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餅
這不過是數千萬種可口的中華美食之一
但對于壽甯人來說
這不僅是一道美味的佳肴
更是一段曆經歲月蒸餾後還能幸運留存的記憶
光餅 · 起源
光餅是福建最有特色的餅類小吃,也是曆史最久、分布最廣,文化内涵最豐富的食品。唐朝末年,黃巢發動農民起義,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帶五千鄉民加入義軍,率部一路南下入閩,逐漸占據福建泉景。公園909年,王審知被封為閩王,建立了五代十國之一的閩國王朝,他們把家鄉河南一種炭火燒烤的“火燒馍”的制作工藝帶到福建,逐步演變為現在的光餅。
但在斜灘人的印象中,他們對光餅的鐘愛,最重要的是源于“繼光餅”的曆史味道。據福州府志記載,明嘉靖年前,倭寇侵擾東南沿海,攻城掠地,殺人越貨,抗倭英雄戚繼光率軍入閩追殲倭寇,為使行軍迅速,戚繼光便下令以面粉烤制成圓餅充當幹糧,這種餅的直徑6到8公分,中間打一個小孔,用繩子串起挂在将士身上便于攜帶。後人為了紀念戚繼光,便把這種圓餅叫做“繼光餅”,簡稱“光餅”。
光餅 · 手藝
淩晨5點,在壽甯縣斜灘鎮的劉石忠糕餅店裡,已經點起了第一爐炭火。這是劉師傅過去38年裡再普通不過的一天,還好妻子始終相伴左右。要趕在日出前做好第一爐光餅,這是全家人一天生計的開始,也見證了一道美食的誕生。
和面
同時倒入水與面粉,為下午的訂單等待新一輪的發酵,從前一天就和好的面團,早已發酵超過十個小時,恰到好處的發酵使得面團裡的組織呈現出蜂窩狀,一爐發酵好的面團10斤上下,可以做100塊光餅。面團裡還需再加入兩劑秘方,食鹽與堿,這是能使光餅的成品最終顯得更有光澤的關鍵。
揉面
揉面,光餅制作的基礎,經過兩次的和面和發酵,才能柔出完美的面團,直至面團徹底光滑柔韌。切割、搓揉、掐斷,面團逐漸變小。一掰一放,手上的功夫靈活且精準。看似随意地拿捏卻能保證大小均等,沒有秘訣,全靠手感。碾壓成形,用餅棍在餅中間戳一個極具标志性的小孔,餅胚完成。
烤制
在妻子做餅胚的時間裡,劉師傅往烤爐裡堆好木柴,準備暖爐。用柴火烤制,這是幾百年來制作光餅的匠人們始終堅持的一條祖訓,傳統的味道因此代代相傳。
爐火早已燒旺,爐壁發白,劉師傅往爐内灑些清水,使爐溫回落到最佳狀态。烤爐從祖輩沿用而來,内部呈圓弧狀,利于積蓄高溫;外部用木片包圍,這種構造專為光餅而制。既能保溫又避免了旁人燙傷,這是前人的智慧。
30多年來無數次面對烤爐的經驗,使得劉師傅練就了多項異于常人的本領。伴着噼啪噼啪有節奏的貼餅聲,餅胚從上至下快速貼滿燒爐内壁。準确判斷爐内的溫度,徒手将100多塊餅胚伸進滾燙的爐内,整齊地貼于爐壁之上,整個過程不超過五分鐘,這是技法成熟的匠人所需具備的基本功夫之一。為使爐内空氣更好的流通,須在烤爐頂部放置鐵片,并将炭火撈起沿着餅面逐一烘烤,以保證爐内從下到上所有光餅溫度的均勻分布。到了最關鍵的時候,如何根據爐壁上的光餅色澤判斷烤熟與否,這是對匠人辛苦勞作的終極考驗。劉師傅一刻不停地注視着爐火,讓15分鐘的等待變得尤為漫長。幾乎在同一時間,所有的光餅完成了蛻變。色澤金黃、香氣四溢。
速度、火候、技巧成了一爐光餅可口的關鍵。斜灘人用“銅臉鐵底棉花心”,來評價地道的斜灘光餅。“銅臉”意為光餅表面要烤得焦黃,色似古銅;“鐵底”是形容餅底要脆,烤出紋路;“棉花心”要求光餅松軟可口。在斜灘,男女老少對光餅都尤為寵愛,他們認為光餅暖胃,是一種健康的小食。
光餅 · 烹饪
光餅除了直接吃,還能煮成美食。一、炒光餅:光餅切塊、清水泡發,使光餅膨脹松軟。油倒入鍋中加熱,光餅下鍋,炸至香脆撈起。往鍋裡倒入些許油,放入蒜頭,酸菜,蝦米翻炒,光餅倒入鍋中繼續炒。調小火,加入适量鹽,味精等調料,便可出鍋。
二、紅燒光餅:取三個光餅用清水泡發,使光餅膨脹松軟。往鍋中倒入少許豬油,加蔥花炒香,光餅下鍋煎煮,加入料酒、醬油、鹽等調料,便可出鍋,以前這在當地便是一盤既美味又飽腹的主菜。
斜灘餅包括光餅、芝麻餅和水餅三種,它們的制作原料是相同的,然而在烤制時間上有些差異。據劉師傅介紹,光餅進爐後需要15分鐘的烤制,芝麻餅進爐後需要7分鐘的烤制,水餅進爐後需要3分鐘的烤制。劉師傅還向我們展示了馬蹄酥的做法,将面團捏成塊狀,用刀切出一個十字架,掰開就是馬蹄形狀了。将馬蹄酥胚貼于爐壁之内, 慢慢烤制, 幾分鐘就可以出爐了。
來源:文旅甯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