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又叫做海米,是用鷹爪蝦、脊尾白蝦、羊毛蝦和周氏新對蝦等加工的熟幹品。那麼作為海八珍的蝦米和蝦皮的區别是什麼呢?本期的健康飲食文化,為你解析。
蝦皮和蝦米的區别
蝦皮和蝦米皮不同,蝦米也叫蝦米皮,俗稱小蝦皮,是小蝦的幹制品。蝦米皮和小蝦在衆多的海蝦類産品中是不上數的,是極其廉價的,但是它的營養價值卻能與其他海蝦相媲美,是經濟實惠的營養食品。蝦米皮和小蝦因為體型小,所以可以連同外殼一起食用。由于蝦皮含鈣量高達94.5%,高于蝦肉含鈣量且含人體必需的有健腦作用的幾丁質,因此蝦皮素有天然鈣片之稱,是補鈣的最佳食品。
而蝦皮是很小的蝦經過加工制成連皮帶肉的蝦幹,也叫海米,超市裡都有賣的,越是幹淨大的蝦皮相對價格高點,大概在6元至18元不等!由于蝦小而且已經加工成幹了,所以沒有感覺到硬!大多拿它和其他料一起來做包子和餃子等的餡;或者做湯時也可以用(最好放點醋哦);還可以取适量的蝦皮,用開水洗淨後(無論怎樣烹饪都要洗,衛生第一),放點醋直接食用,因為醋可以促進鈣的吸收。
營養價值對比
蝦米是着名的海味品,就是幹蝦仁,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據測定每一百克蝦米含蛋白質58.1克,脂肪2.1克,糖類4.6克,鈣577毫克,磷614毫克,鐵13.1毫克,還有多種維生素等。
蝦皮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就以衡量營養價值高低的蛋白質含量來說,每100克蝦皮含39.3克,大大高于大黃魚、黃繕、對蝦、帶魚、鲳魚等水産品及牛肉、豬肉、雞肉等肉制品。蝦皮的另一大特點是礦物質數量、種類豐富,除了含有陸生、淡水生物缺少的碘元素,鐵、鈣、磷的含量也很豐富,每100克蝦皮鈣和磷的含量為20000毫克和1005毫克,尤其是鈣的含量,是任何食品都無法比拟的。所以,蝦皮素有“鈣庫”之稱。
相比之下,還是蝦米更有營養。
蝦皮的挑選方法
1、辨顔色。
新鮮的蝦皮,它的顔色是天然的、透明的,有一點琥珀色;變質的蝦,通體是紅顔色的,不能要。或者發白的蝦皮也是不好的。
2、幹濕度。
用手緊抓一把蝦皮,放松後蝦皮能自動散開,越幹爽的越好,不能太潮,太潮會增加蝦皮的斤兩,還會讓蝦皮難以保存。
3、試鹹味。
一般蝦皮可以試吃的,嘗嘗蝦皮鹹度怎樣,很鹹的不要,那樣的蝦皮放鹽過多,吃多了對人身體不好。一般稍微有些滋味的蝦皮比較好。
4、論價格。
蝦皮的價格高低不一,在選購時要看好,所謂一分錢一分貨,不能光圖便宜的,便宜的蝦皮含鹽量往往比較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