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夏一到,很多來興便購買中藥泡茶來去火,且中醫理論中,中藥有寒性熱性之分,人的體質也有寒性熱性之分。分不清自己的體質與當前身體狀況,亂選涼茶非但無法解除症狀,甚至起反作用。隻有大濕大熱體質的人才可以适量飲用涼茶,這類人的身體特征跟虛寒體質的人相反,更容易表現為肢體沉重、午後發熱明顯、舌苔黃膩、小便短赤等。
夏季“上火”天又來了,有些居民購買中草藥煲涼茶,或者上街頭涼茶鋪歎一杯涼茶的傳統習慣,但保健專家指出:“下火喝涼茶”的觀念早該更新換代,現代的健康觀點為:藥補不如食補。
涼茶是用一種或幾種中藥煲成的汁水,中藥的藥性雖沒有西藥強,但畢竟是藥,“是藥三分毒”的道理你應該早已知曉。
且中醫理論中,中藥有寒性熱性之分,人的體質也有寒性熱性之分。分不清自己的體質與當前身體狀況,亂選涼茶非但無法解除症狀,甚至起反作用。比如,如果你是寒體質的人,畏寒怕冷,喝下同樣寒性的金銀花、夏枯草,可能造成腹瀉、腹脹、作嘔的不舒适反應。
辨不清體質别選涼茶
你能很準确地區分你的體質嗎?你又能準确判斷中草藥材的屬性嗎?一知半解不如别亂選涼茶,夏枯草惹的涼茶事端你該知道了吧!
現在不少廣州老人家喜歡自己購買中藥煲涼茶,一煲一大鍋,全家一起飲用。這相當不科學。各類草藥的寒熱性普通市民難以準确區分,何況一家大小的體質肯定有所區别。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涼茶多為屬于寒性,體質虛寒,脾虛、脾胃兩虛的人不太适合飲用,因為可能會惹出腸胃不适,如腹瀉、腹脹、作嘔等問題。這類人的身體特征是:怕冷、怕風、多汗等。
夏季青菜都能“下火”
隻有大濕大熱體質的人才可以适量飲用涼茶,這類人的身體特征跟虛寒體質的人相反,更容易表現為肢體沉重、午後發熱明顯、舌苔黃膩、小便短赤等。
其實,想下火不是非得喝涼茶。陳瑞芳說,大家的傳統觀念早該更新,無需刻意煲涼茶,藥補遠不如食補。夏季的青菜,80%以上都有清熱下火的作用,況且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提供身體養分。按營養學觀點,一個人一天至少要吃一斤蔬菜,下火又絕不産生副作用,何樂而不為?
像夏季的蔬菜是通菜、苋菜,還有瓜類,黃瓜、絲瓜、苦瓜等都有清熱下火的作用。如果你感到“火氣大”多吃這些菜,喝些菜湯、瓜湯就可以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