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徐文兵談冬天最好的養生方法

徐文兵談冬天最好的養生方法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02 07:23:01

  本 期 導 讀

  天氣越來越冷,許多人都想知道如何防寒保暖,如何正确進補,今天來聽聽徐文兵老師講解冬季養生,掌握整個季節的養護方法~

  1.寒邪是什麼?

  寒濕屬陰,容易傷害人體的陽氣。人們常說的陰寒,其實就是說明了這個性質。寒邪的主要發病特點是凝滞、收引,這是什麼意思呢?來看看外在表現就知道了。

  徐文兵談冬天最好的養生方法(說說冬季如何養生)(1)

  首先,中了寒邪以後人體會不由自主地蜷縮,肌肉、肌腱收緊,會打哆嗦,上下牙床直打架,這都是人體本能的減少散熱和産生熱量的反應。

  而當人的肌肉、肌腱收緊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産生筋攣和疼痛,比如人在受寒之後會很容易出現小腿肚抽筋。另外,筋攣還會産生局部的血液循環不暢,這樣就容易導緻局部的凍瘡、凍傷甚至壞死。

  其次,寒邪會造成人體機能的下降和衰退,人的心率、體溫也會慢慢下降,逐漸陷入似睡非睡的昏迷狀态,有的人甚至會一睡不醒。

  家裡有心髒病患者的朋友,到了冬天就更要格外小心了,因為寒邪進一步可以造成瘀血血栓,形成肺栓塞、心梗、腦梗,直接危及人的生命。

  2.寒從何處生?

  有人可能知道,東北有三怪,其中一個就是「生了孩子挂起來」。這是因為過去東北都燒火炕,直接把孩子放在炕上,容易過熱生病;而自然界中,熱氣都上升、寒氣都下降,所以放在地上的話容易過寒生病;于是把籃子挂在房梁上,使籃子稍高于火炕,再把孩子放進去,這樣既暖和又不會太熱。

  由此也能看出,寒邪是從下面侵害人體的。老百姓有句俗話「寒從腳生」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所以想禦寒,首先要注意腿腳的保暖。

  有一本偉大的中醫著作,專門論述了治療寒邪所緻疾病的方法,這就是東漢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在東漢末年,豪強割據、軍閥混戰導緻饑馑遍地、瘟疫流行,很多人由于食不果腹、體質下降,抵抗力削弱,死于外感風寒。

  時任長沙太守的張仲景的家族也不能幸免,家族中200多人死了2/3,其中患傷寒病而死的又占到7/10。于是,張仲景總結前代醫學的理論和經驗,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寫成了醫學巨著《傷寒雜病論》,創立了六經辨證體系,揭示了寒邪侵害人體的六個階段,并制訂了相應的治療方法和藥物,為後世醫家治療傷寒病制定了規範,提供了方法。

  華佗稱《傷寒雜病論》「此真活人書也!」

  《傷寒論》告訴我們,人體抵禦寒邪的第一道防線就是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經起于目内眦,貫穿人的頭顱後背、腘窩和足小趾外側。寒邪入侵膀胱經以後,人就會出現惡寒、高燒、腰背痛、後腦勺痛等症狀。

  要保護好膀胱經,就要養成晚上用熱水泡腳、燙腳的習慣,不給寒邪留餘地。

  介紹一個用中藥泡腳的小方法:在泡腳的水中加入紅花或者白酒,能夠達到活血的目的。泡的時候要注意保持水溫,泡到全身發熱、出微汗就可以了。

  徐文兵談冬天最好的養生方法(說說冬季如何養生)(2)

  另外,在北方睡火炕、在南方對着火塘烤後背都是溫煦膀胱經的好方法。如果沒有這個條件,可以經常在家裡做做日光浴,讓陽光透過玻璃曬在後背上,直到全身發熱、打幾個噴嚏出來,這樣也同樣能夠達到目的。古人把這種方法叫做天灸。

  3.手腳冰涼怎麼辦?

  很多女孩子在入秋以後,特别是到了冬天,會出現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手腳冰涼。這個問題在白天還不礙事,可是到了晚上,有的人睡在被窩裡面,如果不用暖水袋或者熱寶的話,睡一晚上被窩都是涼的,暖和不過來。

  很多手腳冰涼的女孩子都伴有嚴重的痛經或關節痛的毛病,痛經嚴重的還會出現嘔吐、暈厥甚至昏迷;中等程度的則伴有手腳皮膚顔色變成青紫甚至變黑;輕度的還伴有手腳潮濕出汗,越涼汗越多,西醫稱之為雷諾病。

  那麼中醫怎樣認識這種手腳冰涼的現象呢?

  中醫把手腳冰涼稱為四肢厥逆,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氣血運行不暢。氣是指衛氣,指充斥在血脈外面、細胞腠理之間的能量。血是指營血,指在血脈中流動的營氣和血液。氣和血的不暢有着質的區别。

  單有手腳冰涼,而沒有皮膚、血脈顔色變化的,這些人隻覺得手腳冷或者麻木,沒有疼痛的感覺,這是衛氣不足、不暢;如果是手腳冰涼的同時還出現了手腳顔色青紫、發黑甚至壞死,伴有嚴重疼痛的,就不光是衛氣的問題,已經影響到了營血。

  寒凝血滞、不通則痛,問題就比單是手腳冰涼要嚴重得多。有的人甚至會形成壞疽,嚴重的需要手術切除、截肢。中醫治療四肢厥逆,也就是手腳冰涼要從身心兩方面入手。

  徐文兵談冬天最好的養生方法(說說冬季如何養生)(3)

  先來說說「身」。這裡必須強調,我們常說身體、身體,但是身和體是完全不同的。身是指身軀、軀幹,包括我們胸腔、腹腔、盆腔裡面的髒腑;而體是指肢體,包括手、臂和腿、足。

  古人講四體不勤,就是指胳膊腿不活動、不勞動。不用說,人體的軀幹要比肢體重要,人沒有了胳膊腿照樣能活,但是沒有了身軀也就沒命了。

  所以在氣血不夠的時候,人體的本能反應就是舍車保帥,把流淌在四肢的氣血抽回來,供身軀、頭腦使用。健康的人這種情況不會經常發生,而身軀和内在髒腑有問題的人,就會形成習慣,導緻四肢常常因為氣血不足而冰涼。

  所以手腳冰涼是肢節末梢的問題,而治病求本,我們一定要去先調理他的身軀根本——内在髒腑。當身軀主幹健康以後,人自然就會有氣血被調動運行到手腳上了。

  再來說說「心」。為什麼要調心,要關注其情緒、情感、性格呢?

  仔細觀察一下就不難發現,人在情緒波動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手腳冰涼,甚至出汗的現象。有的人在生氣時就會手腳冰涼,甚至背過氣去。而性格偏激執拗的人,則會出現長期的手腳冰涼。這其實也是為了保身心而犧牲四肢末梢氣血供應的結果。

  當人的心理素質提高,情緒情感變得堅強穩定的時候,四肢冰涼的問題也就會迎刃而解。北京人說手腳冰涼的人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老百姓的一句俗話早就點明了身心肢體是相關的。

  中醫做檢查治療的時候,一般把手冷的程度分成5級,最輕的就是手指末梢涼,其次是掌指關節以下涼,第三是手腕以下涼,第四是内關和外關穴以下涼,最後、也是最嚴重的就是胳膊肘以下都是冰涼的。

  治療四肢厥逆,有溫散寒邪、搶救心衰的四逆湯,還有調整情緒的四逆散。另外就是用針刺艾灸的方法,疏通氣血。這些都需要在醫生的幫助下完成。

  有一個辦法可以讓大家自己在家緩解手腳冰涼。

  這是一個藥浴按摩的方法,用桂皮50克,當歸50克,細辛30克煎湯煮水,然後用它來溫泡四肢。泡的時候注意水溫不要過高,要慢慢添加熱的藥液,才能達到最好的滲透驅寒的效果。

  4.冬天怎麼補?

  我們說冬天要「閉藏」,如果閉藏不住,就會出現開放洩漏,導緻流失精氣,後被寒邪入侵。冬天補身體、補漏洞也要「對症下藥」,就像我們做飯的鍋漏了,先要找到缺口一樣,不然放再多的好東西進去,也是枉然。

  那麼,如何診斷人是否存在漏的現象呢?我們一步步來看:人身有三寶——「精氣神」,養精蓄銳,吝精惜神的人會健康長壽。而漏精、漏氣、漏神的人,生命的質和量就不高。

  徐文兵談冬天最好的養生方法(說說冬季如何養生)(4)

  人身有三寶——精、氣、神。

  先說精,精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精髓,它能化生成人的各種體液。如果人流失體液,就屬于漏精。比如慢性出血、女性月經淋漓不斷、男性的遺精都在此列。有人會在晚上入睡後出汗,甚至搞得衣被全濕,中醫稱為盜汗,有人會不停地流口水,有的人會迎風流淚等等,這些都是漏精的表現。

  所謂漏氣,是指人的腠理隻開不合,衛氣失去了保衛自身的功能,這些人身體總是發着低燒,對風寒特别敏感,雖然穿着厚厚的衣服,甚至裹着被子,但還是怕冷,容易反複感冒。這些人的氣都消耗流失在外面,所以沒有精神體力去做事情,稍微活動或做點事情,體溫馬上就上來了。

  所謂漏神,輕的叫走神,中度的叫恍惚,重的就是魂不守舍、失魂落魄。因為失去了作為物質基礎的精和作為功能支撐的氣,慢慢人的心神就會受到損傷,注意力難以集中,喪失興趣、欲望,出現健忘、入睡困難、淺睡多夢甚至早醒。

  出現了漏的情況,就要去補。很多人以為,要補就是要吃人參等「補藥」,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我小時候在母親的指導下背誦《藥性歌括四百味》,其中第一味藥就是人參。歌訣是這樣的:「人參味甘,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營養衛。」

  我曾經一度把這句話理解成為人參可以增強人體的元氣,估計很多人都是這麼理解的,以至于有了人參能使人長生不老的傳說。然而通過後來的學習認識,我了解到事情并非如此,元氣是有限的,用完了就完了。

  那麼,人參大補元氣是什麼意思呢?在人臨死的時候,會呈現「漏」的極端狀态,元精元氣流失,元神也随之消亡,會有出氣多,進氣少,汗出如油,四肢冰涼并逐漸向心蔓延的症狀。在這個時候,趕緊熬上參湯給病人灌下去,能夠暫時補住漏洞,挽回即将脫散的元氣。

  很多人迷信補藥,以為可以依賴補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服用了很多類似興奮劑的催欲藥物,不僅沒有達到涵養精血的目的,反而提前透支了潛能,縮短了壽命。您看曆代皇帝,盡占天下的美食良藥,結果大多夭折短命,平均年齡不到40歲,原因就在于此。

  那麼我們平時怎樣進補比較合理呢?概括中醫營養學思想,可以總結成四句話:五谷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