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過剩缺乏運動生活節奏緊張引發“富貴病”,醫生提醒“高危人群”注意防治
10月8日是“全國高血壓日”。國内一項最新調查顯示,30%的高血壓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病;25%的高血壓患者進行了服藥治療;而真正有效治療,控制住高血壓的患者僅占6%。記者采訪獲悉,汕頭本地的高血壓發病情況也不容樂觀,同樣存在人群高血壓控制率低的現象,不少患者既不測血壓,也未定期随訪,特别是每個長假過後,因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痛風等“富貴病”住院的患者經常會增加。
過完長假血壓明顯升高
40歲的白先生是一名律師,三年前體檢時,他一度測得血壓高達240mmHg,但他就是不願意住院接受治療,隻是開藥回家自行服用,平時血壓控制得比較好。但是,今年國慶長假以來,白先生每天的節目安排得很滿,探親訪友、外出會餐、迎接親友來訪等,十分忙碌,感覺比平時工作還疲勞。生活一沒有規律,就忘記了服用降壓藥。昨天白先生在家自己測量血壓,發現血壓升得很高,很是驚慌,馬上趕到醫院進行複診。市第二人民醫院内科黃俊益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像白先生這樣的例子近來在門診很常見。從臨床資料分析,目前,由高血壓引起的并發症住院的病人占心内科住院人數的三四成;患者以男性居多,年紀輕的患者才10多歲,私營企業主是發病的高危人群。此外,農村高血壓發病率也正在快速上升,“城鄉差别”正逐漸消失。
“小胖墩”高血壓患者增多
“我的孩子才讀初中,家裡又沒有高血壓遺傳病史,怎麼小小年紀就患上了這種‘富貴病’呢?”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會因為孩子患上高血壓而問醫生這樣的問題。記者從我市幾家醫院了解到,近年來,随着“小胖墩”的增多,青少年高血壓患者也在逐漸增多,不少十多歲的中學生也加入到高血壓患者行列當中。黃醫師告訴記者,高血壓除遺傳因素外,還有不少其他因素都可能誘發,比如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盡量給孩子“補充營養”,盲目膳食卻造就出“小胖墩”來。殊不知,膳食結構的不合理,攝入高能量、高脂肪和高鹽的膳食,都可能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及血脂異常發生率;此外,學習緊張,精神心理壓力大,缺乏足夠的課餘鍛煉時間,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血壓增高。
35歲以上人群要定期測血壓
黃醫師指出,35歲以上的人群要定期測血壓。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則是重要的預防措施。家長們要避免讓孩子養成挑食的壞習慣,多吃新鮮果蔬,同時控制食鹽的攝入量,在學習上不要給孩子過大的精神壓力,保證其體育鍛煉的時間;成人也要盡量少吸煙,注意飲食均衡健康,從事注意力高度集中職業者要注意勞逸結合。人們一旦患了高血壓,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采用藥物治療,而且應該長期堅持,切不可吃吃停停。對于已經明确患有“富貴病”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藥,并且需要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用藥劑量。“富貴病”患者尤其應該注意合理膳食,切忌在假日期間暴飲暴食,打亂原有正常的生活節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