,放個屁就好了,就很形象說明了這個問題。
還有一部分氣體是來源于吃的食物。當人體進食後,食物進入腸胃與唾液、胃液、胰液、膽汁等消化液混合,在腸道被各種菌群發酵分解,随之産生氣體,等累積到一定量,在肛門括約肌的作用下就會排出體外,就成了“放屁”。
在一般情況下,正常人一天平均放屁次數在5~10次,氣體排出量約500ml。偶爾放屁次數在15~20次也沒事,不用太在意,但是如果一段時間内突然放屁次數增多,而且持續時間較長,那就得注意了,可能是身體出現疾病導緻的。
屁過多要注意,三種疾病可能在靠近!生活中放屁太常見了,并不是什麼稀罕事,但是放屁過少過多都不是好事,尤其放屁過多,要重視,也許是身體給予的警告。放屁變多的原因較多,大體上有兩種情況,即生理性地和病理性的。
生理性的主要是指身體生理變化所緻,如食用了某些食物,吃了大量的紅薯不斷放屁,就是這種情況。這是因為紅薯内含有大量的植物澱粉和膳食纖維,澱粉被腸道内的細菌發酵分解産生氣體,而膳食纖維不易被消化吸收,促進腸胃蠕動,就會促進氣體的排放,就會引起脹氣、打嗝以及不斷放屁。
此外,精神焦慮緊張也會導緻不斷放屁,是因為緊張焦慮的情緒引起機體的調節變化,使腸胃功能出現紊亂或者亢進,從而引發不斷放屁,文中開頭中的小李姑娘就是情緒焦慮引起的放屁過多。
這兩種情況都是純粹的生理性變化,無需在意。但是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病理性的變化所緻,指的是身體出現某些疾病導緻放屁增多,這就需要警惕了。
❶便秘
便秘指的是每周排便次數少于3次,糞便幹燥,排便困難。便秘通常是因為糞便在消化道中移動太慢,或者無法從腸道内清除,而腸道會不斷吸收水分,導緻糞便變幹、變硬所導緻的。
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細菌,當便秘時,糞便在腸道中無法移動,細菌就會大量繁殖發酵,進而産生大量的氣體,這些氣體就會通過肛門以屁的形式排出。因而,經常便秘的人很容易腹脹或者放屁過多。
❷腸胃疾病
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較快,尤其是生活在城市裡,工作壓力較大的年輕人,飲食作息不規律,很容易導緻胃腸疾病的發生。
胃病通常會造成腸胃功能減弱,胃動力不足,導緻攝入的食物在胃部不容易被消化吸收,并且不斷堆積,在胃液的作用下腐爛、發酵,進而産生大量的氣體,最後通過肛門排出,這是放屁增多的重要原因。常見的胃病有胃炎、胃腸功能紊亂等,都會導緻胃脹,放屁增多。
腸道也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當腸道發生炎症或者病變,進入腸道内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就會堆積發酵,産生氣體,而氣體又會再次刺激腸壁,導緻腸道蠕動紊亂,引起排氣增多,同時還可能伴随腹瀉、腹痛等症狀。
因而如果突然出現放屁過多,同時出現腹脹或腹痛等症狀,一定要警惕胃腸疾病。
❸菌群失調
人體腸道内含有大量的細菌微生物,這些菌群種類繁多,有着一定的比例,菌群之間相互制約,形成一種特有的平衡,可以參與人體代謝,協助腸胃對營養的消化吸收。還能對抗有害菌,增強免疫力,對人體有着重要作用。
當腸道内的菌群在某種因素的作用下失去原有的平衡,就會使菌群失調,使腸道的防禦力降低,有害菌會趁機大量繁殖,與食物結合發酵,刺激腸道蠕動,可引起腹瀉、腸鳴音亢進以及放屁增多等症狀。
因而,當我們在生活中突然出現放屁增多,還持續出現,一定不要忽視,積極就醫,查明原因,及時治療。
放屁很常見,也是每個人無法避免的,但是當我們處于一些場合就會覺得放屁很是不雅,于是很多人會下意識地将屁憋回去,那麼憋回去的屁到了哪裡呢?對身體有影響嗎?
放屁無風險,憋屁需謹慎!我們身處社會,無論生活、學習、工作,都會經曆很多重要的場合,在重要的場合中放屁會令人尴尬不已,憋屁也成了一種功力。
人體暫時憋回去的屁基本就會返回大腸,等待下次的排放,而小部分的屁就會被腸壁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全身,直到通過肺部,随着呼吸排出;而如果經常憋屁,大量的氣體就會堆積在腸道無法排除,身體就會安排另一條通道,被腸道黏膜重複吸收進入血液,不斷循環。
我們已經知道屁的成分可達百種之多,多數是對人體無用甚至有害的,長期憋屁會使屁中的有害物質随着血液循環全身,很難不影響身體的健康,因而憋屁要慎重。
憋屁一般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是經常性的憋屁還是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傷。
我們上面講到,憋回去的屁會随血液循環全身,最後通過呼吸排出。如果有腸胃疾病,或者飲食不當,可能就會形成臭屁,而經常憋屁,可能會使臭屁累積并不斷循環,通過呼吸排出時很可能形成口臭。
憋屁還不利腸道健康。憋屁會使屁先回到腸道,長時間憋屁會導緻腸道内氣體增多,使腹腔壓力增大,加重腸道負擔,影響腸道功能,降低了腸道消化吸收能力,影響大便排洩,形成便秘。而便秘又會生成大量的有害物質,再次産生氣體,慢慢地形成惡性循環。因而便秘患者更不能憋屁,會加重病情。
另外,長期憋屁還會引起胸悶和腹脹。屁中所含的氮氣、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是對人體有害的,經常性地憋屁會導緻這些有害物質不能及時排出,被腸道重複吸收至血液并循環全身,直至肝髒肺部,長期如此就會引起腹脹、胸口悶痛,甚至給肝髒帶來損傷,削弱肝髒的排毒能力。
綜上所述,經常性地憋屁實在不妥。
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中,有很多的無可奈何,在很多場合,無法随心所欲地“放屁”,偶爾憋屁,這并沒什麼大問題,但是千萬别把憋屁當成一種習慣,畢竟“有屁快放”還是有道理的。
當衆放屁固然不雅,但人食五谷雜糧,放屁在所難免,隻要注意場合,也就不會太尴尬。而且人在正常情況下适當地放屁也是腸道健康的表現,無須緊張,但是如果過少或者過多都是不正常的,一定要找出原因所在,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姜玉珍.朱孝民.王秀麗.臨床症狀鑒别手冊[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224-233.
[2]張樹基.羅明绮.内科症狀鑒别診斷學第二版[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409-427.
[3]黃穗平, 孟立娜, 唐旭東, et al. 消化系統常見病功能性腹脹中醫診療指南(基層醫生版)[J]. 中華中醫藥雜志, 2019(34)9:4148-4154.
[4]蕭樹東,許國銘主編. 中華胃腸病學.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28-341.
[5]唐承薇,張澍田主編. 内科學(消化内科分冊).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76-81.
[6]葛均波,徐永健,王辰主編. 内科學(第九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353-35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