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年齡多大,即使60歲了,隻要戒煙,就可能為自己争取3年以上的健康生命年數。
誤區一:
帶過濾嘴、焦油含量少的就是“好煙”,危害也小。
低焦油并不代表低危害。吸低焦油卷煙的人患吸煙相關疾病的幾率并沒有減少;吸不同焦油含量卷煙的吸煙者的尿液中緻癌物水平沒有變化;同時,由于卷煙焦油耗量降低,相應尼古丁水平下降,導緻吸煙者為了獲得更多的尼古丁量而加大其吸煙量,并且吸食深度也相應加大。另外,低焦油卷煙還使吸煙者産生僥幸心理,認為是低危害的,更不容易戒煙。
誤區二:
吸煙有助于保持身材苗條,戒煙後體重反而會增加。
由于煙草中的尼古丁本身具有抑制食欲的作用,煙草對舌頭上的味蕾有一定的破壞作用,所以吃東西的時候會品嘗不出食物的味道。但利用這種方法保持體重是一種很危險的做法。想要減輕體重的朋友,還是要通過運動和調整膳食習慣達到目的。
另外,有些人停止吸煙,體重确實會增加。一般來說,增加的體重是3至4公斤。但隻要你改變飲食結構,少吃含油脂、熱量高的食物,同時多做鍛煉和體育運動,一定可以減輕體重。
誤區三:
有些人吸了一輩子煙也沒事。
每個人的體質都是有差異的,因此煙草不可能讓100%的吸煙者都患上肺癌或是早死。但不可否認的是,煙草确實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吸煙者患肺癌和其他疾病的危險性遠遠高于非吸煙者。僅根據身邊的個别現象,就認為吸煙可能無害,是不明智的想法。
誤區四:
年輕人不必擔心患肺癌。
事實上,吸煙可以導緻至少十種不同的癌症,肺癌僅僅是其中一種。而且,每種癌症都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另外,吸煙緻癌的後果往往要在吸煙幾年甚至幾十年後才會表現出來,因此,年輕的時候沒有患癌症并不代表以後不患。科學研究表明,長期吸煙者中,将會有一半死于與吸煙相關的疾病。
誤區五:
戒煙很容易,想戒就可以戒。
這種看法是錯誤的。煙草中的尼古丁是高度成瘾的物質。一旦吸煙成瘾,和任何成瘾物質一樣,徹底戒除都會有一定的困難。英國有兩位流行病學家,從上個世紀50年代就開始追蹤當時英國近4萬名注冊的臨床醫生,研究持續了50年。當時研究開始時,這些醫生的吸煙率是70%。
研究結果告訴醫生,雖然他們有豐厚的收入,有最好的醫療照顧,但是如果他們吸煙,他們也會像他們的病人一樣,患上肺癌、患上冠心病;如果不戒煙,同樣會提早10~15年撒手人寰。醫生得到了這些知識,他們開始戒煙,但就是同一個研究觀察到,即使是患了冠心病的醫生也僅僅有不到一半的人能夠擺脫尼古丁依賴。所以戒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人群觀察樣本顯示,決心戒煙的人平均要經過7~10次的努力,才能夠成功。
但另一方面,戒煙雖然難,但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兩年前戒煙成功的人數已經超過目前還在吸煙的人。同樣每年有數萬人戒煙成功。“隻要掌握了正确的戒煙方法,就可以成功戒煙。”陳榮昌表示。
誤區六:
戒煙失敗了,肯定戒不了煙了。
戒煙的過程比較長,十個戒煙者自己戒有九個會失敗,大部分人要戒好幾次才會成功,如果有醫護人員的幫忙,可增加2~3倍的成功率。你已經有能力停止吸煙一段時間了,這本身就已經是一種成功。不要洩氣,重新鼓勵自己,并盡快計劃一次新的嘗試。
相關鍊接:
五類人群需要及早戒煙
陳榮昌特别提醒,下面的五類人群,需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及早戒煙:
1.想要孩子的夫婦:與非吸煙者相比,吸煙婦女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懷孕。男性伴侶吸煙嚴重和二手煙暴露也與受孕延遲有關,而且不孕治療成功的可能更小。
2.準媽媽和準爸爸:吸煙的婦女不僅受孕比較困難,而且因吸煙并發症而導緻妊娠終止的幾率也比較大。孕期吸煙的婦女流産風險高,出現并發症的機會也高,也可能引起早産和其他問題。
孕期吸煙對胎兒有害。孕期吸煙的母親出生的嬰兒體重普遍偏低,這是因為煙草煙霧中的尼古丁能收縮臍帶和子宮的血管,減少向胎兒的氧傳遞,導緻低出生體重。低出生體重是嬰兒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許多情況下是由吸煙引起的。此外,吸煙對孕期胎兒的有害影響能從嬰兒期延續到兒童期。孕期及分娩後吸煙的母親所産的嬰兒死于嬰兒猝死綜合征的風險比不吸煙的婦女高3~4倍。
3.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吸煙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APCSC(亞太群組協作研究組織)研究結果表明,亞洲人群中,吸煙會使冠心病人死亡的風險平均增加76%。此外,吸煙使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增加90%;使猝死的危險增加3倍以上。
4.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煙草煙霧對氣道的損害與多種肺部疾病的發生有關。吸煙引起的主要非癌症性肺部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還有哮喘、呼吸性細支氣管炎、社區獲得性肺炎和多種類型的間質性肺病。對于已經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來說,繼續吸煙無疑是火上澆油。
5.癌症患者:吸煙能增加罹患各種肺癌的風險,并且在煙草煙霧中的4000多種化學物質中,超過60種都是已知的緻癌物質,因此,癌症患者必須遠離香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