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屎殼郎,學名蜣螂。研究發現,這種滾糞球的昆蟲體内擁有超級先進的“GPS導航系統”,能讓它們在白天和黑夜精确導航。
蜣螂滾糞球。它們擁有專業的導航技能,能滾着糞球,躲開其它饑餓的昆蟲。
攝影:NORBERT WU, SCIENCE FACTION/CORBIS
撰文:Rachel A. Becker,國家地理
你看那蜣螂,頭朝地、腚朝天,後腿蹬着自己的午餐!真是難以想象它是通過天象來導航的。
事實上,小小的蜣螂如何在滾動大糞球的時候還能順利導航,科學家們多年來對此進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很顯然,它們利用了天空中的某些信息來尋找道路,但是,它們小小的腦瓜子究竟是如何利用天空中各種各樣的線索的,一直都是個謎團。
本周一,《美國科學院論文集》上刊登了由瑞典和南非科學家共同完成的一項研究成果,為這個謎團又揭開了一角。科學家們發現,有一種在白天活動的蜣螂(晝行性蜣螂),其所使用的導航信息和體内的導航系統,與在夜晚活動的蜣螂(夜行性蜣螂)有所差異。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的Paul Graham是專門研究昆蟲導航的,并未參與該研究。據他評論說,“他們之前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有關昆蟲行為的。但是,這次的實質性進展是,他們深入到了蜣螂腦部。這是一個相當大的進步.”
怎麼哄騙蜣螂
瑞典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博士後研究員Basil el Jundi率領的科學家團隊專程前往南非,此行的目的是進行一項意圖迷亂蜣螂的心智的試驗。當其中一隻蜣螂發現了其它動物的糞便時,它就會切割下來一塊,将其弄成糞球,再沿着直線将糞球滾走,最後,在遠離蜣螂大部隊的地方盡情享用。
el Jundi介紹說:“我們一般先給它們一個球。它們爬上球頂之後,會跳一段簡短的定位舞,然後,它們爬下來,開始沿着特定的方向滾動球。”
當蜣螂開始朝着某個方向滾動球的時候,研究人員就會用鏡子遮擋住它們感知太陽或月亮的地方。科學家們根據蜣螂是否會調整路線,來确定蜣螂的導航對太陽或月亮的依賴程度。
他們發現,晝行性蜣螂物種會在白天利用太陽導航,夜間利用月亮。但是,夜行性蜣螂就有點奇怪了:白天,光線明亮,它們利用太陽來尋找方向;夜晚,月亮隻發出微弱的光,天空中還有星星,它們會轉而利用大氣層中分布的、由日光和月光産生的偏振光來導航。人類看不到這種偏振光,但是,昆蟲卻可以。
el Jundi比喻說:“人類手裡的羅盤總是指向北方,而夜行性蜣螂卻擁有一個‘動态羅盤’”,這讓它們能夠适應變化的光線條件。
蜣螂的腦
回到實驗室之後,el Jundi及其同事進一步研究了蜣螂的腦細胞,或者說神經元。他們發現,夜行性蜣螂物種的導航神經元會轉換其反應:白天,神經元會對太陽的位置做出反應,夜晚的時候則對偏振光起反應。
晝行性蜣螂物種則隻利用太陽和月亮來導航,其腦細胞沒有顯示出這種轉換,表明它們的導航還是要依賴天體。在光線明亮的白天,利用太陽來找路不是問題。
但是,到了夜晚,月光黯淡且變化無常。因此,el Jundi及其他合著者推斷,夜行性蜣螂會将導航線索從天體轉向分布于夜空中的偏振光,以此來适應微弱的光線,将其腦部所需的視覺信息最大化。
有時候,夜空中甚至連偏振光都沒有,比如無月之夜。el Jundi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這類蜣螂會利用銀河。
Graham說:“有時候,在神經系統科學領域,我們會忘記我們的目的是研究動物的大腦如何産生現實世界中的行為。當你弄懂一種特定的行為時,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尤其是這種行為又很有趣,比如說,蜣螂滾糞球。”
(譯者:mikegao)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