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竹百合
#頭條故事會#
文 原創 圖 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最愛吃的“三鮮餡兒”
小時候生活困難,一年到頭粗茶淡飯,記憶中最愛吃的是餃子。後來定居這個海濱小城,愛吃餃子的習慣沒改,衆多的餡料中,最愛吃的當屬“三鮮餡兒”。
因為愛吃,也練就了一手包餃子的手藝,不是王婆賣瓜,我包的三鮮餡兒怎麼也在中等偏上水平,凡是吃過我餃子的人都誇味道杠杠地。我包餃子有兩大特點,一是皮薄餡大,再多的餡兒也能闖進去;二是極少有煮破的,絕對的原汁原味。樣子嘛也不錯,看上去幾乎一個模子出來的,擺在圓圓的蓋簾上,個頭勻稱,整齊劃一。
三鮮餡兒一般有肉三鮮和素三鮮之分,我最拿手的是肉三鮮。肉三鮮的主料是豬肉、蝦仁和韭菜,也可以放适量雞蛋。好的餃子餡兒當然要用好的食材,韭菜最好用三個主葉的紅根韭菜,鮮嫩、味美,擇菜時一根根掐去根部,避免藏在裡面的泥沙洗不幹淨;肉要選前槽肥瘦相間的,最好自己剁,以保持肉的原有紋理和肌細胞不被打碎,味道更好、營養更豐富;蝦要用純正的海水蝦,生着剝出蝦仁,切成小段。
和面沒什麼講究,現在的面粉都很高筋,一般不會煮破,隻需用冷水或溫水和成相對軟一點的面團即可。醒面的同時調餡兒,這也是包餃子最關鍵的步驟。為了讓餃子更水靈兒,肉餡要打水,最好用骨湯或雞湯,熬制時多加花椒,把高湯和花椒水的功能合二為一。湯要一點點加入,用筷子沿一個方向均勻攪拌,直到成為肉泥狀。
這樣的餃子餡兒不離不散、鮮嫩糯滑,咬一口汁水豐富,跟名小吃灌湯包有着異曲同工之妙。調好肉餡後,其他餡料加入的順序依次是蝦仁、韭菜、各種調味料。如果怕韭菜出水,還可以事先用食用油拌一下,油分鎖住切口處的水分,既好包又好吃。調味料要少而精,我一般隻放鹽、蚝油、少許白糖,最後加入香油提味。
包餃子雖然是個熟練工,講但究調餡兒、和面、揪劑子、擀皮、包,一氣呵成,所以每個人包出的餃子各不相同。有的人習慣擠、有的人習慣捏、有的人還推出好看的花邊;有的人包長餃子、有的人包圓餃子、有的人包很多花樣餃子;有人包的餃子很秀氣、有人包的餃子很粗犷、有人的包餃子大小不一……我習慣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擠,包出的餃子大小、形狀差不多,而且邊沿部分的皮兒也很薄,吃起來口感更好。為了避免煮破,我一般在擠過之後再捏一遍,也從不讓菜葉粘在捏合處和外皮上。如此這般功夫是多耗費了一些,但保證了餃子不破、不露、不走味兒,費點事兒也值得。
餃子是我國北方民間喜聞樂見的一種主食,俗語“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倒着”就是佐證。餃子起源于我國,有着悠久的曆史,最早可追溯到東漢時期。餃子形狀多樣,有月牙形、元寶形、角形等;餡料各異,分大類有葷素兩種,幾乎可以做菜的原料都能成餡兒;餃子做熟的方法也有蒸、煮、煎、炸、烙等多種。兒時的家鄉比較貧困,除了過年過節能吃上餃子,剩下的就隻在招人待客時才見得到,所以至今有“誰家過年還不吃頓餃子”的說法,一方面說明餃子是尚好的飯食,一方面也例證了以前餃子在普通人家的餐桌上難得一見。
圓圓的面團,圓圓的餃子皮,扁扁圓圓地包裹上餡心,因此餃子還被賦予了團圓、完滿的寓意,是節日裡一種應時而不可缺少的美味。每逢中秋、春節,人們千裡萬裡趕回家,一家人團團圓圓圍坐一起,一邊聊着家長裡短、談着逸聞趣事,一邊調餡兒、擀皮兒、包餃子。餃子包進的是爹娘的唠叨、兒女的挂牽;餃子包進的是融融的愛、濃濃的情。有這樣的作料添加,餃子本身好吃與否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種割舍不掉的家鄉味道、那份千絲萬縷的親情鄉情。
一番忙活之後,餃子像身着統一服裝的小朋友,整齊地排排坐,就等着下鍋了。煮餃子也是個技術活兒,餃子要水開後下鍋,漏勺要反過來順着鍋沿推着餃子走,至沸騰後點少許冷水再燒開,如此反複兩三次方可。煮熟了的餃子漂浮在湯寬水足的鍋裡,一個個白胖胖、水靈靈,煞是好看又香味彌漫,令人饞誕欲滴。小時候在老家,不太會用筷子的小孩吃餃子,都用一種二齒或三齒的竹制小叉子,插在餃子上又準又穩。為此還有一個專門為餃子量身定制的謎語:“一群白狗,順着河沿兒走,插它一叉,咬它一口。”
又過年了,因為疫情可能很多人回不了家,但那好吃的“三鮮餡兒”,因為飽含了至情、至真的媽媽的味道,依然是我們永久的向往和懷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