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防“秋燥”常識大攻略

防“秋燥”常識大攻略

健康 更新时间:2025-11-18 09:06:52

  立秋以後,炎熱的天氣逐漸過去,人們被高溫“焗”了一個炎夏的身體終于可以喘口氣了,但是專家提醒,“一夏無病三分虛”,入秋雖然天氣轉涼,仍然要保健身體,慎防“秋燥”。

  何為“秋燥”?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中醫科吳豔華主任說: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秋燥”是一種季節性的病。秋季雖然氣候變得涼爽,但是随之空氣中的水分散發速度也變快,變得幹燥起來。因此在這個季節人們通常會不同程度地感覺到口、鼻、皮膚等部位有幹燥感,甚至出現口幹舌燥、幹咳少痰、咽喉腫痛、疲乏無力以及大便幹結的症狀,連帶着人的情緒也會變得煩躁不安。

  三大人群須警惕

  秋季環境幹燥、容易損耗人體津液,給人體帶來不适。兒童、女性和老年人尤其需要警惕。吳豔華主任提醒,兒童由于髒器嬌弱,機體免疫力低下,氣管黏膜、鼻粘膜和皮膚都非常纖薄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刺激,引發過敏和氣管炎等疾病;女性因為生理以及孕期等原因,易使體内津液不足,陰陽失調,特别需要滋陰養顔、潤肺養氣;老人本身機體處于衰退的狀态、内髒器官機能也下降,對于外界的氣溫變化反應緩慢,容易誘發支氣管疾病和其他疾病。

  “潤燥”要潤肺,解口渴更解體渴

  既然身體幹燥缺水,就得想辦法給身體加水解渴。但是單純喝水解得了口渴也解不了體渴。吳豔華主任說:秋季解體渴,關鍵在“潤燥”。而按照中醫的五行與五髒的對應理論:秋季幹燥,五行屬金,人體所對應主管的内髒為“肺”,因此秋天“潤燥”關鍵就是要養肺、“潤肺”,同時再輔以其它方面的保健措施。

  飲食方面:

  1、 多喝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體内的潤滑劑。秋季人體每日水的攝入量要比其他季節多500毫升以上,才能保持肺髒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但是要注意少量多次。吳豔華主任提醒,秋季水的攝入量要達到2000毫升,以維持水電解質代謝平衡。

  2、 在食物的選擇上要少辛多酸,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煎炸食品,以免刺激腸胃。如辣椒、花椒、生姜等,但是作為調味料少量攝入問題并不大。應該選擇多食用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蜂蜜、和蓮藕應為首選。蜂蜜性味甘、平,能補中潤燥、滋陰美容,降壓通便;蓮藕生用性寒,有清熱涼血、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功效。其餘如杏仁、銀耳、豆腐等都是秋季“潤燥”通便的佳品。

  3、 多數水果和蔬菜生性寒涼,而且富含維生素、纖維素以及水分,有潤燥生津、清熱潤腸的作用。應多食用梨、葡萄、蘋果、石榴等酸性水果。

  4、 此外,中醫講究“秋冬養陰”,因此秋季是很好的“養陰生津”、進補的時機。可以經常吃些山藥、雞湯、羊肉、兔肉等來補腎強筋、滋陰補陽。

  起居方面:

  1、 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避免熬夜,讓身體各部位能夠進入良好的調息循環,增強機體抵抗力,使身體各部位功能保持健康狀态。

  2、 保持鍛煉,增強體質;可根據個人體質适當增加戶外運動,例如太極、遊泳、登山等,促進心肺功能活動。

  3、 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保持室内空氣濕度(可适當灑水),可以在面部、手部等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的皮膚擦護膚品。

  秋季“潤肺”靓湯:

  1、菜幹鴨腎蜜棗湯

  用料:臘鴨腎4個,豬瘦肉100克,白菜幹250克,蜜棗5個。

  制法:菜幹用清水浸軟,切段;臘鴨腎用溫水浸軟,切片;豬瘦肉洗淨。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3小時,調味食用。

  功用:清燥潤肺,止咳生津,用于幹咳無痰、咽喉幹燥。

  2、太子參百合瘦肉湯

  用料:太子參100克,百合50克,羅漢果半個,豬瘦肉150克。

  制法:瘦豬肉原塊洗淨,太子參、百合、羅漢果洗淨,放入鍋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滾後,放入瘦肉,改文火煲1—2小時,調味食用。

  功用:清潤肺燥,益肺生津。适合氣虛肺燥、咳喘氣短、口幹渴飲、燥熱傷肺者飲用。

  3、白茅根雪梨豬肺湯

  用料:鮮白茅根200克,雪梨2個,豬肺1副,陳皮5克。

  制法:豬肺洗淨切塊,放入開水中煮5分鐘,撈起沖洗幹淨;雪梨切塊,去心和核;白茅根切短。陳皮用水浸軟,與豬肺、雪梨、白茅根一齊煲,用文火煲2小時即可。

  功用: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涼血、助消化。适宜肝炎、肝硬化、氣管炎及肺炎患者飲用。

  4、蓮藕排骨湯

  原料:蓮藕500克,豬排骨500克,黃酒、生姜、蔥、鹽稍許。

  制作方法:豬排切段寸長,在沸水中過2分鐘左右,棄水;将藕洗淨切片,與排骨同置1500毫升溫水之中,加黃酒、姜、蔥少許,水沸後文火炖90分鐘左右,加少許鹽,即可食用。

  功用:補脾益肺。适合于任何體質服用。

  作者介紹:吳豔華 廣東省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分會常委,廣州市醫學會中西醫結合分會常委,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皮膚專業第二屆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危重病醫學專業委員。專長:中醫内科疾病的診治,皮膚疾病的中醫診治、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肝膽脾胃病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