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的人捂着腰,開玩笑說自己腎不好,其實真正了解腎髒疾病表現的人很少。甚至許多非腎髒科大夫對腎髒疾病都知之甚少。腎髒對我們是很重要的器官,那麼,腎功能不好的症狀是什麼?腎功能下降怎麼辦?和作文庫知識百科一起來看看吧。
腎不好有哪些症狀
1、沒勁兒
腎功能不好時,很多廢物難以從尿裡排洩出去,會出現精神不振、疲勞、乏力等沒勁兒的感覺。
腎髒有病,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從腎髒漏出,通過尿液排出體外,也會有沒勁兒的表現。有些患者會以為是過于勞累,或者是其他原因,而忽視了腎髒問題。
2、不想吃
不想吃飯、厭食,甚至惡心、嘔吐,也是腎髒病的常見症狀。有些患者總是先去到消化科或者肝病科,看看是不是得了胃病或肝病,一看沒胃病和肝病,就擱置不管了,忘了看腎病醫生,結果耽誤了病情。
3、尿有泡沫
尿裡有泡沫的原因有多種,其中如果蛋白質從腎髒漏到了尿裡,尿就會起許多泡沫。
4、腰痛
腎髒的位置在腰部的脊柱兩側,所以腎髒有病時,會感到腰痛。
5、尿多尿少
健康的人每天排尿次數大約4—6次,尿量約800—2000毫升,如果排尿次數和尿量過多或過少,就要注意了。
6、水腫
飲水太多,或者是睡眠時間過長、過于肥胖等,眼睑、臉部、小腿等部位可以出現輕微的水腫,或者一過性的水腫,如果不是這樣,就要懷疑是不是腎髒有了問題。
腎功能不好怎麼調理
飲食保腎
能夠補腎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養腎外,核桃、韭菜、蝦、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補腎養腎的作用。
按摩固腎
足底有許多穴位,如湧泉穴。“腎出于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覺前可以按揉腳底湧泉穴,按摩湧泉穴可起到養腎固精之功效。
鍛煉強腎
進行适當的體育鍛煉,利于健身強腎。
補腎食品
中醫學認為機體的正常生理狀況為"陰平陽秘",即陰陽處于協調平衡的狀态。如果有了疾病,則是"陰陽失調",其病證的分類概分為"陰證"與"陽證"兩大類。結合腎髒疾病的病機特點,虛實挾雜,本虛标實的情況較多,虛證之中又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之分。醫生治病是用藥物來糾正陰陽的偏盛,使之恢複平衡,在藥治的同時,也應配合食物進行适當的調補,則有相得益彰的作用。陰虛的患者常有内熱的表現,中醫學稱之為"陰虛陽亢"或"陰虛火旺"。
陰虛的患者臨床表現為咽幹口燥,五心煩熱,大便幹結,口渴喜飲,目睛幹澀,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平時可食用桂元、蓮子、蜂蜜、桑葚、黃精、山藥、枸杞子等養陰清補的食物,或用桑椹、桂元等組方為椹元茶泡飲。這類患者應忌食辛辣燥烈的助熱上火的食物,如辣椒、胡椒、生姜、大蒜、狗肉、羊肉、鹿肉。
陽虛的患者常有内寒的表現,中醫學稱之為"陽虛内寒"或"陽虛陰盛",這裡的陰盛是指陰寒之邪盛。陽虛患者臨床表現的特點為畏寒,手足不溫,口不渴,大便溏薄,腰膝冷痛,舌淡嫩,苔白水滑,脈沉遲。此類患者應忌食生冷食物,平時應進食一些溫補助陽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姜、蔥、核桃、雞肉等。
血虛的患者臨床表現為面色萎黃無華,唇爪蒼白,頭暈,舌淡苔白,脈細。此類患者平時宜食用大棗、桂圓、芝麻、桑椹子、紅棗、雞蛋等補血的食物。氣虛的患者臨床表現為乏力神疲,納食不香,大便溏薄,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弱。此類患者平時可食用薏苡仁、芡實、山藥、蓮子肉等健脾益氣之品。
山藥:性平味甘,為中醫"上品"之藥,具有補肺、健脾作用,能益腎填精。凡腎虛之人,宜常食之。
幹貝:又稱江珧柱。性平味甘鹹,能補腎滋陰,故腎陰虛者宜常食之。
鲈魚:又稱花鲈、鲈子魚。性平味甘,既能補脾胃,又可補肝腎,益筋骨。
栗子:性溫味甘,除有補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補腎壯腰之功,對腎虛腰痛者,最宜食用。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補腎養肝、益精明目、壯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壽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年女性腎虛之人食之最宜。
制何首烏: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曆代醫家均用之于腎虛之人。凡是腎虛之人頭發早白,或腰膝軟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遺精,女子帶下者,食之皆宜。
海參:可補腎益精、滋陰壯陽。富含碘、鋅等微量元素。能參與調節代謝,降低血脂。所含的粘蛋白質及其它多糖成分有降脂抗凝、促進造血功能、延緩衰老、滋養肌膚、修補組織等作用。
芡實:具有補腎固精、補脾除濕功能。含澱粉、維生素及礦物質。可與枸杞子同煮粥食。
多吃:動物肉類、雞蛋、骨髓、黑芝麻、櫻桃、桑椹、山藥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補腎功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