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七對矛盾 老人養生的首要“敵人”

七對矛盾 老人養生的首要“敵人”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02 11:03:10

  目錄

  第一章:老人養生首要對付的七對矛盾

  第二章:“七趣”是老人養生大助手

  第三章:老人養生保健五個“不能等”

  第四章:老年人養生保健四大誤區

  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方面面,老人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應該有一套自己的計劃。老年人追求養生,但是不能盲目而陷入養生誤區。那麼,老年人養生法則是什麼呢?哪些習慣危害老人健康?

  老人養生首要對付的七對矛盾

  飽與饑

  多食傷身,營養不足也損害健康。《抱樸子》中說:“養生賴于飲食,然使醉而強酒,飽而強食,未有不傷身者。”唐代詩聖杜甫就是因為飽餐一頓耒陽縣令送的烤牛肉而死的。清代順康年間,戶部尚書馬齊,自其祖父以下四代多享高壽,其中百歲者有5人之多,馬齊本人享年88歲。據傳馬家主要是善于飲食調攝,堅持“早飯淡而午飯厚而飽,晚飯須要少”。但是有的人由于減肥心切,過分少吃而嚴重損害健康也是不可取的。養生格言中說:“吃飯八分飽,無病活到老。”節制飲食可減輕胃腸和内髒的負擔,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疾病,延長壽命。

  葷與素

  不能絕對素食或葷食,應合理搭配。以清淡素食為主,才有利于健康。健康四大基石中的第一條是“合理膳食”。老年人以素食清淡飲食為主是對的,食物中的脂肪和膽固醇較低,可有效防止或減慢高血壓、心髒病乃至糖尿病、脂肪肝等中老年人常見病的發生和發展。但也不可絕對地一概拒絕葷食。因為脂肪和膽固醇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養分,如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既健腦又護心,且膽固醇抵禦癌症功不可沒。由此可見,三餐葷素搭配,以素為主,葷食為輔比較好。

  動與靜

  《健康格言》中說:“久坐不動,易傷血氣,腦力者應慎之;身動過劇,易損内髒,體力者應戒之。”故而說有動有靜才無病無痛。美國宇宙航行局的科學家們證實,一個人三天不活動,他的肌肉的最大力量會喪失1/5。據浙江省的一份報告表明,運動的人免疫功能明顯改善,發病率僅為1.9%,而缺乏運動的人發病率達到11.1%。但運動必須适量,超負荷的運動會加速體内某些器官的“磨損”和一些生理功能的失調而引起疾病,縮短壽命。

  多睡與少寐

  古代養生家認為“少寐乃老年人大患”。有人提出“睡眠養生論”,認為睡眠好可以延長壽命,但并不是睡得越多越好。美國心髒病學會研究發現,每晚睡10小時的人比僅僅睡7小時的人,因心髒病死亡的人數高一倍,因中風而死亡的人數高三倍半。民諺說的“早睡早起,沒病惹你”是有道理的。睡眠不足對身體有害,不僅影響工作學習,而且影響身心健康,引發各種疾病。但同樣睡眠過多也有害。睡眠過多,身體各樣機能呆滞,久之必緻病。可見睡不可缺但也不可貪。

  縱欲與禁欲

  曆代帝王多不長壽,與其恣情縱欲有關。唐代名醫孫思邈說:“恣其情欲,則命同朝露也。精少則病,精盡則死。”明代《養生八箋》中說:“陰陽好合,接禦有度可以延年。”美國研究人員對600人所作的調查發現,上了年紀的人維持積極的性生活,有助于長久地保持他們的活力和較強的記憶力。如果老人放棄性關系,他們的智力就會很快衰退。顯然,縱欲傷身,禁欲也有害健康,節欲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樂與悲

  有些老年人離退休後由于精神上無所寄托,往往産生失落感而悶悶不樂,這對健康極為不利。《靈樞》中說:“悲傷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髒六腑皆搖。”若能通過各種形式參加社會交往,諸如打撲克、下棋等娛樂遊戲,有助于消除寂寞,增加生活樂趣。但有的人終日沉湎其中,導緻精神失衡,甚至猝死在麻将桌下,那就更為可悲了。正如《健康格言》所說:“娛樂有制,失制則精疲力竭;快樂有度,失度則樂極生悲。”

  冷與熱

  冷水浴是一種健身妙法。通過冷水的低溫刺激,可提高人體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強物質代謝和各器官系統的活動,會使呼吸加快,心跳加強,血液加快循環,血壓上升,腸胃蠕動加強,人體的體溫調節功能也會得到加強。同時,在水對皮膚沖擊的機械作用和一些礦物質對人體的化學作用下,還能增加皮膚的抵抗力,使皮膚病發生率大大減少。而熱水浴及桑拿浴能在高溫的作用下,使皮膚毛孔和毛細血管擴張,有效地将體内的熱量散發出去,并帶走一些污垢及存在于皮膚表層的有毒物質,健康效果也相當好。具體是洗冷水浴好還是熱水澡好,需因人而異,視體質及習慣而定,但最基本的日常用水應是民間諺語所說的:冷水洗臉美容保健,溫水刷牙牙齒喜歡,熱水洗腳如吃補藥。

  “七趣”是老人養生大助手

  情趣:

  哲人雲:“多情人不老”,這話是說老年人應有一個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是健康的基礎,在人的感情深處,一旦産生情趣,精神就飽滿,心情就開朗,對世間煩事淡然處之,豁達大度,對養生大有裨益。

  童趣:

  老年人常和兒童在一起玩,把孩子天真活潑的童趣滲透到自己生活中,保持一種孩子般的心理狀态,使自己具有孩子之心,這是一種幸福。筆者深有體會:老伴退休後,開辦了家庭學生餐桌,并請我幫助參與治理孩子。4年時間,我常和孩子們一起蹦蹦跳跳、唱歌、講笑話、猜謎語、表演童謠……在歡樂開懷中,忘掉煩惱,像個快樂的“老頑童”。

  書趣:

  書法既是一項健身活動,又是一門藝術。常練書法對治療神經衰弱、精神萎靡、手臂發麻、腰酸背痛,甚至動脈硬化等慢性老年疾病都具有較為顯着的療效。我熱愛書法,10年的實踐,使我嘗到了甜頭,不僅提高了書法技能,陶冶了情趣。還治愈了失眠,食欲不振,焦躁不安等不良病症。

  樂趣:

  離退休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尋求快樂的心情,做到老有所學,老有所為,從而求得老有所樂。筆者翻閱筆記發現記着上海聞名說唱演員黃永生說過的一句話:“活一天,開心兩個半天。”開心,即心情愉快、興奮……開心的事天上掉不下來,想開心,想快樂,全靠自己去尋找。

  俏趣:

  進入老年也應“與時俱進”,要追時尚,注重自己的穿着妝扮。因為,恰當的衣着修飾能給老年人帶來活力,可使老年人自感年輕,同時,注重儀表,也能增進社交活動。

  友趣:

  有一首歌唱道:“千金難買是朋友,朋友多了春常留。”諺語雲:“多個朋友,就多十年壽命。”所以,人到晚年應多交友,尤其是忘年交。朋友多,不寂寞,通過交友。可以調節心理,愉悅身心,消除孤單、憂郁、焦躁等不利于健康的情緒。人不能沒有朋友,老年人更是如此。

  愛好:

  老年人要有廣泛的愛好愛好,如讀書看報,看戲聽唱、扭秧歌、打撲克、下棋和跳舞等。

  老人養生保健五個“不能等”

  不能等渴了才喝水

  水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正常運轉和防病健身最重要的物質。水攝入不足,不但精神不振,口幹舌燥,渾身無力,而且肝腎功能下降,毒性物質積蓄,病魔就會乘虛而入。口渴,提示體内缺水已頗嚴重。

  不能等病了才體檢

  每年定期到醫院做一次全面體檢對中老年人來說是預防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不少不易覺察到疼痛的病,如肺結核、肝炎、高血壓、心髒病、癌症等早期階段在體檢時就能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效果也好。

  不能等急了再如廁

  大小便是人體排洩廢物、淨化體内環境的重要方式。便秘之所以有害,就在于糞便中的毒素留在腸道内時間過長,易重新吸收進入機體而産生毒害。要養成每天定時如廁的好習慣,即使無便意,也要去蹲一蹲,以形成條件反射。至于小便,最好每小時排一次,以減少尿液中有害物質對膀胱的刺激,從而防止膀胱癌的發生。

  不能等困了才睡覺

  不少人不困不睡覺,說什麼困倦是應該睡覺的信号。事實上困倦是大腦相當疲勞的表現,不應該等到此時再去睡覺。養成按時就寝的好習慣,不僅可以保護大腦,容易入睡,還能提高睡眠質量,減少失眠。

  不能等餓了才吃飯

  生活中有一些人不是按時就餐,而是不餓不吃飯。這種做法容易損害胃,也會削弱人體的抗病能力。因為食物在胃内僅停留四至五小時,人感到饑餓時,胃早已排空,胃黏膜此時會對胃液進行“自我消化”,容易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潰瘍。

  老年人養生保健四大誤區

  誤區一:患者不願意配合醫生做必要的檢查,自己點名要藥。

  這類多為一些中老年慢性病患者。他們自認為久病成醫,當醫生提出根據病情需做必要的檢查時,他們常常覺得麻煩,沒有必要。哪裡不舒服,拿點藥吃,症狀減輕了也就算了。

  誤區二:略懂一點醫學知識,盲目地為自己下結論,跟着廣告走。

  這類人多為一些有文化、懂一點醫學常識的中老年患者。他們比較注重收集信息,了解情況,往往會因某一天突然發現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有了異常或是長了什麼東西而整日不思茶飯。還有一些中老年患者,把藥品廣告中的适應症硬往自己身上套,一味跟着廣告走,千方百計要求醫生多用“好藥”、“貴藥”、“新藥”。有的患者更是一種藥還沒用完一個療程,就要求醫生另換一種藥。

  誤區三:依賴和濫用保健品。

  衆所周知,保健品隻能對疾病治療起輔助作用,況且有的保健品隻是“食”字号。而有些中老年患者明明患有某方面的疾病卻不遵醫囑,一味依賴和濫用保健藥品。

  誤區四:很少關注自己。

  他們即使有病去看醫生,也不願詳細述說病情。有的患者甚至在初診中已發現有點疑問,需做複查确診的,也視作兒戲。究其原因,主要是自認為身體一向很好,沒有什麼不适感覺,思想上放松了警惕,其結果是小疾釀成大病。

  總結:以上小編為您盤點的老人養生各個方面您是否了解了呢?老人養生助手要時刻具備着哦。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及生活習慣,小編盤點的五個不能等一定要牢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