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是我們每天必須做的事情,一天三餐,那頓不吃都不行,常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可見飲食的重要性。但是,也是有很多的飲食禁忌的,一些我們經常吃的,很多人喜歡吃的辣椒居然是緻癌食物,那麼緻癌食物還包括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很多人都是無辣不歡,吃碗面條、馄饨、甚至做菜的時候,都要放點辣椒!那叫一個過瘾!但是,在購買幹辣椒的時候,你可要特别小心了,如果色澤特别鮮豔,賣相特别好,裡面可能暗藏貓膩!
湖南媒體對當地的幹辣椒生産,進行了詳實暗訪。
老闆明目張膽地稱,他們賣的辣椒分為打了硫磺和沒打硫磺的兩種,買家想要多少就可以給多少。那些顔色靓麗的“硫磺椒”大部分是銷往外地,當地人很少食用!
硫磺是有毒化工原料,不良商販把品相不好的辣椒用硫磺熏制,造成辣椒二氧化硫超标,腐蝕我們的腸胃、食道、黏膜。
二氧化硫在人體内無法代謝,會産殺傷力極強的緻癌物質,如果長期食用,會嚴重影響人的肝腎功能!
怎樣鑒别硫磺熏制辣椒
一看
正常的幹辣椒顔色一般是暗紅色,絕對不會發亮。而‘硫磺辣椒’顔色豔麗、偏黃、沒有斑點,且發亮。
二搓
用手搓,手如果變黃染色,就是硫磺加工過的。
三聞
正常幹辣椒有一種辣香味,而硫磺辣椒卻帶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九種緻癌的食物你還在吃
1、精面粉
精加工後的面粉不僅會失去大部分營養成分,還經過漂白化學物——氯氣的漂白。美國環保署指出,氯氣是危險、刺激性氣體,會導緻高血糖,造成肥胖和癌症,甚至緻命。
2、人工甜味劑
很多減肥的認識以及糖尿病患者一般都不管去食用太多的糖分,有的是直接就不吃糖。
但許多研究表明,人工甜味劑會導緻體重增加,并使得血糖難以控制。更多的研究證實,阿斯巴甜分解後會産生一種叫DKp的毒素,導緻某些腦瘤。
3、酒精
偶爾小酌一杯有助于放松心情,但飲酒過度會造成許多健康問題,包括糖尿病、肥胖和各種類型的癌症。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比起那些從不喝酒的女性,每天喝一杯酒的絕經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增加30%。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專家指出,酒精是導緻口腔癌、食道癌、肝癌、結腸癌及女性乳腺癌的“禍首”之一。
4、精制糖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認識,那就是精制糖可能會緻癌、而高果糖就是作為精制糖的一種,就會很容易出現癌細胞,所以這也是緻癌的主要原因。
這使得大部分使用精制糖的食品都被列入黑名單中,包括蛋糕、蘇打水、調味料和果汁等。
5、加工肉
像熱狗、香腸、熏肉和午餐肉含過多的鹽和化學品。一些研究表明,經常吃加工肉類的人早死幾率增加了43%。其中硝酸鈉是最大的“兇手”,衆所周知是熏肉中的緻癌物質。
6、煙熏、腌制食品
熏制和腌制食品往往會産生亞硝酸鹽,有較高的癌症風險,可導緻胃癌和大腸癌。
7、薯片
薯片是高脂肪、高熱量零食,不僅容易使人發胖,其中的高反式脂肪和鈉還會導緻癌症和心髒疾病。
專家介紹,越薄越脆的薯片,雖然吃起來更加可口,卻可能意味患癌的幾率會有所增加。
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果經過高溫處理,除了會燒焦、變幹外,還容易産生一種緻癌物——“丙烯酰胺”。特别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薯片,雖然又薄又脆,很好吃,但是由于丙烯酰胺主要在食物的表面形成,所以這種煎炸得很透的食物,因其水分含量低且面積大,産生的丙烯酰胺也就越多了。
另外,薯片中含有大量的鋁,長期食用會引起神經系統病變,表現為記憶力減退,視覺與運動協調失靈。
8、人工養殖的三文魚
在美國,超過60%的食用三文魚屬于人工養殖,它們被喂養了許多化學物質、抗生素、農藥和其他緻癌物。研究顯示在三文魚中檢測到汞這種緻癌物質。
9、減肥食品
減肥食品經常用過量的人工甜味劑、鈉、色素等來彌補口味的不足,而這些添加劑于健康有害無利。
專家表示,對于“食物緻癌”的傳言,老百姓應該有自己的判斷力,千萬不可以聽風就是雨,聽說某種食物會緻癌,馬上就再也不碰了。遇到“食物緻癌”的傳言時,大家可以先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比如“這種食物的有毒物質含量有多高”、“這種食物我是每頓都會吃嗎?吃的量非常大嗎?”在查閱相關資料的同時可以向專業人士求助。此外,在日常生活中,綠葉菜、深色蔬果都是很好的抗癌食物,可以多選。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親朋好友打電話來問我,吃了某種食物是否會緻癌,讓我這個天天和食物打交道的人感覺很無奈。”馬力平說,我們可以簡單地将食物分為動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和加工食品三種,對于常吃的新鮮的單純動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來說,人類都吃了幾千年了,幾乎不存在緻癌的可能性。
生活中常吃哪些食物易緻癌
過食溫熱性食物
所謂的溫熱性食物,一是指直接感受到的溫度過高、過燙的食品;一是指屬于中醫藥性劃分中的溫熱之性食物。因為過于辛熱,容易損傷消化道黏膜上皮細胞,所以這類性質的食品最易誘發的是消化系統的腫瘤。
過燙飲食是導緻食道癌等消化道腫瘤發生的重要原因。飲食過熱,會損傷、刺激食道黏膜上皮,長期刺激下将誘導組織惡變。中國人的消化道腫瘤明顯高于西方人,就是與中國人多喜熱食,一日三餐均喜配以熱湯,如菜湯、面糊等有關;相對于中國人,西方人的飲食較為簡單,平時少見熱湯,而多飲用果汁、可樂等冷飲。
酒為辛熱之性,長期飲酒,是消化系統腫瘤發病最常見的因素。山東西南地區為食道癌的高發區,就與這一地區飲食中嗜熱、嗜酒有關。其實,早在1964年,世界衛生組織就認為酒精飲料的過度消費與口腔癌、喉癌及食道癌有關。在分别對江蘇啟東縣肝癌相對高發的通興鄉與相對低發的西甯鄉進行的調查中發現:前者肝癌病死率是後者的2.5倍。而兩鄉隻有一路之隔,自然環境基本相同,吸煙率也相當,所不同的是肝癌高發區的人們愛喝酒,低發區的人們則喜歡飲茶。
同樣屬于中醫熱性食物的還有煎炸、熏烤的食物,這類食物因經過高溫的油炸和烤制,亦随之變為熱性食品。經研究證實,長期食用此類食品,易于導緻胃癌、腸癌、肝癌等。
就像中國人嗜茶一樣,西方人多喜喝咖啡。美國學者在經過5年的流行病學調查後認為,咖啡因對胰腺癌和膀胱癌的形成有一定影響。經常飲咖啡的人比不飲咖啡的人患這兩種癌的可能性大2~3倍。在胰腺癌患者中,至少一半是由于過多飲用咖啡引起的。
鹹味太過
除了食鹽,鹹味食物還包括鹹菜、鹹魚、鹹肉以及其他腌制食品等。根據相關研究顯示,常食腌制食品者食管癌發病的危險性是不常食用者的2.79倍。嗜食鹹味食物最容易導緻的癌症是胃癌。嗜食鹹魚的日本漁民,胃癌、食道癌的發生較為普遍。嗜食鹹魚亦是緻鼻咽癌的一個重要因素。馬來西亞研究人員發現,沿海居民患鼻咽癌較多,原因與他們愛吃鹹魚有關。我國普查資料證明,在胃癌高發區,人均每天攝人食鹽50克;而胃癌低發區,人均食鹽攝入量僅為6克左右。
實際上,鹽本身并不緻癌,引起癌變的原因是高濃度的鹽溶液易破壞胃黏膜保護層,引起黏膜糜爛或潰瘍。在這種情況下,一旦遭到緻癌物質的入侵,就會産促使胃黏膜細胞局部癌變。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隻是不可過量食用。一般認為,正常人攝鹽量應控制在每天6克以内。
黴爛食物
黃曲黴毒素已被公認為是最強烈的緻癌物,而黃曲黴菌富含于黴爛的谷物、玉米、花生中,該菌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易于生長繁殖,研究發現其可誘發實驗動物的多種腫瘤。這種因素是導緻亞洲、非洲某些地區癌腫高發的重要原因。
腌制食品
亞硝酸鹽也是公認的緻癌物,蔬菜、鮮肉等腌制後會産生大量的亞硝酸鹽。鹽腌的幹魚中,發酵的腌菜、泡菜、酸菜中,隔夜的煮熟白菜、香腸、肉類中都含有亞硝基化合物,如果經常食用這些食物就有緻癌的危險。
以上為您介紹了生活中常見的緻癌食物,我們可能現在非常喜歡吃這一類的東西,但是,由于其過高的緻癌性,所以最好還是少接觸這些食品為妙。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是為了自己的生活更美滿,健康的飲食習慣一定要養成。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關于緻癌物的有關内容,這些食物你是不是中招了呢?你是不是還在吃呢?那就趕緊放下這些美味,尋找真正的健康美味吧!希望大家不要在追求一些不科學健康的飲食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