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概念中人體的各個器官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随着人類的進化,一些器官從我們身體上消失了。比如說掌長肌,已經有11%的現代人失去了這塊肌肉,那麼人體還有哪些器官是沒有用處的呢?一起來看下吧。
報道台媒稱,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有些身體組織器官逐漸退化,甚至消失,現在有一個簡單的小測驗,可以快速了解你是否擁有“祖先留下的禮物”,與衆不同。
什麼是掌長肌
掌長肌是唯一肌腱在屈肌支持帶表面的手部屈肌。當腕部屈曲成杯狀時,它會明顯的顯露出來。
起于肱骨内上髁及前臂筋膜,下行至手掌皮下的掌腱膜。功能為近端固定可曲腕并拉緊掌腱膜,可以防止較長時間抓握器械時使手掌側的血管神經受到壓迫,還可以屈曲前臂。
如何測試是否有掌長肌
首先,掌心朝上将手臂平放,然後交貼拇指與小指,接着慢慢擡起手腕後,你會發現有一根筋凸起來,這稱作“掌長肌”,并非每個人都有的。掌長肌對早期的人類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組織,少了它就不可能懸挂、攀岩,甚至無法遷徙。
掌長肌從臂肘一直延伸到手腕,但11%的現代人已經失去了這塊肌肉。長時間抓握器械時,可防止手掌側的血管神經受到壓迫,還可以屈曲前臂。現代外科醫生非常喜歡掌長肌,因為在移植重建手術中,它可以成為寶貴的來源。
還有19個器官毫無作用你知道嗎
犁鼻器
現在已發揮不了任何功能的嗅覺器官,在過去可能是用來接受外激素的一種痕迹器官。
耳動筋
和兔子與狗一樣,起初人類通過這塊筋肉可以讓耳朵單獨動起來,通過訓練使耳朵動起來的正是這塊筋肉的作用。
第三眼睑
除了人類,大部分的鳥類以及哺乳類動物的眼睛裡面都是有一個眼膜的,是用來保護自己的眼睛不受到外界的贓物所損傷的,但是人的眼睛最下面卻隻是有少量的眼膜的存在。
智齒
過去的人為了攝取能量必須要咀嚼很多植物,因此作為最裡面的臼齒起了作用。現在能健康地長出全部智齒的人隻有5%。
鎖骨下肌
肩下處的第一鎖骨到鎖骨拉伸的一小塊肌肉,在用四腳行走的時代中起到作用。有的人沒有,有的人卻仍有一兩塊。
男性的乳頭
不管是人類還是大部分的動物好像都有乳頭,人類的在出生的時候就是天生帶有乳頭是,一方面是在分辨男女的時候用到的,另一方面對于男人來說,男人的乳頭是沒有什麼用處的。
立毛肌
動物為保持體溫和威吓敵人聳立毛的肌肉,和人在起雞皮疙瘩的時候一樣,隻是人身上的毛已經退化。
盲腸
和大腸接合的細長肌肉,吃飯時在攝取富含纖維的時代作為分解食物而起到作用,同時也為腸内的消化細菌作出貢獻。在美國每年有30萬人切除闌尾。
體毛
眉毛是為了止汗,胡子是為了發揮性的魅力,雖然都有小小的貢獻但是絕大多數的體毛是無用的。
腳底肌
遠古時期的人們用腳來抓東西,但是現在有9%的人已經喪失了這個器官。
第13根肋骨
猩猩和類人猿仍有13根肋骨,但是現代人基本上隻有12根,不過還是有8%的成人會有13根。
男性子宮有什麼用處
垂吊在男性前列腺處,是未發達的女性生殖器官的殘留器官。
腳的第5指
猿的腳趾全部用來抓住物體或是攀緣樹枝,人在步行時主要是靠拇指來掌握方向和平衡。
女性的精管
将男性的精子運到尿道的管道,女性的情況是在卵巢附近一頭堵住沒有任何功能。
錐體肌
我們中有20%的人沒有這塊附着在恥骨上緣被稱作錐體肌的袋狀肌肉,據說這是有袋動物殘留下來的。
副鼻腔
遠古時代的人類由于在野外生活,對嗅覺比現代人敏感,到現在已成為殘留黏液的空管。
頸肋骨
是爬行動物時代所殘留下來的器官。現在不到1%的人仍有着這個器官,曾起到支撐神經和動脈的作用。
尾椎骨
幾乎所有的哺乳類為保持平衡而有的尾巴,因和椎骨進化融和而得此名。對于直立行走已經起不了任何作用。
達爾文關節
耳折處稍厚的部位,過去是為了聽到遠方的聲音所以很大,現在已經退化。
人體最重要的8個器官怕什麼
心髒、肝髒、胰腺、胃、肺、腎髒、腸道、膽囊,都是人體最為重要的器官。這些器官也有它們各自的“天敵”,例如胃最怕冷,心髒最怕鹹……知道器官怕什麼,才能更好地保護它們。
雖然心髒隻有拳頭大小,卻是人體的發動機。要保護心髒,得從低鹽飲食開始。有資料顯示,鹽的攝入與高血壓成正比,即人體攝取鹽量越多,血壓水平就越高,日均攝鹽量每增加1克,平均血壓上升2毫米汞柱,低壓上升1.7毫米汞柱。
目前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如果鈉攝取過多,會造成體内的水滞留,血管内壓力升高,阻力增大,加重心髒的負擔。
營養師顔曉東建議,一天吃鹽6克以内,最好選擇低鈉鹽。低鈉鹽中去掉了20%的氯化鈉,用氯化鉀替代,不但減少了鈉離子,降低了高血壓的風險,而且鉀離子對降血壓又有幫助。
心髒怕鹹 過多鹽分增加高血壓風險
對于胃來說,“冷”是最難接受的。南京市第一醫院消化科主任袁捷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在胃鏡下給病人做手術,比如切割、燒灼等等,基本不用麻醉,因為胃對這些是沒有疼痛感的,“但是對冷非常敏感”。
袁捷表示,一旦胃受到冷空氣或者冷的食品刺激,就容易收縮痙攣,胃部絞痛、腹瀉。因此即便在夏天,也不要吃太多冷飲和冰鮮食物,以免引起胃部不适。
胃怕冷 對于冷特别敏感
肺是人體自帶的“清新機”,但長期吸煙後,煙霧中的有害顆粒沉積在肺部,長期沉澱便導緻病變,引起呼吸功能異常,常見的疾病包括:支氣管炎、慢阻肺、急性呼吸系統感染等,嚴重者還會患上肺癌。
據了解,醫學上用吸煙指數表示累積吸煙量與肺癌的關系,吸煙指數=每天吸煙的支數×吸煙的年數。假如一位煙民每天抽一包煙(20支),連抽20年,他的吸煙指數為20×20=400。“吸煙指數”>400就應被列入肺癌風險人群了。
除了吸煙,長期處于污濁的空氣環境中,對肺部也是一種傷害。專家建議,每天早上起床後,應該找一處空氣清新的地方深呼吸,清潔肺部,工作也要保持環境通風。
肺怕煙 對空氣要求很高
腸道怕亂吃藥 亂吃消炎藥嚴重可緻命
所謂的“腸道怕亂吃藥”,亂吃的是什麼藥?袁捷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主要是指消炎藥和抗生素。
“人出生以後,腸道内會逐漸建立屬于人體自己的菌群環境,裡面有上億細菌,在人體内達到平衡,相互作用。”如果有什麼小病就亂吃消炎藥或抗生素,一些菌落會被消滅,破壞腸道内的細菌平衡,形成抗生素相關性腸炎。
這種腸炎比普通的要嚴重很多。袁捷說,“從開始的拉肚子、發熱,到低蛋白血症、貧血,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袁捷表示,在醫院一些身體基礎不好的病人,在挂了幾天抗生素後,腸道首先就因為菌群破壞撐不住了,因此醫院目前還會使用“糞菌移植”的辦法給病人治療。“就是用普通人的糞便,通過挂水、做成膠囊吃等形式,進入病人體内,幫助腸道内菌群的形成。”
人在進食以後,大腦會自動刺激胰腺,分泌胰液進入胃腸。暴食之後,分泌的胰液會更多。與此同時,如果還伴随暴飲行為,“那麼問題來了,一方面胰液大量分泌,一方面由于器官痙攣,胰液進入腸道的‘閥門’打不開,胰液就被全部堵塞在胰管内,壓力上升,引起胰管破裂。”袁捷表示,這種情況在節假日發生的較多,初步征兆是急性腹痛。
胰腺怕暴飲暴食 堵塞胰液運輸“閥門”
腎髒怕肉
過量蛋白質
增加腎髒負擔
“食物中最大的營養成分包括糖、蛋白和脂肪。”袁捷介紹,蛋白質構成大量酶類,幫助身體成長。然而,蛋白在人體内分解後,并不像糖和脂肪一樣變成碳水化合物,因為其含氮,會轉化成尿素成分。這個成分要通過腎髒來處理。“如果一時間攝入大量蛋白質,會加重腎髒負擔”。
肝髒怕胖
胖子脂肪肝多
說到肝髒怕胖,袁捷解釋,這裡的胖,是指身體内髒的體脂含量不低的人群。
“人吃進去的動物脂肪,要經過處理轉變成自己的脂肪。而運動時,人體的脂肪會消耗。這一進一出都要經過肝髒來處理。”他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正因為這個進出,對肝髒造成很大負擔,而人一旦胖起來,多餘的脂肪在肝髒内無法及時處理,就會形成脂肪肝,繼而轉變為肝硬化、脂肪性肝炎等。
膽囊怕“不規律”
不吃早飯
易引起膽結石
很多人因為忙碌或者想減肥,省去了早餐。殊不知,這對于膽囊是很大的打擊。
“與胰腺類似,人體持續分泌膽汁,并且存儲在膽囊之中,每次吃飯會主動收縮,把膽汁排到腸道幫助消化。”睡了一覺起來,早上不吃東西,膽囊裡存儲的大量膽汁,沒有機會“用掉”,久而久之,引發膽結石的風險也會上升。
結語:通過上文相信大家對人體的各個器官都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和認知。也知道了我們重要的器官最害怕什麼。身體是我們自己的,隻要時時刻刻的養好身體才能擁有一個完美的未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