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
茯苓,俗稱雲苓、松苓、茯靈,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外皮黑褐色,裡面白色或粉紅色。多寄生于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産于雲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将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
茯苓傳說
從前,有一位員外生一女小玲,家有一個打工仔小伏。二人相愛,員外不允,二人外逃山村。小玲因風濕病不能動,更不便起床。小伏見一小白兔,挽弓射中,兔中箭逃至松林而不見。尋至松樹旁,見有一大球狀物,箭插其上。小伏掘之,其物色白,後煮熟食之,小玲病情好轉。小伏便每天采這些東西給小玲吃,小玲風濕得以痊愈。後人将此物名為茯苓,以示對小伏、小玲的紀念。
典籍記載
茯苓出自《神農本草經》。
《别錄》:茯苓、茯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陰幹。陶弘景:茯苓今出郁州。自然成者,大如三、四升器,外皮黑,細皺,内堅白,形如鳥獸龜鼈者良。其有銜松根對度者,為茯神,是其次茯苓後結一塊也。為療既同,用之亦應無嫌。
《本草圖經》:茯苓,今東人采之法,山中古松,久為人斬伐者,其枯折搓卉,枝葉不複上生者,謂之茯苓撥,見之,即于四面丈餘地内,以鐵頭錐刺地,如有茯苓,則錐固不可拔,于是掘土取之,其撥大者茯苓亦大,皆自作塊,不附著根上。其抱根而輕虛者為茯神。
《綱目》:茯苓有大如鬥者,有堅如石者,絕勝。其輕虛者不佳,蓋年淺未堅故爾。
茯苓常見為菌核體。多為不規則的塊狀,球形、扁形、長圓形或長橢圓形等,大小不一,小者如拳,大者直徑達20~30厘米,或更大。表皮淡灰棕色或黑褐色,呈瘤狀皺縮,内部白色稍帶粉紅,由無數菌絲組成。子實體傘形,直徑0.5~2毫米,口緣稍有齒;有性世代不易見到,蜂窩狀,通常附菌核的外皮而生,初白色,後逐漸轉變為淡棕色,孔作多角形,擔子棒狀,擔孢子橢圓形至圓柱形,稍屈曲,一端尖,平滑,無色。有特殊臭氣。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馬尾松等樹根上,深入地下20~30厘米。
功效作用
甯心安神,敗毒抗癌。藥性平和,利濕而不傷正氣。适量服食可作為春夏潮濕季節的調養佳品;
可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洩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症;
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強免疫力、抗腫瘤以及鎮靜、降血糖等的作用,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細胞壞死,抗菌等功效。
食用方法
中醫認為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經。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甯心安神的功效。
一. 茯苓可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洩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症。茯苓之利水,是通過健運脾肺功能而達到的,與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藥不同。苓桂術甘湯、四君子湯、四苓湯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劑。
用于小便不利,水腫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藥;
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滞的症候,不論偏于寒濕,或偏于濕熱,或屬于脾虛濕聚,均可配合應用;
如偏于寒濕者,可與桂枝、白術等配伍;偏于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于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術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術等同用。
二. 用于脾虛洩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于脾虛運化失常所緻洩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标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術、山藥等配伍。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
三. 用于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對于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症,具有治療作用。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術同用。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四. 用于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養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五. 抗癌。臨床常用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潰瘍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屬脾虛濕盛、痰飲内停、濕熱壅結者。
适用人群
茯苓适宜于一般人群。尤宜于水濕内困,水腫,尿少,眩暈心悸,胃口欠佳,人便稀爛,心神不安,失眠、多夢者。
禁忌
腎虛多尿、虛寒滑精、氣虛下陷、津傷口幹者慎服。忌米醋。
用量
每次10克左右。
喜歡本文的朋友請收藏哦,關注 評論的朋友随機獲贈阿膠糕一袋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