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出現文明斷代的國家,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除了中國這一正式名稱外,也湧現了無數蘊含着文化底蘊的别稱,比如赤縣、函夏、神州以及九州。
在國家的概念尚未成型之前,幅員遼闊的疆域之上,人們以部落的形式劃分土地,而九州一詞也應運而生,代指着這些部落。
隻不過沒有任何事物,能夠抵擋得住時光的侵蝕,部落逐漸成為了過去,而九州這一詞卻印刻在了人們的心中,滿含着無數人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在每一個時局動蕩的時候,無數的能人異士都以九州大同為己任。
但是現在很多人也隻知道九州一詞代指着我們的國家,卻不知九州究竟為哪九州,這九州又對應着現在的哪些地方。
九州的含義九州最早被記載于《尚書·禹貢》中,“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貢。”其意為大禹以山川河流為界限,将天下分為九州。
相傳在4000年前,洪水泛濫,百姓苦不堪言,大禹之父鲧以堵的形式治理水災,9年無成果,被流放之羽山,其子大禹臨危受命。
大禹以自己的父親為鑒,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最終決定以疏的方式治水,在修築堤壩的同時,疏理河道将水流引入大海,雙管齊下。
當然這種事情僅憑大禹一人之力無以為繼,各個部落的積極配合也是水災被治理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
治水有功,大禹也因此俘獲了人心,13年的時間裡,大地也被河流分為9個部分,大禹作為首領為這些地方賦名,這也就是九州的雛形。
九州一詞也蘊含了古人最質樸的願望,古時人們以耕種為主,耕地在劃分之後其狀形如井字,疆域也如井字劃分為9塊,也就象征着這9塊地方最适合人們安居樂業。
正如《說文解字》中對州之一詞的注釋,“水中可居曰州”,大水環繞之下最适于人們居住的地方就被稱之為州,九州的州也是這個意思。
而九之一詞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見解,有人認為它就是最簡單的數字,也有人認為這個九是一個泛指,古人以九為尊,九為天數,是權力的象征。
但無論如何,九州一詞逐漸深入人心,大禹後來為九州鑄造了九鼎,九州成為了國家的别稱。
九州的劃分對于九州的劃分,一直都有着不同的記載。《禹貢》中記載的九州分别為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但在其他的書籍中與其略有不同。
比如《周禮》中以幽州和并州代替了梁州和徐州,而《爾雅》則以幽州和營州取代了梁州和青州,但是多數人都認可《禹貢》中的記載。
豫州,相傳是因為此地盛産大象而得名,對應的主要是現在的河南地區,狹義上的中原地區指的就是豫州。
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它曾經是很多朝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開封洛陽等都曾作為一國的都城而富庶繁華,作為九州的中心,它的地位也可見一斑。
青州,所對應的應該是現在的山東和渤海地區,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易守難攻,再加上它人口衆多,适合糧食種植,一直以來都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徐州,所對應的主要是現在的江蘇地區,因為其優越的自然條件,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氣候适宜,一直以來都是最适合糧食種植的地區,是曆朝曆代的糧倉之一。
而優越的先天條件更是為它帶來了大量的人口,這裡水路衆多,适合開辟運河,種種因素的加持之下便注定了它的富庶。
揚州,所對應的是現在的長江淮河以南地區,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最大的特點就是富裕。揚州地區的人善于經商,也是他們逐漸創造了揚州的富裕,曾經僅僅揚州地區所交納的賦稅,就足以支撐一個國家所需要的軍費。
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揚州一直以來都是文人墨客們心之向往的地方,人們都愛聽才子佳人的故事,他們也一同勾勒着揚州的繁華。
荊州,所對應的應該是現在的湖南湖北地區,荊州同徐州一樣,是極為重要的糧食産地,豐富的水域也造就了它發達的漁業。
大部分人耳熟荊州是因為三國,得荊州者便可得天下,無數人為它争的頭破血流也就足以證明它的關鍵。
梁州,其所對應的應該是現在的四川地區以及陝西的部分地區,相對于其他的州梁州的名氣較小,但這并非意味它不重要。
相反梁州地勢險要,農業發達,天府之國之稱并非浪得虛名,劉邦也曾借助梁州而謀取天下。
雍州,主要包括的是現在的陝西、甯夏、青海地區,因為地處邊境,其名來源于“鳳鳴于岐,翔于雍”,是絲綢之路的必經地。
但是頻發的戰争,和不适合耕種的地理環境,以及不便利的交通,都造就了這裡的人口稀少。
冀州所囊括的地域遼闊,山西、河北、遼甯、北京、天津等地皆在其内。
冀州的重要性通過袁紹和公孫瓒的争鬥便可知一二,自古以來它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奪取冀州便有了問鼎中原的資格。
兖州應該是九州中地域最小的一個,僅僅包括山東的西部地區,此地區一直以武力充沛著稱。
總結一個國家的疆域總是會随着時間而變化,而九州的範圍也就随之發生變化,具體為何難以考證,畢竟最早記錄它的《禹貢》都成書于春秋戰國時期,再往前的史料太過于稀少。
圍繞着九州的謎團太多,對于這些太過于久遠的曆史,我們更多的是推論,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一份神秘和未知,才造就了他們獨一無二的魅力。
曾經作為領土的九州已經消失,留下來的是一個符号,一個象征,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山川地域會因為時間而變化,唯一不變的是對文化的認同感。
對于曆史的探尋,不僅僅是為了尋求曾經的輝煌,更是為了感悟那獨屬于曆史的厚重感,從曆史中尋找力量,才能堅定地向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