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與環境均可誘發
寫出長篇巨著的馬爾克斯卻患上了老年癡呆症,讓人扼腕的同時也會驚訝,這樣經常用腦為何還會患上老年癡呆症?其實,讓馬爾克斯遭遇老年癡呆症的很可能是遺傳因素。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内科主治醫師何雯指出,老年癡呆症在醫學上的專業名稱是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臨床表現為認知和記憶功能不斷惡化,日常生活能力進行性減退,并有各種神經精神症狀和行為障礙。
她表示,目前老年癡呆症的病因尚不明确,不過公認的誘發老年癡呆症的因素主要包括遺傳和環境等方面。
如果有家族遺傳史的話,患上老年癡呆症的幾率較大。馬爾克斯由于有家族遺傳史,他的媽媽和一個弟弟都得過此病。
除了遺傳引起的家族性老年癡呆症外,其他的多為散發性老年癡呆症。引起散發性老年癡呆症的可以有環境因素,如鋁中毒等。
此外,年齡越大,老年癡呆症的發病率也越大。據了解,65歲以上患病率為5%,而85歲及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則高達20%甚至更多,女性多于男性。
腦外傷和吸煙、缺乏教育等因素也會導緻老年癡呆症。何雯表示,馬爾克斯曾因淋巴癌化療導緻腦細胞受損,記憶流失速度因此加快,這也可能是誘發其老年癡呆症的原因之一。
預防需從中年做起
“盡管叫做老年癡呆症,但想要預防,需要從中年做起”,何雯表示,老年癡呆症的臨床特征是“隐襲起病”,它是一種進行性的智能衰退,很可能在早期并未引起注意,而到嚴重時才被發現。
何雯強調,很多患有老年癡呆症的人其實從中年開始就有一些症狀了,如記憶力不好,也就是所謂的“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記,越久以前的事情反而越是記得”的症狀。
她強調,老年癡呆症沒有特效治療藥,一旦确診隻能通過藥物和康複治療延長病程。而老年癡呆症患者最後通常會發展為生活不能自理,卧病在床,最終因合并并發症而死亡。
據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協會2011年的公布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有約3650萬人患有癡呆症,每七秒就有一個人患上此病,平均生存期隻有5.9年,是威脅老人健康的“四大殺手”之一。在中國65歲以上的老人患病率高達6.6%以上,年齡每增加5歲,患病率增長一倍,3個85歲以上的老人中就有一個是老年癡呆。
因此做好預防工作很關鍵,專家提醒,一旦早期發現自己有記憶力不好等症狀,從中年開始就應該針對性地做些訓練,可以起到預防的作用。
多讀報下棋可預防癡呆
想要預防老年癡呆症,并非無法可循。何雯指出,其實從日常的智力訓練到飲食入手都可以預防老年癡呆症。
注意智力的訓練對于預防老年癡呆症至關重要,何雯建議很多人過了讀書階段會不注意進一步的學習,這樣一來,不進則退,會讓老年癡呆症“有機可乘”。事實上,要進行智力訓練并非要做難度多高的數學題之類的,日常多讀報、多下棋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智力訓練的效果。
不過,何雯同時強調,用腦的同時也要避免過度疲勞,否則物極必反,反倒損傷了腦部。
除了智力訓練外,還要防止腦外傷、避免精神刺激這些誘發老年癡呆症的因素。
在飲食方面,專家建議,最好在日常生活中多吃容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多吃一些健腦益智的食物。
何雯還特别強調,在門診中會遇到一些因鋁中毒誘發老年癡呆症的患者,而其鋁中毒的來源正是??鋁鍋。因此,何雯建議在日常烹饪中,要避免使用鋁鍋。在特殊環境工作的人群,也要注意防範鉛、鋁污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