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的質量與養護有着直接的關系。商品混凝土的養護既要有“養”也要有“護”,“養”可以為混凝土硬化提供必要的條件,“護”可以減少混凝土幼齡期的傷害,減少混凝土缺陷。養護的目的是保證混凝土在一定時間内有足夠的濕度和适宜的溫度進行水化,使其強度不斷增長,抵抗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增強。
混凝土的養護要做到保溫和保濕,并持續一定的時間段。溫度和濕度是混凝土硬化的有利保證,養護時間的起始點和養護時間的長短是混凝土養護的關鍵。
(1)養護時間的起始點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範》規定混凝土澆築後應及時進行養護,何為“及時”,規範規定12h以内對混凝土覆蓋進行保濕養護,由此可見,規範認為的“及時”是在12h以内。商品混凝土使用高效減水劑以後,混凝土用水量大幅度降低,混凝土澆築後失水形成的微弱的應力都可能導緻混凝土産生塑性裂縫。應當認為混凝土“及時養護”中的及時是以控制混凝土自身水分不散失為基準,如果養護不能阻止混凝土自身水分散失就不能說“及時”,就有可能使混凝土産生微裂縫的缺陷。因此,隻要混凝土表面無明水存在就應該進行養護,這樣才算“及時”,才能預防混凝土塑性裂縫的産生。比如面積較大的闆面結構,混凝土澆築後應根據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采取相應的措施,若混凝土拌合物不泌水或泌水速率小于蒸發速率(即混凝土表面看不到明顯的泌水),就應澆築後,進行表面抹平、覆蓋,防止混凝土失水;若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速率大于蒸發速率(即混凝土表面有明顯的泌水),就不應立即覆蓋,而要等到表面泌水消失後,用抹闆對混凝土表面進行“拖、抹”消除表面泌水通道後再進行覆蓋。
(2)養護時間要多久
養護時間要持續多久,是保障混凝土硬化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在施工中常常發現開始的幾天,有人養護,甚至流于形式,應付了事。很多工地澆築混凝土後,也能及時覆蓋薄膜,但在第二天(或者時間長一點)需要放線施工時,為了工作便利就将薄膜揭起來,造成養護很難持續。商品混凝土前7d強度發展比較快,養護到位的情況下,大多可以達到設計強度的90%以上。早期養護不足就造成混凝土表層失水,表層混凝土得不到充分水化,粉化嚴重。在實踐中經常看到剪力牆等豎向結構,一到兩天拆模,然後不管不問,造成牆體發白、起粉,甚至出現裂縫。因此,現今混凝土養護時間不應少于7d,對于牆體、柱等豎向結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适當延長拆模時間,帶模養護,拆模後應及時噴霧養護或粘貼防水薄膜養護,但很少工地可以做到。當然,混凝土養護時間的長短也與混凝土材料組成和配合比、環境溫度和濕度、風力和風速以及養護方法等多種因素有關,應按施工環境和條件具體實施。
(3)養護期間的保溫措施
溫度對混凝土水化也會産生很重要的影響,在混凝土養護期間不能忽視混凝土表面環境溫度變化(如曝曬、氣溫驟降等)對混凝土産生的不利影響。因此,在混凝土養護期間應保持内部與表層、表層與環境之間的溫差不超過20℃為宜。在冬季和急劇變化的季節,應采取适當的保溫(寒季)隔熱(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降溫過快産生過大的溫差應力引起混凝土開裂,尤其是深秋和初春季節更應注意天氣變化對混凝土産生的影響。
(4)養護濕度的控制
混凝土濕度養護對控制混凝土失水而産生的塑性開裂十分有效,混凝土濕度小于100%就會産生不同程度的失水,就會産生一定的應力,當混凝土自身抵抗能力小于該應力時就會造成開裂。在表面粘貼薄膜的方式進行混凝土養護不但有利于混凝土表面保濕,防止水分散失,也有利于緩解混凝土内部濕度的降低。施工中,采用該方法簡便易行而且成本不高。對于采用養護劑進行保濕養護時,應先進行試驗檢測養護劑保濕效果,不能為省事方便,忽視試驗。
(5)養護方法的選擇
混凝土的養護方法一般分為覆蓋保濕養護、灑水養護、蓄水養護、塗刷養護劑養護、冬季蓄熱養護等多種方法。具體采用哪種混凝土養護方案才能做到養護合理、到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就要根據施工現場的環境的溫度和濕度、結構部位現場條件、原材料情況以及對混凝土性能的要求等因素來決定。
(1)面積較大的闆式結構,如樓闆、大體積混凝土底闆等,宜采用薄膜覆蓋養護,對于大體積基礎不應忽視保溫措施;
(2)柱、牆等豎向結構,在帶模養護結束後可采用灑水養護,必要時噴塗養護劑或粘貼保水養護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