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要是吃的不适合以後,就會出現了腹瀉的現象。有不少人在腹瀉以後,他們還會覺得不舒服的。有的人會覺得自己頭暈的現象。為了不讓這些人有過多的危害,我們需要認識一下處理這一問題的方法。那麼到底腹瀉引起頭暈怎麼辦?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小編是怎麼樣解答這一問題的吧。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志賀菌屬(痢疾杆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有發冷、發熱、腹痛、腹瀉、裡急後重、排粘液膿血樣大便。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驟、突然高熱、反複驚厥、嗜睡、昏迷、迅速發生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腸道症狀輕或缺如,病情兇險。菌痢常年散發,夏秋多見,是我國的常見病、多發病。本病有有效的抗菌藥治療,治愈率高。療效欠佳或慢性變多是因為未經正規治療、未及時治療、使用藥物不當或耐藥菌株感染。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治愈的關鍵。
一、臨床表現
1.急性菌痢:急性腹瀉,伴有發冷、發熱、腹痛、裡急後重、排粘液膿血便;全腹壓痛、左下腹壓痛明顯。
2.急性中毒型菌痢(多見于2-7歲兒童):起病急驟,突然高熱,反複驚厥,嗜睡、昏迷,迅速發生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腸道症狀輕或缺如。
3.慢性菌痢:有持續輕重不等的腹痛、腹瀉、裡急後重,排粘液膿血便的痢疾症狀,病程超過兩個月。
二、急性菌痢的診斷依據
1.近周内有不潔的飲食史或與菌痢病人密切接觸史。
2.急性腹瀉伴有發冷、發熱、腹痛、腹瀉、裡急後重,排粘液膿血便,左下腹有壓痛。
3.血象: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增加。
4.糞便常規:粘液膿血便。鏡檢有大量膿細胞、紅細胞與巨噬細胞;糞便細菌培養:分離到痢疾杆菌;糞便免疫檢測:痢疾杆菌抗原陽性。
5.急性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驟,突然高熱,反複驚厥,嗜睡、昏迷、迅速發生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腸道症狀輕或缺如。
6.慢性菌痢:過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典型或不典型腹瀉兩個月以上。
三、治療原則
1.病原治療(選用氟啶酸、氨苄青黴素、複方新諾明、丁胺卡那黴素等)。
2.中毒型菌痢治療原則:病原治療十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治療。
3.慢性菌痢治療原則:病原治療+對症支持治療+并存症治療。
4.中藥治療。
5.對症支持治療。
四、用藥原則
1.急性菌痢:應用抗生素和其他輔助藥為主。
2.急性中毒型菌痢:抗生素聯用,積極治療高熱、驚厥、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 3.慢性菌痢:抗菌藥聯用、加強支持治療和合并症治療的綜合治療。
4.高熱和驚厥的治療:選用安定、苯巴比妥納、複方冬眠靈等。
5.休克治療:選用654-2或阿托品、低分子右旋糖酐、5%碳酸氫納、多巴胺與阿拉明、西地蘭、地塞米松等。
6.呼吸衰竭治療:選用20%甘露醇、地塞米松、可拉明或洛貝林等。 7.DIC治療:選用肝素治療。
8.中藥治療:黃連、生大蒜、白頭翁湯
專家提示 菌痢主要是通過痢疾杆菌污染的水、食物經口進入人體感染,引起結腸化膿性炎症,發生全身中毒症狀。因此,預防菌痢的關鍵是注意飲食衛生,把住病從口入關。
以上就是腹瀉引起頭暈的處理,希望這些内容能幫助到我們大家的健康。急性菌痢應做到早診斷、早治療,預防發展為慢性菌痢。中毒型菌痢急驟起病,病情發展快,病情兇險,菌痢症狀很不典型。因此,要高度警惕,及時進行搶救治療,切忽贻誤病情。是值得醫、患家屬切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