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寶寶發燒了,該怎麼辦?”一位戴着小熊頭飾、扮演小熊爸爸的幼兒園小朋友在向另一位身穿白大褂、扮演醫生的幼兒園小朋友認真提問,“小醫生”也在認真地為扮演“小熊寶寶”的玩偶測量體溫。
活動現場(趙清建 攝)
這是記者12月16日在山東臨沂平邑悅貝星幼兒園看到的場景,當天舉行的是由光明網、國家衛生健康委百姓健康電視頻道(CHTV)主辦,兒童退熱品牌美林提供支持的“健康中國行動”兒童健康看護促進行動——小橙堡安心成長科普站活動。次日,活動來到山東青島新都幼兒園。
角色扮演 通關學知識
記者看到,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拿着各自的“通關文牒”分别來到“我是小小醫生”“藥不是糖”“多多喝水”“與小熊一起找一找”“小林林拼圖”五大“關口”,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打卡通關,指導老師還利用“拍立得”相機為通關後的小朋友記錄下美好瞬間。
“我最喜歡扮演醫生的遊戲。”在完成“看病”任務後,悅貝星幼兒園大班的付俊洲小朋友告訴記者,“長大了我也想當醫生,可以給小朋友看病。”
活動現場(趙清建 攝)
小朋友不僅在遊戲中收獲快樂,還學到了健康知識。悅貝星幼兒園大班的魏靖書小朋友說,“我今天學到了生病發燒了要吃藥,不發燒的時候不能随便吃藥,分不清藥和糖果的時候應該先問爸爸媽媽。”來自新都幼兒園大班的卓義博小朋友說,“平常應該多吃蔬菜,發燒了多喝熱水,感冒了不能喝可樂、雪碧和其他飲料。”
“之前也遇到過孩子在幼兒園發燒的情況,”悅貝星幼兒園大班教師孟涵說,“今天的活動讓我和孩子們一同學習了安全用藥知識,對兒童發燒用藥和護理方法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對今後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新都幼兒園大班教師劉澤雲表示,遊戲環節都是沉浸式的,讓孩子們在體驗中學到知識,理解掌握更加深刻。
兒童看護 任重而道遠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中國)近期發布的《兒童健康願景——看護與護理現狀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以山東地區為代表,看護者普遍存在較多兒童看護與護理的誤區。報告稱,在家庭用藥安全方面,近50%的家庭孩子可以拿到藥箱,6.5%的孩子拿到過藥品,這說明在家庭用藥安全方面,看護人的認知仍需進一步提高。由此可見,普及家庭健康教育和幼兒看護知識,需要彙聚社會多方力量并力推實施。
青島婦女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徐迎軍講解看護知識(趙清建 攝)
“現在兒童急診接診的患者裡面,很多因為家長在看護的過程中不小心,孩子誤服或者是誤吞一些異物,比如說昨天晚上我們就收治了一名誤吞紐扣電池的小患者,年齡不大,三歲左右。”青島婦女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徐迎軍在采訪中告訴記者,兒童安全非常關鍵,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和知識普及。
那麼應該如何提升兒童看護水平?徐迎軍建議,首先要在兒童教育機構進行常規的科普知識的宣傳,讓孩子們從小要接受科學的教育;二是要走進社區和家庭,讓家長們知道了解更多專業的兒童看護知識;三是要進行一些簡單的急救措施的普及。
活動結束後,一個家長告訴記者,“今天活動非常有意義,不僅包括安全用藥和發燒護理的知識,還能讓我們在以後看護孩子過程中避免一些盲區和誤區。”
據悉,小橙堡成長空間以科普流動站的形式在全國重點城市搭建線下科普互動空間,旨在傳遞科學看護的正确方法,幫助0-6歲孩子的家庭避免兒童看護的誤區,為兒童及家長提供專業育兒科普信息,讓孩子們健康茁壯成長。(記者趙清建)
來源: 光明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