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空腸上段)以及來自膽道或胰管的出血,是老年人常見的急症、上消化道出血時以嘔血或黑糞為主要症狀。大量出血時常伴有一系列臨床表現。
引起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
1.消化性潰瘍:占首位(約占50%左右)。當過度疲勞、情緒緊張、飲食不當及服用損傷胃粘膜的藥物(如阿斯匹林)等均可引起消化性潰瘍活動而緻出血。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息者中,胃潰瘍多于十二指腸潰瘍,以出血為首發症狀;
2.食管病變:如肝炎後肝硬化或血吸蟲病肝硬化患者可發生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胃酸的反流及腐蝕作用。粗糙堅硬食物的損傷以及腹腔内壓力增高,均可成為出血的誘因,約有30%左右的食管靜脈曲張患者出現消化道出血,并非是曲張的靜脈破裂。而是由于同時合并的潰瘍病或胃粘膜病變引起。此外,老年人食管潰瘍、食管瘤均導緻出血;
3.出血性胃炎:老年人長期應用激素等刺激性藥物可損傷胃粘膜而引起出血;
4.胃惡性病變:如胃癌、胃肉瘤等,随着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胃癌引起出血的發生率增高,主要由于癌組織缺血性壞死而緻糜爛或潰瘍侵蝕血管引起出血;
5.其它:如嚴重肺心病、中風等嚴重疾患;中毒、外傷等引起的應激性潰瘍出血等。
上消化道出血屬急症,應邊檢查邊洽療:
1.對急性大量出血者,應絕對卧床休息,保持安靜;采取平卧位,兩膝彎曲或擡高下肢,應避免低頭位時影響呼吸功能以及将血液吸入氣管,并有利于維持有效循環血量;僅有黑糞者可不必禁食。嘔血停止後,可進溫涼米湯、豆漿或牛奶;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應該禁食。發生出血後,在檢查的同時要進行緊急處理,包括立即輸液。必要時輸血或胃内給冷鹽水洗胃及必要的止血藥。還可通過内窺鏡局部噴灑藥物等。近些年來采用的高頻電凝和激光止血等新技術,有效率達94-95%。此法适于不宜做緊急外科手術者,對肝硬化出現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時。還可在内窺鏡下注射硬化劑止血。
2.應在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原發病,如消化性潰瘍及肝硬化劑止血。
3.生活要有規律。飲食要定時有節,切忌暴飲暴食,忌酒忌煙,不要飲用濃茶和咖啡。
4.注意藥物的使用。應盡量少用或不用對胃有刺激的藥物,如必需使用,應加用保持胃粘膜藥物。
5.要定期體檢,以期發現早期病變,及時治療,在出現頭昏等貧血症狀時,應盡早上醫院檢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