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身高始終是家長關心的問題。要知道人的最終身高是遺傳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遺傳決定了身高的生長潛力,而後天的環境因素則決定了生長的潛力是否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人一生中有兩個時期生長發育最快,即嬰兒期和青春期。嬰兒期即出生到1周歲,在這1年内身高增長25厘米,這是人一生中長得最快的時期。青春期,生長發生突增,身高年增長率一般為3%~5%。年增高一般為5~7厘米,個别可達到10~12厘米。青春期過後,身高基本停止增長。
如何判斷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
身高低于現行的身高标準值,低于一個标準差的為輕度生長緩慢,應提醒注意,低于兩個标準差的為生長發育遲緩。或者測量嬰幼兒期(3歲以内)每年長高少于7厘米、兒童期(3歲至青春期)每年長高少于4~5厘米都應該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幫助下,尋找孩子矮小的病因,抓緊時間進行治療。還需要說明的是,有些孩子并不屬于矮小,隻是其由于家長期望值過高而被誤以為矮小,需要專業醫生進行判斷。所以,定期體檢可以幫助父母了解孩子身高、體重等發育狀況,及時發現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早幹預、治療。
要長高 每日睡9~10小時 多做蹦跳運動
日常生活中應該從哪些方面注意呢?首先是營養。相對于成人而言,小兒需要的營養更多,以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求。因此,均衡營養,保證小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供給,适當食用粗糧是保證身高健康發展的關鍵。
其次是睡眠。人體的生長取決于腦垂體前葉分泌的生長激素,而生長激素主要在睡眠時分泌。因此,兒童長期睡眠不足勢必影響身高的增長。一般來說,兒童睡眠時間每日應為9~10小時。
再次是鍛煉。體格鍛煉能增加新陳代謝,促進骨骼生長,又能增強機體的防病能力,減少疾病。兒童應多參加戶外蹦跳活動,多做引伸體操,如遊泳、舞蹈、羽毛球、乒乓球、單杠等。而那些負重、收縮或壓縮性的運動,如舉重、舉啞鈴、拉力器、摔跤、長距離跑步等,對身高增長是不利的。經常患病或有慢性器質性疾病也可影響生長發育。如果多病的兒童第一年就與正常兒童的身高拉開5厘米甚至更大的距離,以後要在有限的身高增長速度内趕上是比較困難。因此,應減少患病,積極治療慢性病。
别濫用“增高藥”
目前市場上有五花八門的增高藥物、助長食品中多含性激素等。在性激素的刺激下,孩子會出現短時間的生長加速,但性激素是促進骨骼成熟的一種激素,使孩子的生長年限大大縮短,骨齡提前發育、骨骺提前閉合,反而會導緻可生長時間縮短,會導緻成年後的最終身高變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