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空的椅子

空的椅子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9 13:17:20

空的椅子(空椅子完型夢境)1

作為存在人本主義三大療法之一的格式塔療法,從創立至今在西方已有幾十年的發展曆史,其在心理咨詢領域的影響力也正在不斷擴大。

如今全世界已經有 150 多個格式塔療法研究所,遍布了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湧現了許多相關的學術機構。

但是,你真的了解格式塔治療嗎?它的發展曆史是什麼;理論基礎有哪些;技術方法怎樣使用......

每天走進一個心理流派,今天我們來看看格式塔治療。

01 格式塔治療的産生與發展

格式塔是由弗瑞德雷克·S·皮爾斯(Frederick S·Perls)和勞拉·波斯納·皮爾斯(Laura Posner Perls)發起,在1940年代的美國和其他“紐約團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得到進一步發展。

弗瑞德雷克·S·皮爾斯(Frederick S·Perls)出生于柏林郊區的猶太人聚集區,1920年獲得了醫學博士學位。

空的椅子(空椅子完型夢境)2

圖/Pexels

1926年,他在腦損傷士兵研究所擔任助手時,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到了格式塔心理學、存在主義哲學和精神分析等領域的專家及相關理論,成為了一名精神分析師。

同年,他參加了格式塔心理學的學習,了解到韋特海默、科夫卡、科勒的格式塔知覺的原則,以及蔡格尼克(未完成事件)的工作,同時遇到了自己的妻子勞拉·波斯納·皮爾斯 (Laura Posner Perls),一名格式塔心理學的畢業生,并為他日後提出格式塔治療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1966年弗瑞德雷克·S·皮爾斯(Frederick S·Perls)發表文章《自我、饑餓與攻擊——格式塔療法的開端》,“格式塔療法”被正式提出并使用,其後不斷發展壯大。

空的椅子(空椅子完型夢境)3

圖/Pexels

格式塔方法植根于心理分析、存在主義、格式塔心理學、現象學,甚至在發展的過程中,融合了部分威廉·賴希(Wilhelm Reich,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主義馬克思主義代表人物)的理論以及心理劇和禅宗佛教。

可以說,是在理論和實踐上融合了東西方思想和當時的哲學和心理動力學理論的集大成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