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孩子腸子打結的急救措施

孩子腸子打結的急救措施

健康 更新时间:2024-12-12 20:54:56

  有一天,我們醫院住進了兩位腸“打結”(醫學上叫腸套疊)的患兒:

  一位叫小明,剛一歲半,長得胖胖的。兩天前突然一改往常不停地哭鬧,還捂着肚子嚷“肚子痛”,吃進去的東西全吐出來了。父母急忙帶着他來醫院看病。做B超發現,他的一節小腸居然套進了大腸裡面,醫生診斷為“急性腸套疊”,并立即用空氣灌腸複位的方法,把小明的腸子“打通”。第二天小明又變得精神活潑起來。

  另一位是來自農村的龍龍,7個月大。一周前也是突然地哭鬧不止,并且有時排暗紅色大便。到鄉醫院看了病,醫生開了一些腸道藥,吃後不見好轉。幾經周折,最後才到我科治療。由于時間耽誤得太久,當父母把他送到醫院時,“打結”的部分小腸已經壞死,醫生隻得剖腹将這部分小腸切除。

  同樣是患腸“打結”,由于家長的重視程度不一樣,抑或是對腸“打結”知識的不了解,落得的結果卻不同!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腸“打結”。

  腸子為何會“打結”

  腸套疊是指腸管的一部分套入到鄰近腸腔内而形成的一種腸梗阻,是嬰幼兒最常見的外科急腹症之一。中醫稱其為“癖氣”,亦有稱之為“盤腸内吊”的。

  我國嬰幼兒腸套疊發病率較高,男孩居多,約占2/3。該病多發生于1歲以内,尤其是4~10個月的肥胖嬰兒。2歲以上者發病明顯減少。腸套疊一年四季都可發病,但以春秋季較多,其原因目前并不完全清楚。

  腸套疊的産生是腸管運動機能發生紊亂緻腸蠕動不規則的結果。導緻腸蠕動紊亂因素在嬰幼兒生活中并非少見,如飲食習慣的改變、從單純吃奶到附加半流質食物及斷奶、腸炎腹瀉或患菌痢時,腸蠕動都會加劇。此外腸道寄生蟲及其毒素亦可使腸運動發生反常。

  腸“打結”的四大特征

  腸套疊起病急驟,常發生于肥胖的健康乳兒。患兒得腸套疊後,會表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多以陣發性哭鬧為首發症狀,哭時會發出異樣的高調哭叫聲,并伴有四肢竄動。這是一種腹痛的表現。經過10~20分鐘吵鬧後,患兒恢複安靜并可入睡,但不久又重複哭鬧不安,如此反複發作。

  (2)一般患兒得此病後不久即可發生嘔吐。

  (3)便血為嬰幼兒腸套疊的特有症狀,大多家長會因見到血便而帶小孩就診。一般在病後8~12小時患兒即可排出血便,最典型的是果醬樣大便,也有少數為淡紅色血水。有些病例,尤其是發病6小時内就診者,發病過程中可無血便,但醫生做直腸指栓時可發現血便。

  (4)體檢時可在右上腹扪及臘腸樣或香蕉狀腫塊。

  以上描述的陣發性哭鬧、腹痛、嘔吐、便血和腹部腫塊,是嬰幼兒腸套疊的四個主要症狀,尤其是果醬樣大便和腹部臘腸樣腫塊最具特征性。本病的診斷根據上述表現而确定。對少數不典型者,X線拍片及B超檢查對确診甚為必要。

  腸“打結”後應及早治療

  嬰幼兒急性腸套疊屬外科急症,若延誤診治,套疊的腸管可能發生壞死而引起嚴重後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診斷成立,均應及時治療。

  治療手段包括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非手術療法以采用空氣灌腸複位最多,此法适用于病程在48小時内、全身情況較好的患兒。該方法操作簡便,安全有效,大多可在門診完成而勿需住院。對病程超過48小時而全身情況不良者、臨床上疑有腹膜炎存在者、空氣灌腸複位失敗者,以及特殊類型的腸套疊患者,均應及時住院手術治療。手術最好在設有小兒外科的大醫院施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