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上了年紀的人會發覺,自己每天起得越來越早,甚至是半夜就已經睡不着了。他們會開始擔憂,自己的睡眠時間越來越短,是不是身體出現問題了?其實不必擔心,不同年齡階層的人對每天睡眠時間的需求是不一樣的。下面跟随作文庫知識百科了解一下吧!
不同人群睡眠時間不同
一般來說,嬰兒的睡眠時間需求是最高的,長達十幾個小時;兒童或青少年則需8個小時左右;成年人需7個小時左右;老年人則隻需5-7個小時即可。甚至有研究數據表明,晚上睡眠時間控制在7個小時以内的老年人,其大腦衰老速度會相對應延遲兩年。
由此可知,中老年人睡眠時間逐漸縮短是正常的,切不可因為擔憂而勉強自己多睡。
老年人睡太多的危害
①導緻器官退化,易患老年癡呆。如果長時間處于睡眠狀态,體内的器官會缺少鍛煉和思考的能力,長期下來,患老年癡呆的幾率會增加。
②精神不振,易得腦血栓。人體休息時,血液雖仍在流動,但血流速度卻有所減緩,血液也會變得更加粘稠。老年人睡太多,可能感覺四肢無力、全身酸懶,甚至是精神不振,嚴重的還可能神經衰弱,形成腦血栓。
3個習慣幫助提升睡眠質量
①睡前盡量少喝水。許多老年人睡眠比較淺,若半夜稍有點尿意便會醒來上廁所,而半夜如廁對睡眠的影響非常大。建議老年人睡前盡量少喝水,減少半夜起床的頻率。
②午覺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老年人的休閑時間比較多,若晚上睡眠質量不佳的話,不妨睡睡午覺。但要注意的是,午覺時間不宜過多,建議半個小時為佳,不要超過1個小時,以免晚上精力充沛,難以入睡。
③養成運動的習慣。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身體狀況,每天定時進行适當的運動,如打太極、散步或慢跑等。這樣既能保證老人白天精神旺盛,也有利于夜間睡眠。
提高老人睡眠質量有四大法寶
首先是提倡睡子午覺。“子、午”時候是人體經氣“合陰”及“合陽”的時候,有利于養陰及養陽。晚上11點以前入睡,效果好。因為這個時候休息,能養陰,睡眠效果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覺隻需在午時(11點-13點)休息30分鐘即可,因為這時是“合陽”時間,陽氣盛,所以工作效率好。
還有,睡前減慢呼吸節奏。睡前可以适當靜坐、散步、看慢節奏的電視、聽低緩的音樂等,使身體逐漸入靜,靜則生陰,陰盛則寐,好能躺在床上做幾分鐘靜氣功,做到精神内守。
睡前可吃一點養心陰的東西,如冰糖百合蓮子羹、小米紅棗粥、藕粉或桂圓肉水……因為人睡覺後,心髒仍在辛苦地工作,在五髒中,心髒辛苦,所以适當地補益心陰将有助于健康。
失眠的病人别忘了睡前用溫水泡腳,可以促進心腎相交。心腎相交意味着水火相濟,對陰陽相合有促進作用,陰陽合抱,睡眠當然達到佳境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