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是
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幹旱日
了解這些↓↓↓
更能理解這個日子的意義
治沙≠消滅沙漠
判斷一片沙漠是否需要治理
要考慮形成年代、類型
和重大工程建設需求
原則上,盡量不要幹擾原生沙漠
我國是唯一一個有防沙治沙法的國家
任何主體
超過範圍利用留白的沙漠沙地
都應受到相關法律的限制
現在,我國實現了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
的轉變
一路上書寫了不少傳奇故事
60多年前
為确保中國首條沙漠鐵路包蘭鐵路的暢通
我們在沙丘上紮設草方格沙障
有效阻擋了沙丘流動
這是中國最早向世界輸出的治沙方案
被稱為“中國魔方”
後方是行駛在包蘭鐵路上的列車,前面是治沙工人在固定流沙的草方格中栽種沙生植物。(1961年11月8日發李福鑄攝)
塞罕壩機械林場
一代代人薪火相傳
營造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
創造了
沙漠變綠洲、荒原變林海的
人間綠色奇迹
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内的望海樓。(無人機照片 2021年8月23日攝 新華社記者牟宇攝)
通過政府政策性支持、企業産業化投資、
農牧民市場化參與和技術持續性創新
“四輪驅動”
庫布其累計治沙超6000平方公裡
帶動超10萬名群衆脫貧
聯合國環境署、《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
将庫布其治沙模式向全球推廣
位于庫布其沙漠中的達拉特旗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不僅發電,還利用闆下種植進行防風固沙。(2019年5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任軍川攝)
種植可防風固沙的梭梭林
同時在梭梭下嫁接“沙漠人參”肉苁蓉
這一梭梭-肉苁蓉沙産業模式
讓沙漠裡長出緻富果實
内蒙古額濟納旗巴丹吉林沙漠邊緣的梭梭林帶。(2017年5月16日攝 新華社記者鄧華攝)
幹旱問題同樣值得關注
聯合國數據顯示:
防治荒漠化與幹旱,
每個人都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産品
· 節約用紙,雙面打印
· 節約用水,一水多用
· 踐行垃圾分類
· 踐行“光盤行動”
· 低碳出行
從小事做起
守護綠色地球
文字丨唐朵朵 喻千桓
視覺丨王婷婷喻千桓
資料來源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網站、新華社、央視新聞、中國之聲
總監制| 史湘洲
監 制 |楊 越
編 輯 | 唐朵朵
來源: 瞭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