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的時候,每到周末或者是暑假,都要跟着老父母到地裡鋤地拔草,到了秋收就開始忙着,搶收搶種,即使天再熱,即使再餓,也要把地裡的莊稼收獲完或者是種完,特别的辛苦。每年的夏初秋末都要把地裡收獲的最好的糧食曬幹、篩淨,然後接到通知交公糧。交公糧的日子特别的擁擠,而且需要排号,一般需要一天的時間才能把公糧交完。那時候都用獨輪車人推人拉到當地的糧管所交公糧,由于路不好走,也沒有現在的水泥路,有時早上去,傍晚才能回家,兩頭不見太陽,就這樣的狀況下交公糧,對于一些城裡人不了解情況還有發言權嗎?當時交公糧确實有一點的補貼,但是還要集資,還有三提五統,還有鋪路需要個人提供石塊,還要義務的把石塊鋪平,還要在寒冷的冬季去開荒種田,還要去到異地打水庫,修路,修塘壩,那時候有個詞語叫“出服”,就這樣的情況,這樣的時代,不了解的人還埋怨老一代的農民貢獻的太少了嗎?
再來說一說老一代的工人,他們是為國家的工業做出了貢獻,但是工作的單位都是國有企業,是國家提供的崗位,也給予他們的工資報酬或者是糧票換取糧食維持生活。那時候的工人可以說叫耀武揚威,那時候的農民可以說卑賤低微,如果你一旦不服從就會受到“罰分”,等于收入,工分被罰多了就會分不到糧食吃,就會挨餓受凍,吃糠咽菜。想起過去的生活,感覺的淚眼婆娑。上個世紀90年代初,社會養老保險進行了改革,所有的人必須繳納社會養老保險,才可以享受養老金的待遇這對任何人都不例外,這是公平的,也是合理的,更是合法的,也包括農民在内。但對于曆史的原因造成了老一代工人和老一代農民的差距,農民真的沒有說什麼。為什麼總有些網友還在抨擊老一代農民付出的太少,不應該享受養老金的待遇?一些人因為農民沒有交養老保險感覺的農民每月100元的農村養老金都多了,心裡能過意的去嗎?曆史的原因造就了那個時代交公糧是支持國家的建設,也并不是說國家無償的把土地給農民種植,偉大的祖國成立和和初期的發展都是農民用肩膀扛起來的,用沂蒙山區的老農民一句話來描述“最後一塊布做軍裝,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誰還能否認農民所種的地是你所想象當中的含義嗎?老一代工人也應該為這句話顯得汗顔。
最後,對于這個話題已經在網絡上評論了好久了,出現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說你有理,我說我有理的現象,但是這都是曆史的原因造成的,主要是都為了國家的建設。為農民說一句話,回想過去,回想曆史的年代,看一看現在農民依舊在為種地保持國家的農業生産的穩定,還有一些人不感覺到為自己的想法可笑嗎?其實老農民真的沒有在吵着要養老金的問題,隻是網絡上進行評論而已。支持觀點請關注頭條号:宗元三農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