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越來越寒冷了,吃火鍋的人群也是越來越多了。說到火鍋,不得不提的就是刷羊肉了,這是一道必備的火鍋美食。那麼你們知道刷羊肉的起源在哪裡?什麼時候?本期的美食典故,為你解析。
在北京,提起“涮羊肉”,幾乎盡人皆知。因為這道佳肴吃法簡便、味道鮮美,所以深受歡迎。
涮羊肉傳說起源于元代。當年元世祖忽必烈統帥大軍南下遠征。一日,人困馬乏饑腸辘辘,他猛想起家鄉的菜肴——清炖羊肉,于是吩咐部下殺羊燒火。正當夥夫宰羊割肉時,探馬飛奔進帳報告敵軍逼近。饑餓難忍的忽必烈一心等着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隊開拔一面喊:“羊肉!羊肉!”廚師知道他性情暴躁,于是急中生智,飛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裡攪拌幾下,待肉色一變,馬上撈入碗中,撒下細
鹽。忽必烈連吃幾碗翻身上馬率軍迎敵,結果旗開得勝。
在籌辦慶功酒宴時,忽必烈特别點了那道羊肉片。廚師選了綿羊嫩肉,切成薄片,再配上各種佐料,将帥們吃後贊不絕口。廚師忙迎上前說:“此菜尚無名稱,請帥爺賜名。”忽必烈笑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從此“涮羊肉”就成了宮廷佳肴。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認為涮羊肉又稱“羊肉火鍋”,始于清初。在18世紀,康熙、乾隆二帝舉辦幾次規模宏大的“千叟宴”,其中就有羊肉火鍋。後流傳至市肆,由清真館經營。《舊都百話》雲:“羊肉鍋子,為歲寒時最普通之美味,須于羊肉館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遊牧遺風加以研究進化,而成為特别風味。”
據說直到光緒年間,北京“東來順”羊肉館的老掌櫃買通了太監,從宮中偷出了“涮羊肉”的佐料配方,才使這道美食傳至民間,得以在都市名菜館中出售,為普通百姓享用。一直流傳到今天,又讓人們演變成多種版本的刷羊肉,成為人們餐桌上比較喜愛吃的美食之一。
《舊都百話》雲:“羊肉鍋子,為歲寒時最普通之美味,須與羊肉館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遊牧遺風加以研究進化,而成為特别風味。”
公元1854年,北京前門外正陽樓開業,是漢民館出售涮羊肉的首創者。其切出的肉,“片薄如紙,無一不完整”,使這一美味更加馳名。1914年,北京東來順羊肉館重金禮聘正陽樓的切肉師傅,專營涮羊肉。曆經數十年,從羊肉的選擇到切肉的技術,從調味品的配制到火鍋的改良,東來順都進行了研究和改進,因而名噪京城,赢得了“涮肉何處好,東來順最佳”的美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