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每日最佳健康數字

每日最佳健康數字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1 13:26:08

  每日最佳健康數字(10句健康箴言寥寥數字)(1)

  【1】

  若得三山安樂法

  不須更覓玉函方

  此句選自陸遊《秋思》詩之六,載《劍南詩稿》卷七十七。全句是說,隻要像陸遊那樣領取三山安樂法,就不須覓求能使人“乘雲而行”的玉函仙方了。

  上句“三山”,在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縣城西九裡鑒湖中。嘉興山陰縣志雲:“陸放翁宅,在三山,地名西村,宋寶谟閣待制陸遊所居。”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春,言官論遊“交結台谏,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罷歸,歸途經玉山,五月返至山陰,始定居三山。

  “安樂法”,此指詩作者擺脫塵世浮名歸耕後的閑暇生活之樂。《黃庭經》有:“閑暇無事心太平。”罷歸之初,陸遊就吟道:“歸耕我判一生閑”“少年妄起功名念,豈信身閑心太平。”他76歲時,又吟道:“癡人隻競閑名利,那信三山是地仙。”

  陸遊詞中亦常用“心太平”語。《長相思》雲:“悟浮生,厭浮名,回視千鐘一發輕,從今心太平。”《破陣子》雲:“看破空花塵世,放輕昨夢浮名。蠟屐登山真率飲,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閑心太平。”在《送芮國器司業》詩中又再次提到:“拈起吾宗(指北齊陸法和)安樂法,人生何處不随緣。”

  顯然,看破塵世浮名利,保持“身閑心太平”,乃是三山安樂法的真谛,“萬事随緣,即是安樂法。”

  下句的“玉函方”。即《玉函煎方》五卷,東晉著名醫學家、道家葛洪撰,已佚。

  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二載:“孫思邈嘗隐終南山,與宣律和尚相接,每來往互參宗旨。時大旱,西域僧請于昆明池結壇祈雨,……凡七日,縮水數尺。忽有老人夜詣宣律和尚求救,曰:弟子昆明池龍也,……命在旦夕,乞和尚法力加護。宣公辭曰:貧道持律而已,可求孫先生。老人因至思邈石室求救。孫謂曰:我知昆明龍宮有仙方三千首,爾傳與予,予将救汝。老人曰:此方上帝不許妄傳,今急矣,固無所吝。有頃,捧方而至。”故蘇轼《次韻子由清汶老龍珠丹》詩:“天公不解防癡龍,玉函寶方出龍宮。”《神仙傳》亦雲:衛叔卿謂其子曰:“汝歸,當取吾齋室西北隅大柱下玉函,函中有《神素書》,取而按方合服之,一年可能乘雲而行。”

  每日最佳健康數字(10句健康箴言寥寥數字)(2)

  【2】

  饘于是,粥于是,充口腹無羨大烹

  寒不出,暑不出,庇風雨自安小樂

  此聯選自明·李鼎《偶談》。上聯講饘(zhān)粥飲食。上聯的首句,語出《左傳·昭公七年》:“饘于是,粥于是,以糊餘口。”饘,是稠粥;粥,是用糧食或糧食加其他東西煮成的半流質食物。二者隻是稠和稀的區别。

  清代王世雄《随息居飲食譜》中說“粥飲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粥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的曆史,粥“能養脾胃,生津液,消脹滿,調中健脾,除煩止渴,利膈益氣,推陳緻新。萬症皆宜,平人亦妙,其功不可殚述。《綱目》曰:每早食粥,胃中空無他雜物,谷氣先入,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妙品。”粥的最大特點,除主料為糧食外,還可選加有藥用價值的配料,如蓮子、薏苡仁、百合、扁豆、大棗、山藥、茯苓、胡桃仁等,乃至營養豐富的牛羊肉、魚肉、蛋等。

  “口腹”,口與腹,多指飲食,吃喝。“大烹”,即盛馔。宋蘇轼《初别子由》詩:“無憂賴賢婦,藜藿等大烹。”

  上聯是說,饘也好,粥也好,能滿足口腹,滋養身體,無須羨慕豐盛的飲食。

  下聯講出行禁忌。語本邵雍《四事吟》:“會有四不赴,時有四不出。(邵翁自注:公會、生會、廣會、醉會,大寒、大暑、大風、大雨)無貴亦無賤,無固亦無必。裡闬閑過從,身安心自逸。”作為老人,不獨大寒、大暑、大風、大雨不可出門,即居家亦當密室靜攝,以養天和。這就是《黃帝内經·靈樞·本神》所講的“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的道理。下聯提醒人們:養生順四時,寒暑宜周防,大寒大暑不出門,要遮蔽風雨,自安其心自娛自樂。享壽110歲高齡的書法家蘇局仙1980年1月應《科學生活》編輯部之請,介紹自己的養生之道時,寫道:人生誰不望年長,真彀遐齡無秘方。漢帝秦皇都是夢,葛仙梅尉亦荒唐。蒼松百尺經風雨,白鶴千秋冒雪霜。隻有起居着意重,心平氣壯自康強。

  每日最佳健康數字(10句健康箴言寥寥數字)(3)

  【3】

  藥補不及食補,食補不及動補

  鍛煉還須樂觀,獨樂何如衆樂

  這是書法家費新我(1903-1992)的養生聯。

  上聯講補養與運動結合。藥補不及食補,這是來自民間的智慧。應該說,藥補與食補同屬于中醫進補的範疇。藥補是根據人的體質,通過服用一些具有扶正固本、補虛瀉實和調和陰陽功效的藥物及其配伍,以達到強身健體、防治疾病和延年益壽目的的養生方法。食補也稱食養,包括平時食補和病時食療,是應用食物的不同性味,作用于不同髒器,起着調理補養和治療作用,以增強抗病能力、延緩衰老的養生方法。

  藥補與食補二者各有其特點和功效,應藥食結合,食養為先。《黃帝内經·藏氣法時論》指出:“毒藥攻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但二者比較起來,食補比較平和,一般不傷及髒腑,可避免藥物的副作用,減少藥源性疾病,故更易受到廣大群衆的喜愛。雖然“寓健康于飲食”是重要的,但也不能離開适量的運動鍛煉和勞動。經常運動鍛煉和勞動,可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使各器官充滿活力,增強抗禦病邪的能力,延緩機體的衰老。從這個意義上說,食補不及動補。

  下聯則講煉形與養心結合。下聯語本《孟子·梁惠王》:“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不若與人。”“與少樂樂,與衆樂樂,孰樂?”“不若與衆。”良好的心态是防病抗衰的巨大力量,樂觀則是心靈的維生素、幸福的催化劑。所以,“鍛煉還須樂觀”。經驗表明,運動鍛煉不僅能強身健體,而且能愉悅心神。但是,獨樂不如衆樂,因為“與衆樂之之謂樂,……又樂之尤也。”(唐·韓愈《上巳日燕大學聽彈琴詩序》)隻有與衆同樂,且能與别人分享快樂的人,才更能獲得身心的健康。

  每日最佳健康數字(10句健康箴言寥寥數字)(4)

  【4】

  觀釣頗逾垂釣趣

  種花何問看花誰

  這是中國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葉聖陶(1894-1988)1977年3月的自題聯。它生動而鮮明地宣示了作者閑靜樂觀的情趣和豁達大度的胸懷。

  垂釣是一項具有強身健體、甯神靜心、陶冶情操的多功能的休閑活動。臨水操竿,物我兩忘。詩雲:“垂釣坐盤石,水清心亦閑。”(唐·孟浩然《萬山潭作》)投竿于江河湖塘,眼神貫注着浮漂的動靜,心神甯靜閑逸,會自然而然地排除雜念,達到靜心甯神的效果。“要使身體好,常往湖邊跑。”自古以來,垂釣就是人們所喜愛的活動,對久病康複、年老體弱者也是一種積極的修身養性、益智養神的好方法。從養生角度而言,垂釣一要氣候适宜,二要釣友合宜,這樣既可互相照應,又可閑談交流。至于觀釣和垂釣何者更有樂趣,則因人而異其趣。聯作者顯然認為觀釣更勝過垂釣的樂趣。其實,認為“觀釣頗逾垂釣趣”的,古已有之,清代文星兼壽星的袁枚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坐觀垂釣賦》中就寫道:“餘不持一線,但瞪雙眸。試操縱有道,任貪廉之自求。彼得吾不喜,彼失吾不憂。……子但知垂釣之樂,而烏知吾坐觀垂釣之逍遙?”

  同樣,種花賞花也是一項修身養性的養生活動。清代李漁曾言:“汲水澆花,……則樂在其中。督率家人灌溉,而以身任微勤,節其勞逸,亦頤養性情之一助也。”(《閑情偶記·頤養部》)他甚至把花當命;“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時:春以水仙、蘭花為命,夏以蓮為命,秋以秋海棠為命,冬以臘梅為命。無此四花,是無命也。”(《閑情偶記·種植部》)花是人類在自然界的密友,花可以淨化空氣,美化和改造人們生活的環境。花是美的化身,人們在欣賞花的色、香、姿、韻的同時,獲得美的熏陶,淨化人的心靈,也增進人的健康。所以俗諺雲:常在花間走,活到九十九。此作者種花并非隻為自己欣賞,而是為了更多的觀花者欣賞。既然如此,種花又何必過問看花人是誰?

  全聯貫穿着“獨樂”不若“衆樂”的思想,反映了這位世紀老人特有的生活情趣、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

  每日最佳健康數字(10句健康箴言寥寥數字)(5)

  【5】

  無事且從閑處樂

  有書時向靜中觀

  此聯是清代畫家、詩人方薰的自題聯。

  上聯言無事時以悠閑自得為樂。“閑”一般有幽閑、安閑、休閑、閑适、閑達、閑雅之意。明人謝肇淛對此有一段精彩論述:“所謂閑者,不徇利、不求名,澹然無營,俯仰自足之謂也。而閑之中可以進德,可以立言,可以了死生之故,可以通萬物之理,所謂‘終日乾坤欲及時’也。今人以宮室之美,妻妾之奉,口厭梁肉,身薄纨绮,通宵歌舞之場,半晝床笫之上,以為閑也,而修身行己,好學齊家之事,一切付之醉夢中,此是天地間一蠢物,何名利不如之有!”(《五雜組》卷之十三)可見,人們對“閑”有不同理解。如何休閑,不僅表現人的智慧,也最見個性,是“個性釋放”的時機,最可見人的賢愚雅俗和真僞善惡。它對人的健康也是一柄雙刃劍。高雅的休閑,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乃至生命質量,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則會損害健康,使人疾病叢生,甚至早衰夭壽。上聯講的能給聯作者帶來快樂的“閑”,無疑是一種高雅積極的休閑。

  下聯講時常以靜心讀書自娛。“靜”,指寂靜、安靜、平靜、靜心,也指精神貫注專一,是道家的一種修養之術。《雲笈七簽》卷九九:“修煉之士當須入靜”。靜心讀書猶如穿越時空,與智者先賢對話,盡情享受前人用智慧與思想設下的盛宴。可以說,書是靈魂的居所,書是精神的家園,書是深情的朋友,書又是療傷的良藥。靜心讀書可以獲得無窮樂趣。聯作者以幽閑為雅,以讀書為樂,以淡于利祿、修身養性為尚,恥于奔競鑽營,一生不應科考,布衣終老,被稱為“浙西高士”。聯作者的這種生活态度和生活情趣,對于那些利祿之徒的無恥鑽營來說,自有高下之别,此聯正表現了他作為高士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趣。

  中國宗教學家、社會活動家、書法家趙樸初曾遊西安廣仁寺,并應約為該寺書寫了此聯。

  每日最佳健康數字(10句健康箴言寥寥數字)(6)

  【6】

  大量度人,小心處事

  正身率物,屈己為群

  這是中國民主革命家、教育家黃炎培早年的“自勉聯”。

  上聯的“大量”,指氣量大,胸懷寬宏。《晉書·車濟傳》:“(濟)果毅有大量。”“度人”,度,是推測,估計。《詩經·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度人就是推測他人,對待他人。上聯是說,待人要寬宏大量,處事又要小心謹慎。這種待人處事的積極态度,不僅有利于工作和生活,也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清散文家、享壽82歲的方苞在注解孔子的“仁者壽”時說:“凡氣之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言之簡默者壽,蓋四者皆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壽。”享年99歲的中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劉海粟在介紹自己的養生之道時曾說:我沒有特别的養生之道,最重要的是做人要寬宏大量、豁達樂觀、寵辱不驚,這樣,自然就會随遇而安,心曠神怡了。

  下聯的“正身”,就是修身,端正自己的品行。《荀子·法行》:“君子正身以俟。”三國·魏·桓範《政務》雲:“故為政之務,務在正身。”“率物”,做衆人的表率。《東觀漢記·吳佑傳》:“遷膠東相,政惟仁簡,以身率物。”“屈己”,委屈自己。唐·崔元翰《中元日題奉敬寺》詩:“屈己由濟物,堯心豈所榮。”下聯是說,端正自己的品行,以做衆人的榜樣;為了群體的利益,甯可委屈自己,犧牲自我。

  聯語言簡意明,富于哲理,充分反映了作者立身處世的準則和為民謀利的志向。雖屬自勉,亦可勵人。更富人生哲理、有利修身行己的是1939年黃炎培為其五子黃大能赴英留學時書贈的36字箴言:事閑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于錢,外圓内方。這些箴言對于我們立身處世、修養身心都是金玉良言。

  每日最佳健康數字(10句健康箴言寥寥數字)(7)

  【7】

  煉閑身以磊石栽花,也當陶公之運甓

  銷暇日于楸枰紙局,且同謝傅之圍棋

  此聯是李漁于清康熙十年(1671)在蘇州寫的贈聯。

  上聯的“磊石”,把衆多的石相委積。《魯靈光殿賦》:“磊石可相扶。”“陶公”,指曾任東晉征西大将軍、精勤吏職的陶侃。“運甓”,典出《晉書·陶侃傳》:“侃在州(時任廣州刺使)無事,辄朝運百甓于齋外,暮運于齋内。人問其故,答曰:‘吾方緻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其勵志勤力,皆此類也。”後以“運甓”比喻刻苦自勵。清代陽兆鲲《辛亥生日感賦》雲:“運甓朝朝磨虎臂,枕戈夜夜數雞聲。”上聯是說,悠閑無事或事少時,就疊石、栽花,如像陶公那樣“運甓”,以習其勞,利于煉身勵志。清人曾國藩有言:“習勞則神欽。”他說:古之聖君賢相,莫不以勤勞自勵。《無逸》一篇,“推之于勤則壽考,逸則夭亡,曆曆不爽”。(《曾國藩嘉言鈔·日課四條》)

  下聯的“楸枰”,指棋盤。古時棋盤多用楸木制成,故名。唐代溫庭筠《觀棋》詩:“閑對楸枰傾一壺,黃花坪上幾成盧。”“謝傅”是指東晉宰相謝安(320-385)。時前秦強盛,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苻堅組成87萬大軍大舉南下,江東大震,謝安使謝玄等率北府軍8萬人迎戰,在大軍壓境之時,臨危不懼,仍與客從容對弈。由于他沉着指揮,出奇制勝,取得淝水之戰的大捷。“圍棋”,古稱弈,傳為堯作。隋唐時傳入日本,唐以後為縱橫各19道,交錯成361個位。雙方用黑白棋子互相圍攻,吃掉對方棋子,占據其位,占位多者為勝,故名“圍棋”。後遂以“謝傅棋”形容為人具有雄才大略和從容鎮定的風度。下聯是說,閑暇消閑時與友人對弈打牌,猶同謝安下棋那樣從容鎮定,具有大将風度。

  每日最佳健康數字(10句健康箴言寥寥數字)(8)

  【8】

  造物與閑兼與健

  山人知老不知年

  這是一副摘句聯,出自陸遊《村居》之三的頸聯:“造物與閑仍與健,鄉人知老不知年。”作于嘉泰三年秋(1203年),陸遊時年78歲。崔氏摘句為聯,有二字之易,即将“仍”易為“兼”,“鄉人”易為“山人”,涵義也變得更寬泛。

  上聯的“造物”,古人以為萬物是天造的,故稱天為“造物”。《莊子·大宗師》:“偉哉!夫造物者将以予為此拘拘也。”實指創造化育萬物的大自然。亦指運氣福份。宋·蘇轼《答程天侔書》之一:“尚有此身,付與造物者,聽其運轉,流行坎止,無不可者。”“閑”,指閑暇、安靜、悠閑。意思是說,創造化育萬物的天公不僅給予我悠閑的時間和體靜心閑的環境,而且給予我健康的身體。陸遊83歲寫的《幽居》詩亦吟:“一曲清溪帶淺山,幽居終日卧林間。丹經在昔曾親授,死籍從今或可删。人笑拙疏安淡泊,天教強健享清閑。秋來漸有佳風月,拟與飛仙日往還。”其實陸遊的健康長壽,不是“造物與健”或“天教強健”,而是他善于順其自然,從自身的實際出發,把握養生保健規律的結果。

  下聯的“山人”一指古代掌管山林的官員。杜預注:“山人,虞官也。”二指隐居在山中的士人。唐·王勃《贈李十四》詩:“野客思茅宇,山人愛竹林。”三指仙家、道士。北周·庾信《道士步虛詞》詩之五:“移黎付苑吏,種杏乞山人。”也指從事蔔卦、算命等迷信職業的人。下聯是說居住或隐居在養生環境好的山林中的人,知道自己很老了,卻不知道究竟有多大年齡。有道是:流年不複記,但見花開為春,花落為秋;終歲無所營,惟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明·陸紹珩《醉古堂劍掃》卷五)

  全聯似乎在說,感謝上蒼與閑兼與健,讓山人長壽得忘記了自己的年齡。

  每日最佳健康數字(10句健康箴言寥寥數字)(9)

  【9】

  有關家國書常讀

  無益身心事莫為

  這是無産階級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1877-1968)的題贈聯。聯作者原名懋恂,字師陶,又名立華,湖南長沙人。年輕時,有感于社會的不平,取“特立獨行,高潔自守,不随流俗,不入污泥”之意,改名徐特立。

  聯語融鑄了聯作者對青年的無比關心和殷切期待,告誡青年讀書、做事都要有選擇。

  上聯的“家國”,即家與國,亦指國家。《資治通鑒·唐肅宗至德二載》:“十一月,廣平王俶、郭子儀來自東京,上勞子儀曰:‘吾之家國,由卿再造。’”上聯是鼓勵人們常讀有關家國的書,樹立崇高的理想,培養愛國情操,自覺地把個人命運和國家的前途緊密聯系在一起,以增強民族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特别是在當時,我們的民族和國家處于抗日救國的生死關頭,作為青年更應關注國家大事,以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為重。所以這個“有關家國”的書必須“常讀”不懈,持之以恒。新中國成立後,他又告誡我們,讀書不僅要有選擇性,而且要有計劃性和目的性。指出:“學習要有事業和職業的目的”“解決思想和工作中的問題”,并且“要把古今中外的知識都學到手,來為今天的革命和建設事業服務。”(《革命前輩談修養》)

  同樣,做事也應有選擇,當然這選擇不是拈輕怕重,唯利是圖,投機鑽營,而是不做“無益身心”健康的事,像明代“海青天”海瑞所言:“幹國家事,讀聖賢書。”

  每日最佳健康數字(10句健康箴言寥寥數字)(10)

  【10】

  為人不外修齊事

  所樂自在山水間

  此聯選自清代梁章钜《楹聯叢話》。

  上聯語本《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這裡的關鍵是修身,即修養身心,以提高自己的品德。人,是家的主體,故修身是齊家的根本。《禮記·大學》中說“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家,是社會的細胞,是一國的根本,“若要使一國的人,無一個不明其明德,必先齊那一家的人,使他都明了明德。所以,‘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曆代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尤其是儒家,認為“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離婁上》)自身的道德修養(“修身”),乃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一切皆要從“修身”做起,為此提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禮記·《大學》)的重要思想。我國古代德教為先,修身為本的優良傳統,在當下仍有它積極的借鑒意義,修齊治平仍然是我們今天為人立身行己的大事。

  下聯語本《論語·雍也》:“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明清之際的學者孫其逢曾解讀說:“山水無情之物也,而仁知登臨則欣然向之。蓋活潑甯谧之體,觸目會心,故其受享無窮,此深造自得之學。”(《四書近旨》)其實,山水人人都愛,這是人的自然天性。人們為什麼喜愛山水呢?是因為登山臨水會讓人擁有開闊的視野、長遠的眼光和廣博的胸懷,展示出一種指點江山,氣吞山河的宏大氣魄。正是:“人品若山極崇峻,情懷與水同清幽。”大自然佳山勝水的旖旎風光,也給人以美的享受。在今天,人們更把熱愛山水、想象山水、走向山水,視為一種生命意識的複歸。

  ◎本文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