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老年人因為随着年齡的增長會出現抵抗力下降的趨勢,各種各樣的疾病也會紛至沓來,其中風濕熱就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嚴重的還可能會導緻出現生命危險,那麼,出現風濕熱都采取什麼藥物來進行治療呢?
風濕熱(rheumatic fever)是一種常見的反複發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結締組織炎症,主要累及心髒、關節、中樞神經系統,皮膚和皮下組織。臨床表現以心髒炎和關節炎為主,可伴有發熱,毒血症、皮疹、皮下小結,舞蹈病等。它通常發生于鍊球菌感染後2~4周,是一種對咽部A組溶血性鍊球菌感染的變态反應性疾病,急性發作時通常以關節炎較為明顯,但在此階段風濕性心髒炎可造成病人死亡。急性發作後常遺留輕重不等的心髒損害。
1、一般治療
應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及潮濕,如有心髒受累應卧床休息,避免體力活動及精神刺激,待體溫,血沉正常,心動過速控制或其他明顯的心電圖變化改善後繼續卧床休息3~4周,然後逐步恢複活動,急性關節炎患者,早期亦應卧床休息,至血沉,體溫正常然後開始活動。
2、抗生素的應用
目的是消除鍊球菌感染,治療咽部炎症及扁桃體炎,迄今為止,青黴素仍然是最有效的鍊球菌殺菌劑,常用劑量為80~160萬U/d,分2次肌内注射,療程為10~14天,以後用苄星青黴素(長效青黴素)120萬U/月,肌注,多數能控制咽喉部感染,但亦有少數患者,上呼吸道鍊球菌感染反複發作,以緻成為慢性或遷延型風濕熱,對此可采取下列措施:①縮短苄星青黴素的注射間隔為1~3周1次,至上呼吸道感染較穩定地控制後,維持3~4周間隔的預防性治療;②加用口服抗生素如紅黴素,林可黴素,羅紅黴素或頭孢類藥物。
3、抗風濕治療
關于選擇水楊酸制劑或激素作為抗風濕首選藥物的問題,在曆史上曾有過長時間争論,經過60年代美國,英國和加拿大三國進行多中心的長達15年的研究,美國8家醫院(1960~1965)的聯合研究,結果顯示兩者療效相當,對以後心髒瓣膜病的形成無顯著的統計學差異。
近年的觀點是: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藥物為非甾體類抗炎藥,常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開始劑量成人3~4g/d,小兒80~100mg/(kg·d),分3~4次口服,對心髒炎一般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常用潑尼松(強的松),開始劑量成人30~40mg/d,小兒1.0~1.5mg/(kg·d),分3~4次口服,病情控制後減量至10~15mg/d維持治療,為防止停用激素後出現反跳現象,可于激素停止使用前2周或更長一些時間加用阿司匹林,待前者停用2~3周才停用阿司匹林,病情嚴重如合并心包炎或心肌炎并急性心力衰竭者可靜脈滴注地塞米松5~10mg/d或氫化可的松200mg/d,至病情改善後,改口服激素治療。
對一時未能确定有無心髒炎的病例,可根據雜音,心率,心律情況作出抉擇,一般來說,心尖區或主動脈瓣區有Ⅱ級以上收縮期雜音或新近出現舒張期雜音,或有持續性窦性心動過速,或心律失常無其他原因解釋者,應按心髒炎處理,采用激素治療,單純關節炎的療程為6~8周,心髒炎的療程最少12周,如病情遷延者,應根據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延長其療程。
一般來說,如果出現風濕熱的話,最好到醫院聽從醫生的建議服用一些藥物,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疾病治療起來療程比較長,所以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另外,風濕的病人一定要在平時注意保暖,不要進行劇烈的活動,要多注意休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