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故事:
我跟我老公是在長途汽車上認識的,認識沒多久後就在一起了,同居一個月我就發現懷孕了,當時六神無主的我把這事告訴媽媽,媽媽說第一個孩子不能打,打了怕以後不能生了。就這樣迷迷糊糊的結婚了,婚後兩個月的時候(那時候孩子還在肚子裡),一次偶然我聽到了關于他年齡的另一個版本,與他跟我說的相差三歲,實際情況是他比我大9歲,其實9歲也沒什麼,我覺得兩個人既然決定在一起就要以誠相待。這事一直是我的一個心結,婚後我們經常吵架,好幾次差點就離了。反正生活就吵了好好了吵中度過了3年半,現在女兒3歲了,我對她基本沒什麼感情,因為她從小就是跟她奶奶,從沒跟我睡過,年年在外面打工,過年才回去一次,過完年又出來了,所以。。。。。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我今年24歲,以後的日子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我怕離婚了傷害爸媽,不離這日子真的過得很痛苦,我到底該前進還是後退?
心理咨詢師分析:
本期專家:北京郵電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咨詢師 傅莉
24歲這個年齡段,本應該是一個女人最幸福、最快樂的時期,享受着愛情的滋潤和愛人的呵護,而你卻為婚姻是否應該繼續而痛苦。從你的描述中,可以體會到你的糾結,一方面,丈夫和女兒似乎已沒有什麼可讓自己留戀的,但又覺得離婚會讓父母傷心,是聽從自己内心的聲音,追随自己内心的感受,還是“取悅”父母,不讓他們失望……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在做這樣的選擇題,是從自己的真實需要出發,還是聽從周圍人的意見和看法。盡管很多時候,我們并不意識到有這樣的選擇,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後者。這可能是因為,一方面我們并不清楚自己的真正需要,我們可能已經習慣了由别人來替我們做決定;另一方面,“聽别人的”是有好處的——我不用為此承擔責任。
從你的叙事方式當中,我似乎看到了一種逃避責任的傾向:“當時我什麼都不懂”,所以跟了他;“就這樣聽了媽媽的話”,所以結了婚,生了孩子。在這些時刻,你的内心想法是怎樣,你是否去傾聽過自己内心的聲音?
“該前進還是後退”,你的生命中如此重要的課題怎麼能讓别人去替你做選擇,而且要知道,即使别人給了你答案,而最後的結果一定是你自己去承受的。所以,勇敢地承擔起對自己的責任,真正去了解自己内心的需要。這個家,你的丈夫和女兒是否讓你留戀,如果是,也許可以去探讨怎樣去經營愛情和家庭;如果這個家給你的更多的是痛苦,那麼我想父母心裡也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的,你可以嘗試和他們做一些溝通。
我想任何一個選擇,都不會是“後退”,因為你已經學會了自己做決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