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傷口總是不愈合是有原因的 傷口處理原則和正确步驟

傷口總是不愈合是有原因的 傷口處理原則和正确步驟

健康 更新时间:2025-11-14 17:27:21

  受到輕微外傷時,皮膚出現損傷後,不一會就自然止血了,如果受傷比較嚴重,傷口出血比較多,可以壓迫止血,過一陣傷口也會慢慢愈合。但是,有些人的傷口總是不愈合或者愈合慢,這是什麼情況?該如何解決?

  如果傷口總是不愈合,考慮以下原因:

  第一,傷口感染了。感染是影響傷口愈合的常見因素,一旦傷口感染,傷口不僅可能不愈合,而且傷口還可能會出現潰爛、化膿等表現,嚴重情況下會引起敗血症,危及生命健康。對于化膿性傷口感染的情況,建議靜脈點滴或者口服廣譜抗生素進行消炎治療,傷口可以考慮使用活血生肌膏貼等藥物。

  第二,高血糖影響傷口愈合,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傷口的愈合相對比較慢。因為血液中葡萄糖高會自然而然成為細菌等微生物的良好培養基,稍不注意就容易感染。另外,血糖高也會影響凝血功能,需要使用藥物控制好血糖。

  第三,營養不良延緩傷口愈合,如果手術後不注意營養補充,身體内缺少蛋白質以及其他營養物質,會減慢新生血管形成、纖維細胞增殖和膠原合成,導緻傷口不愈合或者愈合緩慢。因此,手術後應該适當多吃些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如鴿子、魚、蛋類等。

  第四,凝血常規異常或者血小闆功能異常導緻的傷口不愈合,傷口的愈合首先是止血,如果體内凝血機制出現問題,傷口長期不能有效止血就難以自然結痂愈合,容易遷延不愈,也會導緻感染。此時需要藥物幹預治療。

  補鋅有利于傷口愈合

  鋅是新陳代謝所需多種酶的激活因子,參與人體脂肪、蛋白質及核糖核酸的合成與代謝。手術後,由于麻醉藥物和創傷的刺激,人體内新陳代謝速度将顯着加快,導緻了鋅的消耗增加,幅度與手術的大小成正比。

  鋅有利于表皮細胞的分裂生長,加快傷口新生肉芽組織的形成,增強肌肉産生膠原纖維的能力,從而提高血清中鋅的濃度使傷口愈合得更快、更好,同時還有利于感染的預防控制。

  補鋅的主要方法是進食富含鋅的食物。富含鋅的食物有:深海魚和紫菜等海産品,牛肉、豬肝、豬腎等,核桃、花生等堅果,以及豆類食品如黃豆、蠶豆等。進行大手術的病人光靠食物補鋅是不夠的,可補充一定量的鋅制劑,既能補鋅促進傷口愈合也不會有任何的副作用。

  注意事項

  1.洗傷口時,患者應盡量保持松弛狀态,分散其注意力;

  2.傷口有疼痛者,可于清潔傷口前服用止痛藥或噴止痛散;

  3.傷口有膿液者,用兩個棉球盡量将之擠壓幹淨;

  4.傷口有出血者,可在出血處稍施壓力,以助止血;

  5.潰爛性傷口有惡臭,表示有壞死組織,例如組織有腐肉,可先用自來水高壓沖洗,在清潔傷口,盡量将腐肉清除,再覆蓋活性炭敷料,以助吸收臭味;

  6.若傷口内有隧道或瘘管,應以紗巾填塞,以助引出滲液;

  7.當傷口漸趨愈合時,可見皮膚之外皮增生,此時應用脂質水膠敷料,以防除去敷料時,妨礙皮膚愈合。

  傷口處理原則

  各種外傷,常常引起皮膚和軟組織的損傷,嚴重時甚至斷肢。傷口處理正确,能使其迅速愈合;反之,可能化膿感染,經久不愈,甚至因并發全身感染、氣性壞疽、破傷風等危及生命。因此,對于創傷的傷口,一定要進行嚴格認真的處理。

  人體一旦遭受創傷,如果處理傷口不及時,便容易使傷口感染。

  處理傷口的原則為:

  1、止血:可根據具體情況及時止血。

  2、包紮:傷口包紮得當,可使其少出血,少化膿,少痛苦。紮時要做到快、準、輕、牢,快,動作迅速敏捷;準,部位準确、嚴密;輕,動作要輕,不碰傷口;牢,包紮牢靠,松緊适當。

  傷口處理步驟

  1、清潔傷口:流動的生理鹽水下沖洗傷口。用幹淨的布蘸着肥皂擦洗傷口周圍的皮膚。注意别把肥皂弄到傷口裡,會刺痛皮膚。然後再使用紗布或是鑷子把傷口裡髒東西清潔幹淨。

  2、止血:不要認為流血是壞事,它可以幫助清潔傷口。小一點的傷口很快會自動止血。如果想要快速止血,最好用一塊幹淨的布附在一個硬一些的物體上壓迫創口。如果傷口在四肢上,把受傷的部位擡高,使它相對高于心髒,血會慢慢止住。

  3、止血困難,使用繃帶:用硬物壓迫超過10分鐘,仍未止血的話,就應該使用繃帶。繃帶可以幫助沒有閉合的傷口複原。如果傷口處容易被弄髒,或随時容易被摩擦,可以使用醫用繃帶和膠布包紮傷口。但切記要每天更換紗布,并保持幹燥、清潔。如果傷口很深,無法将邊緣複原,需要縫合,以免感染。

  4、處理血痂:對于血痂,最好的方法就是什麼都不要做。傷口結痂可以防止髒東西的污染,盡力讓孩子不要把血痂扣下來。傷口痊愈的時候血痂會自動剝落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