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新生寶寶健康的标準有哪些

新生寶寶健康的标準有哪些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6 12:27:32

新生寶寶健康的标準有哪些(如何讀懂新生寶寶的健康密碼)1

一個可愛的小生命來到這個世界, “新手上路”的爸爸媽媽們,對于如何照顧這個不會用語言來表達的小寶寶往往心裡沒底,出現問題時會手足無措甚至陷入焦慮中,最擔心寶寶的身體狀況出差錯,如何讀懂寶寶身體健康狀況的信息,做寶寶健康安全的守護者,初為人父人母的你可以跟新生兒科專家一起學習到讀懂小寶寶身體健康信息的方法。

寶寶出現黃疸要緊嗎?

黃疸顯現的成分主要是膽紅素,膽紅素在血液裡升高明顯,超過3mg/dl,就出現肉眼可見的皮膚和鞏膜發黃。

膽紅素分為間接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通常新生兒黃疸是間接膽紅素增多,間膽增高皮膚呈現明亮的黃色,直接膽紅素增多了皮膚通常呈現暗綠色同時伴有尿色加深或大便染色的變淺,正常尿色如淡菊花茶,如果出現淡紅茶色意味着尿膽原增多或血紅蛋白尿,新生兒黃疸大部分是間接膽紅素升高。

在母親子宮内時,胎兒的血氧飽和度較低,正常胎兒和新生兒出生時血色素在20克左右,降生後,新生兒的肺開始啟用,肺泡打開,開始建立了呼吸,正常的個體氧飽和度在95%以上,人體不再需要過多的紅細胞了,所以新生兒的紅細胞壽命較短,血色素存在一個緩慢減低到10-14克的過程,在此期間紅細胞破壞後産生大量的血色素,經過血液中酶和肝細胞中酶的轉化,經過膽道系統的收集和肝細胞合成的膽汁酸一起,排到腸道,在腸道中部分可以再吸收由血液系統運回肝髒參加再循環,部分經過細菌的轉化,由大便或尿排出體外。

所以在新生兒出生後短期内,通常生後3天開始至生後14天内可能出現肉眼看見的黃疸,但通常低水平(手足心不會明顯黃染),波動小,可自行消退,不伴有其它異常,這就是生理性黃疸,生後生理性的膽紅素具有一定有益作用,如抗炎抗氧化等。

除上述的特點外黃疸均可稱為病理性黃疸。出現早,上升快,黃疸水平高,持續時間長,退而複現,直接膽紅素增高,需要識别并及時就診。病理性黃疸主要原因有:新生兒溶血病; 新生兒感染疾病; 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症;新生兒入量不足;新生兒排便障礙;新生兒母乳性黃疸;肝膽系統受損; 先天疾病。

鑒别母乳性黃疸辦法:停母乳3-5天下降幅度超過50%,低水平膽紅素不主張停母乳。

除母乳性黃疸以外的病理性黃疸接種疫苗均需明确黃疸原因,慎重接種。

如何觀察寶寶的大便是否正常?

孩子出生後24小時内應該排第一次大便,胎便,墨綠色,較粘,正常進食後3天左右大便顔色轉為黃色,有奶瓣。

通常在月子裡,吃母乳的孩子每天大便次數會多一些,個别的可以多達8次,吃奶粉的孩子大便次數會少些,通常會每天1-3次。随着日齡增加,消化和吸收能力增強,大便次數會減少,最好保持大便每天至少1次。

寶寶大便通暢是稀糊狀或軟便,可以有少量奶瓣,不應該有粘液、血、血絲,大便通常應是黃色。

寶寶腹瀉了咋辦?

如果出生後大便次數均在5次以上,食欲好,體重好,無明顯哭鬧,無腹脹,通常是吃母乳的還容易出現生後就腹瀉,這種情況是母乳性腹瀉,生理性腹瀉,如果沒有體重不增,不達标,就不需要治療。

乳糖不耐受是怎麼回事?

通常亞洲人的腸道乳糖酶分泌不足,容易出現母乳喂養後腹瀉,如果出生後腹瀉,體重長得不好,通常是先天乳糖不耐受,可以試試用無乳糖奶粉部分替代母乳,加點乳糖酶,緩解後體重增長好,堅持2周到4周後再緩慢過度到全母乳。如果近期大便次數和水分均增加,又沒有其他表現,沒有尿少,沒有脫水表現,可能是消化不良,乳糖耐受性更差造成,可以考慮短期内加乳糖酶,或加點益生菌,如果無乳糖奶替代後無效,需醫院就診。

如何判斷寶寶腸道感染了?

如果出現大便稀,次數多,水樣便,蛋花湯便,還可能伴有精神差或煩躁哭鬧,嘔吐,發熱,提示患有腸道感染,病毒性腸炎可能性大,需要就醫。

大便顔色綠,粘液便,血便,伴有哭鬧,精神反應異常等,提示細菌性腸炎或其他嚴重問題,需要就醫。

寶寶便秘是不是異常?

良性便秘:正常寶寶至少保持每天有1次排便,而且排便後腹部排空。如果寶寶通常排便好,最近出現排便少,但無腹脹無嘔吐,3-7天才排便,大便也不幹,這種情況還是最好得到處理,可以通過訓練排便,一段時間的培養後可恢複正常。

異常病理性便秘:如果生後24小時沒排便,意味着胎便粘稠,結腸發育異常,當然喂養不足也可以導緻排便少和延遲。如果出生後不自動排便,排除甲狀腺功能低下,先天巨結腸等疾病,需要就醫。

訓練寶寶排便規律可以定時間,每日2次,先做加力腹部撫觸,體位促進排便,還可以誘發寶寶排便反射,不主張依靠藥物。訓練無效需要就醫。(北京健康科普專家 首都兒科研究所 李莉)(插圖 馮晨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