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床資料:男性182例,女性32例,年齡4~85歲,其中<17歲36例,18~60歲149例,>61歲29例。創傷部位及傷情:頭顱傷伴昏迷113例,胸部傷47例,腹部傷109例,骨盆骨折46例(其中尿道損傷23例),四肢骨折104例,脊柱骨折18例,外傷性腹膜後血腫64例。多發性創傷158例,早期死亡32例,急診室死亡28例,院内死亡16例。
早期現場處理:骨折固定,保持呼吸道通暢,工人心肺複蘇,有效止血包紮者49例,未處理者133例。
急診處理:氣道處理67例,輔助呼吸52例,胸腔閉式引流36例,重建靜脈通道快速擴容,留置導尿180例,心髒擠壓(胸内)4例,顱腦手術96例,剖胸手術25例,部腹探查92例。
2、讨論
緻傷後許多病人易被易發現創傷所迷惑,而忽略内髒或其它部位損傷,以緻早期搶救的忽視或漏診誤診,這也是交通事故傷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交通事故傷早期死亡率高又一主要原因是傷後傷員通氣不足、缺氧、大量失血休克、心腦功能障礙,死亡時間本組45例(占21%)于傷後1小時内發生,故有人稱創傷後第1小時為“黃金小時”常見死亡原因主要為顱腦嚴重創傷、血氣胸、心髒創傷、肝、脾及大血管損傷引起的大出血。其中部分傷員如能迅速恰當早期處理可免于死亡。多發性創傷早期處理原則是保持氣道通暢,維護心肺功能,擴充有效血容量等生命支持,及時實施有效手術,可使大量瀕臨死亡者得以還生。
早期處理要點:
嚴重創傷早期處理必須遵循迅速、準确、有效三大原則,處理程序應為氣道——呼吸——循環——血容量——監測——輔助診斷。也就是說應以生命支持為主,診斷輔助檢查為輔。即VIPC。(V)确保呼吸道通暢及充分通氣。(I)建立有效靜脈輸液通道。(P)心功能監測與支持。(C)控制出血。
對于多發性嚴重創傷病人急診手術可明顯降低死亡率,減少并發症。實行急診外科首診負責,并系統按排急診手術,特殊專科情況可請相關科室協助處理。實行急診搶救——急診手術——急診監護——急診病房或住院病房——康複,可以減少分科處理的某些弊病。嚴防漏診及誤診,交通事故多發性嚴重創傷病人因傷情複雜,許多病人因顱腦損傷伴發其它器官傷,病人處于昏迷狀态,主訴不清,查體不協作,一些隐匿的内髒損傷常難以發現,加上查體不細,檢查不力,常發生漏診,延誤診治。緻使長時間低血容量,組織嚴重缺氧,導緻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不可逆損傷,加重術後MOF的發生率,本組有脾損傷12例,肝損傷4例,血氣胸7例被漏診或延誤診治。急診常規B超檢查有利于防止内出血漏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