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秋季養生正當時 看如何安度"多事之秋"

秋季養生正當時 看如何安度"多事之秋"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23 12:18:03

  你知道秋季要如何進行保健養生嗎?秋季是“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健身、飲食、起居等都有其規律。現在我們就來聊聊這方面的話題,幫你渡過“多事之秋”。

  收養神氣保持平和

  秋分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确切地說,北半球的秋天是從秋分開始的。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産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逐漸下降。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但秋分之後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

  經過一夏的生長,萬物逐漸結出果實,步入秋天收獲的季節,世間萬物都呈現出從容安定的狀态。秋分時節,養生保健也有講究,首要原則是順應節氣,與大自然保持一緻,應當收斂神氣,保持平和心态。即在精神情志方面要收斂各種嗜好、欲望,保持甯和的心境,“使志安甯”,順應秋之“容平”。

  輕緩運動循環氣血

  秋令時節,若堅持适宜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肺氣,還可提高肺髒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秋季以養“收”為主。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可以學習傳統的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拳打卧牛之地”的功夫,從身體内部改善體質。實在沒時間,早上凝神深呼吸三分鐘,也大有裨益。此外,可選擇一些甯心安神的娛樂活動,如書法、繪畫等,也可登高望遠,以開闊心胸,使内心豁達,從而安定神志。

  秋天氣候适宜,空氣質量較佳,不妨多接近自然、多運動,吸收天地精華。伸展具有“運化作用”,能收斂心神,從呼吸帶動的循環系統、腸胃消化到内分泌系統,一路順暢,氣血循環自然活絡。

  謹記三防以免傷身

  由于秋季早晚溫差大,氣候幹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還必須注意“三防”。

  一防受涼感冒秋日清晨氣溫低,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增減衣服。在鍛煉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應等身體發熱後,方可脫下外衣。尤其是老年人外出運動更要注意早晚溫差,以免受涼。

  二防運動損傷由于人的肌肉韌帶在氣溫下降的環境中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肌肉伸展度明顯降低,關節生理活動度減小,神經系統對運動器官的調控能力下降,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因此,在每次運動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三防運動過度秋天是鍛煉的大好時機,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内養階段,因此運動也要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

  早睡早起多食“辛酸”

  秋季尤其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哪怕比以往早10分鐘,也是進步。尤其是女性朋友,更要注意早睡早起。夜愈深,寒氣愈重,寒氣很容易入侵體内,給以後腰腿疼痛埋下隐患,還會導緻咳嗽等疾病。

  在飲食上特别要注意預防秋燥。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還可适當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蘿蔔、胡蘿蔔。秋分養生雖然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飽太撐,以免造成腸胃積滞。

  對于運動者來說,每次鍛煉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比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能有效預防秋燥。若出汗較多,還可适量補充些鹽水。秋分的藥膳可善用百合,比如:百合蓮子羹、百合蓮子瘦肉湯、銀耳百合羹等。

  秋分後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水果吃多了容易誘發或加重疾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