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黴烯類藥物耐藥的腸杆菌科細菌(CRE)感染的發生率逐漸升高。血液腫瘤患者是發生CRE感染的高危人群,由國内血液、感染等相關的專家共同讨論制訂了《血液腫瘤患者碳青黴烯類耐藥的腸杆菌科細菌(CRE)感染的診治與防控中國專家共識(2020年版)》。該《共識》推薦治療CRE感染的常用抗菌藥物為:多黏菌素E(黏菌素)、多黏菌素B、頭孢他啶/阿維巴坦、替加環素、亞胺培南、美羅培南、亞胺培南/relebactam、美羅培南/vaborbactam、阿米卡星、厄他培南。
1
多黏菌素E、多黏菌素B
➤推薦劑量:
甲磺酸多黏菌素E:負荷量9 MU,随後9 MU/d,分2~3次給藥;
硫酸黏菌素E:100萬~150萬U/d,分2~3次給藥;
多黏菌素B:負荷量2~2.5 mg/kg,随後1.5 mg/kg每12 h 1次
➤不同部位CRE感染的用藥推薦:
用于治療血流感染(BSI)、腹腔感染(IAI)、肺炎、尿路感染(UTI)和皮膚軟組織感染(SSTI)
➤常見不良反應:
腎毒性
神經毒性
➤注意事項:
異質性耐藥較常見
肺組織濃度較低,治療肺炎需輔以霧化吸入。硫酸黏菌素E霧化吸入:每次50~75 mg,溶于3~4 ml生理鹽水中,每天2次霧化吸入。建議運用震動篩孔霧化器進行霧化
腦脊液濃度低。可以多黏菌素E鞘内或腦室内給藥:3.2~10 mg/d,不能超過20 mg/d
甲磺酸多黏菌素E可以從腎髒清除,并在膀胱内轉化為多黏菌素E,因此尿液濃度高,可以用于治療UTI
腎功能損害時需要調整劑量,老年人及腎功能損害者需要監測腎功能和尿常規
多黏菌素B尿液濃度低,不用于治療尿路感染(UTI)
2
頭孢他啶/阿維巴坦
➤推薦劑量:2.5 g(2 g/0.5 g)每8 h 1次,每次輸注2 h
➤不同部位CRE感染的用藥推薦:
用于治療複雜腹腔感染(cIAI)、複雜尿路感染(cUTI)、醫院獲得性肺炎(HAP)、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VAP)。在治療方案選擇有限的成人患者中治療由下列對本品敏感的革蘭陰性菌引起的感染:肺炎克雷伯菌、陰溝腸杆菌、大腸埃希菌、奇異變形杆菌和銅綠假單胞菌
➤常見不良反應:
過敏反應
中樞神經系統反應,如癫痫發作
➤注意事項:
對于産KPC和OXA-48的CRE敏感,是治療這類CRE感染的首選藥物
對于産NDM、VIM和IMP的CRE無效,對于此類感染可以考慮聯合應用氨曲南
3 替加環素
➤推薦劑量:
标準劑量:負荷量100 mg,随後50 mg每12 h 1次
高劑量:負荷量200 mg,随後100 mg每12 h 1次
➤不同部位CRE感染的用藥推薦:
用于治療複雜腹腔感染(cIAI)、社區獲得性肺炎(CAP)和皮膚軟組織感染(SSTI)
用于治療HAP和VAP時需要高劑量
用于治療BSI時需要高劑量,并與其他藥物聯合應用
不推薦用于治療UTI
➤常見不良反應:
肝功能異常
澱粉酶升高
胃腸道反應
➤注意事項:
對銅綠假單胞菌無抗菌活性
在肺泡細胞、上皮細胞襯液、炎性滲出液、膽囊和結腸中有較高的濃度,但血漿和尿液濃度低
腎功能不全無需要調整劑量
輕度肝功能損害無需調整劑量,重度肝功能損害需要調整劑量(負荷量100 mg,随後25 mg每12 h 1次)
4
亞胺培南、美羅培南
➤推薦劑量:
亞胺培南最低抑菌濃度(MIC)為≤8 mg/L時,1 g每6~8 h 1次,且需延長輸注時間至2~2.5 h
美羅培南MIC為≤8 mg/L時,2 g每8 h 1次,且需延長輸注時間至2~4 h或持續輸注
➤不同部位CRE感染的用藥推薦:
亞胺培南用于治療IAI、肺炎、SSTI、UTI、BSI和骨關節感染;美羅培南用于治療IAI、肺炎、BSI、UTI和SSTI及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常見不良反應:
過敏反應
胃腸道反應
中樞神經系統反應,如癫痫發作
➤注意事項:
MIC ≤8 mg/L時,與另一種體外有抗CRE活性的藥物聯合應用;碳青黴烯類需要大劑量給藥,并延長靜脈滴注時間至2~4 h
MIC >8 mg/L時,碳青黴烯類無效
5
亞胺培南/relebactam、美羅培南/vaborbactam
➤推薦劑量:
亞胺培南/relebactam 1.25 g每6 h 1次;
美羅培南/vaborbactam 4 g每8 h 1次
➤不同部位CRE感染的用藥推薦:
亞胺培南/relebactam用于治療cUTI、cIAI
美羅培南/vaborbactam用于治療cUTI
➤注意事項:
亞胺培南/relebactam對産KPC大腸埃希菌和銅綠假單胞菌有效
美羅培南/vaborbactam僅對産KPC大腸埃希菌有效
6
磷黴素
➤推薦劑量:6~8g每8h1次
➤不同部位CRE感染的用藥推薦:
可以用于治療UT
對于CRE感染,僅用于聯合方案,可以作為任何感染部位的第3種藥物選擇
➤常見不良反應:
胃腸道反應
➤注意事項:
對鮑曼不動杆菌無抗菌活性
廣泛分布于組織、體液中,尿液中濃度最高,并可有效穿透至腦脊液
7
阿米卡星
➤推薦劑量:15~20 mg·kg-1·d-1(7.5 mg/kg每12 h 1次)
➤不同部位CRE感染的用藥推薦:
用于治療UTI,療效優于多黏菌素、替加環素
對于CRE感染,常與其他藥物聯合應用
對于沒有其他選擇的重症感染(HAP、VAP、嚴重膿毒血症和休克),阿米卡星可以考慮增至25~30 mg·kg-1·d-1,但毒性風險可能增加,建議進行血藥濃度監測
➤常見不良反應:
腎毒性
耳蝸毒性
前庭受損
神經肌肉阻滞
➤注意事項
在血漿中濃度較高,尿液中濃度高,肺組織濃度低,腦脊液中濃度不足血藥濃度的1%
多次給藥後可在腎髒皮質、内耳内外淋巴液中蓄積,導緻耳毒性和腎毒性
8
厄他培南
➤推薦劑量:1~2 g/d
➤常見不良反應:
過敏反應
中樞神經系統反應,如癫痫發作
➤注意事項:
僅限于雙碳青黴烯類聯合應用
以上内容來源: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血液科醫師分會.血液腫瘤患者碳青黴烯類耐藥的腸杆菌科細菌(CRE)感染的診治與防控中國專家共識(2020年版)[J].中華血液學雜志,2020,41 (11):881-88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