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棗樹的病害與治療

棗樹的病害與治療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24 03:50:02

  棗園病蟲害防治 棗樹的病蟲害種類很多,其病害主要有棗瘋病、棗鏽病、 棗炭疽病、棗縮果病等;棗樹蟲害有桃小食心蟲、棗尺蠖、棗 黃刺蛾、棗黏蟲、棗鹦蚊、棗葉壁虱、棗粉蚧等等。病蟲害對 棗樹危害很嚴重,如不及時防治則會造成大量的減産;如棗瘋 病的發生足以可以造成棗園毀滅性危害;棗尺蠖的嚴重危害不 僅會使當年沒有收成,第二年的産量也會受到影響;桃小食心 蟲嚴重時,蟲果率高達90%以上,果實不能食用,收入了了 無幾。因此要掌握病蟲害的發生發展規律,及時加強防治工作。具體如下:

  

  1、棗鏽病 1.1症狀及發病規律

  棗鏽病是棗樹的主要病害,發生在 長江流域及華北高溫多雨地區。棗鏽病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 果實也會發病。初期葉背出現散生的淡綠色小點,以後漸變為 淡灰褐色,後期病斑突起,呈黃褐色即夏孢子堆,多發生于脈 兩側、葉尖、葉基,有時成條狀,形狀不規則,嚴重時中表皮 破裂,葉片變黃脫落。

  1.2病原及傳播途徑

  棗鏽病的病原物是棗鏽病菌,主要 通過夏孢子侵染發病。當年生的夏孢子即可借風雨傳播随時浸 染。所以棗鏽病的發生蔓延與當年氣候條件直接相關,如果當 年雨水多,濕度大,連陰天則發病早而重,反之發病晚而輕,蔭蔽的棗園比通風透光良好的棗園發病重。

  棗樹的病害與治療(棗樹病害防治技術詳解)(2)

  1.3防治措施

  棗鏽病的發病時期主要在6月下旬至7月 上旬,根據其發病時期噴布殺菌劑,如波爾多液,50%的多菌 靈800倍液、50%克菌丹500倍液、50%立得粉劑1000~3000 倍液,每20天噴一次均有較好的療效。

  2、棗炭疽病 2.1症狀及發病規律

  棗炭疽病俗稱 “燒茄子”病,是棗 果實的主要病害,為害果實亦能侵染棗吊、葉片、棗頭和棗 股。果實染病後,果肩變為淡黃色,進而出現水漬狀斑點,并 逐漸擴大為不規則黃褐色斑塊,中間出現圓形凹陷病斑,嚴重 時擴大成片,造成果實早落,果核變黑,病果味苦。

  棗樹的病害與治療(棗樹病害防治技術詳解)(3)

  2.2病原及傳播途徑

  棗炭疽病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炭疽 菌屬。以菌絲體在殘留的棗吊,棗頭及棗股和僵果上越冬。分 生孢子堆具水溶性黏膠狀物質,需在有雨水溶化條件下傳播, 不能風傳,7月份以後果實開始發病,發病程度與當年雨水多 少及樹勢強弱有關,雨水多,雨水早,即發病早而重,反之則 晚而輕。

  棗樹的病害與治療(棗樹病害防治技術詳解)(4)

  2.3防治措施

  ①清園:冬春季節摘除樹上殘留的棗吊, 集中燒毀或深埋。②噴布殺菌劑:在菌種傳播的前後,抓住關 鍵時期噴殺菌劑,如波爾多液、立得2000倍、多菌靈800倍 液等。③合理施肥:加強樹體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 能力。

  3、棗瘋病 3.1症狀及其發病規律

  棗瘋病又名叢枝病,是棗樹目前 發生的一種毀滅性病害。一旦病發,很快傳播到周圍棗樹,甚 至整個棗園感病。目前沒有很有效的治療辦法。為防止病菌蔓 延,唯一的辦法就是盡早将發病的棗樹砍掉,并進行銷毀,以 防止傳播。主要表現為叢枝、黃化、花葉根畸形,花梗明顯伸長,萼片和花瓣變為小葉,小枝葉叢生,冬後不落;病枝叢 生、纖細、節間縮短,葉小而黃萎,嚴重時焦黃以至脫落。病 枝上果實着色,組織松散萎縮變小,果面凹凸不平,呈花臉 狀。棗樹發病後通常由一個或幾個枝首先發病進而擴展到全 樹。外圍枝和當年生根蘖等營養生長旺盛部位病症明顯。幼樹 從感病到死亡約1~3年,大樹需4~6年。樹勢強健及選擇抗 病品種對抗病有利。

  棗樹的病害與治療(棗樹病害防治技術詳解)(5)

  3.2病原及傳播途徑

  棗病病的病原經研究認為是類菌質 體的單一浸染,它的類原體為 MLO,分布于韌皮部篩管和伴 胞中,呈不規則球形,堆積成團或成串。棗瘋病的傳播方式主 要借助于嫁接、修剪、扡插和斷根等傳播。病原侵入地上部位 後首先運輸到根部經過增殖後沿韌皮部運輸到生長點部位繼而 發病。

  棗樹的病害與治療(棗樹病害防治技術詳解)(6)

  3.3防治措施

  ①對初期感染、病狀輕的植株,剪除病 枝,剪口應在病枝以下剪枝部位,病枝集中燒毀。②病勢嚴重 的植株要及早刨除,清除根及根蘖苗,集中燒毀,減少菌源傳 播。③防治傳毒昆蟲,即刺吸式口器的昆蟲,尤其是菱紋葉蟬 的防治,減少傳病害蟲。注意剪枝剪刀的消毒,以防交叉感 染。④選擇抗病品種;⑤藥物治療:河北農大最新研制出的具 有殺滅病原和補充營養雙重功效的祛瘋1号,采用樹幹輸液, 效果顯著;病樹滴注濃度01%的四環素藥液;發病初期棗園 噴施02%的氯化鐵溶液等。均有較好效果。

  棗樹的病害與治療(棗樹病害防治技術詳解)(7)

  4、棗縮果病 4.1症狀及發病規律

  棗縮果病是北方棗園的一種嚴重病 害,河南等地發病最為嚴重。其主要症狀為發病的五個時期, 即暈環、水漬、着色、萎縮、脫落。縮果病的病原菌為噬棗歐 文菌,病菌侵入棗果組織後三天開始發病,外果皮出現淡黃色 暈環,果皮呈水漬狀,果肉土黃松軟,外皮變馬暗紅色無光澤,病區失水萎縮,壞死,果實脫落。

  4.2病原及傳播途徑

  棗縮果病的發生規律及嚴重程度與 該棗園的病蟲害防治、當年雨水狀況以及品種選育直接相關。 棗園蟲害嚴重,尤以刺吸式口器害蟲嚴重者發病較重,大面積 治蟲的棗區病害較輕。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日照偏少的年份 發病嚴重,反之則發病較輕或不發病。

  棗樹的病害與治療(棗樹病害防治技術詳解)(8)

  4.3防治措施

  ①防治蟲害減少傳播媒介;重點防治壁 虱、葉蟬、蝽象等刺吸口器昆蟲,掌握發病規律,及時噴藥防 治;一般在果實着色期前後是發病盛期,故此棗果采收前15~ 20天是防治縮果病的關鍵時期。可噴殺菌劑如50%DTMWp 600~800倍液,土黴素210單位/毫升,立得1000~3000倍 液。②選擇抗病品種,加強棗園土肥水管理,增強樹勢,提高 抗病能力。

  棗樹的病害與治療(棗樹病害防治技術詳解)(9)

  5、棗苗莖腐病 5.1病症及發病規律

  棗苗莖腐病又叫棗苗爛根病。其症 狀是棗苗出土後,生長至3~10片葉時,莖及葉片呈現淡黃 色,進而蒼白,枯萎而死亡,但枯葉不落。挖土觀察根莖部主 莖皮層黑褐色腐爛,木質部及髓均已壞死,輸導組織中斷,苗 木枯死,有的根系也已腐爛。

  5.2病原及傳播途徑

  該病病原為菜豆科球殼孢菌,是一 種弱寄生菌,平時在土壤中營腐生生活,以菌核和菌絲在病苗 殘體中或土壤中越冬。春季溫度适宜時開始侵染寄主。喜高溫 高濕環境,5月初開始發病,6月中旬為發病盛期,7月上初逐漸停止發病。

  棗樹的病害與治療(棗樹病害防治技術詳解)(10)

  5.3防治措施

  防治莖腐病的措施比較簡單,①加強棗苗 抗病能力,選擇強壯病木定植,提高土壤肥力。②棗萌芽期對 苗床噴布波爾多液1∶1∶200濃度,消滅土壤中的菌體,或用 50%利得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進行土壤消毒。

  6、棗樹幹腐病 6.1症狀及發病規律

  棗樹幹腐病除為害棗外,還為害 栗、梨、楊樹等,多從主枝傷口感染,自上而下造成心材腐朽,進而形成樹洞,造成體老衰、落果減産。發病初期不易被 人發現,10~20年後樹洞擴大,樹液在生長季外滲,造成棗 樹縱向破腹形成樹洞。

  棗樹的病害與治療(棗樹病害防治技術詳解)(11)

  6.2病原及傳播途徑

  該病屬真菌感染,有較長的隐發 期,常由主枝交叉處或主枝風折後。斷口積水病菌浸入而發 病,病程長,一般對盛果期樹産量影響不大。

  6.3防治措施

  ①防治棗幹腐病的方法是注意觀察,發現 傷口後要進行消毒處理,以防病菌侵入。②發現折斷的樹枝, 立即采取措施,提高樹體抗病能力,加強肥水管理。③發現樹 洞後,注意刮治,并用 1% 甲醛消毒,然後用水泥等封死 傷口。

  

  7、葉斑點病 7.1症狀及發病規律

  棗葉斑點病在山東、河南、浙江棗 區發病嚴重。一般在棗開花期感病,葉片出現灰褐色或褐色圓 形斑點,進而形成圓斑,直徑直1~15毫米。病重時葉片黃 化早落,影響棗樹花期的授粉受精過程,出現落花落果現象。

  7.2防治措施

  ①進行冬季清園,焚燒枯枝落葉,減少發 病基數;②萌芽前噴5度石硫合劑,起到殺滅病菌目的;③5~ 7月噴多菌靈800倍液2~3次。

  棗樹的病害與治療(棗樹病害防治技術詳解)(13)

  8、棗葉黑斑病 8.1症狀及發病規律

  棗葉黑斑病也是一種危害棗葉片的 嚴重病害。發病初期,葉片背面有零星黑點,以後逐漸擴大成 圓形或不規則形,嚴重時連成接成片。被害葉片卷曲、早落。

  8.2病原及防治措施

  該病原體為真菌,其防治措施為: ①清園,焚燒枯枝落葉,減少傳染源;②發病初期噴葉枯淨800倍液,50%利得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三次;③加強土肥 水管理,提高樹勢,增強抗病能力。

  棗樹的病害與治療(棗樹病害防治技術詳解)(14)

  9、棗果青黴病 (1)症狀及發病規律 棗果青黴病一般發生在紅棗貯藏 期。病原菌同柑橘青黴病菌相似。棗果一般多從果窪或果皮有 破口的凹陷處感染,感病的棗果,果肉腐爛,組織解體,果膠 外溢,果皮發黏,具一種黴味,影響品質和食用。發生棗果青 黴病的原因大部分因為棗果水分偏多,貯藏庫内濕度偏高而造 成的。 (2)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上要注意以下幾點:①紅棗和蜜 棗制品貯藏時要充分脫水,含水量不能高于 20% ~30%; ②控制貯藏庫内濕度,不得高于80%。注意排濕通風;③貯 藏前要進行庫内消毒,用1%甲醛熏庫以殺死病菌。

  棗樹的病害與治療(棗樹病害防治技術詳解)(15)

  10、棗煤污病 10.1症狀及發病規律

  棗煤污病又叫棗果葉,是一種真菌 病害。該病為害棗樹葉片、果實和枝條,嚴重時葉片、枝條、 果實均為黑色黴菌所覆蓋,整個樹冠全成黑色。成災後,新葉 萌發少,影響葉片的正常光合、呼吸、蒸騰作用,因面造成花 小,花期短、坐果少、落果多、果實小,嚴重影響棗樹的産量 和質量,造成大量減産和絕産。

  棗樹的病害與治療(棗樹病害防治技術詳解)(16)

  10.2病原及傳播途徑

  該病以菌絲、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 越冬,靠風力、昆蟲或雨水傳播,以蚧、蚜分泌物或排洩物為 培養基,在上面生發育,一年進行多次重複感染。7月中旬~ 8月中旬為發病盛期。蚧殼蟲、蚜蟲密度同該害成正相關,雨 量大,空氣孔率濕度大的年份,往往導緻病害大流行。

  10.3防治措施

  ①适時防治蚧殼蟲、蚜蟲、是防治和減少 該病發生、發展的關鍵;②7月中旬以前适時噴藥,如多菌靈 800倍液噴布 2~3 次,50% 利得可濕性粉劑 800~10000倍液。

  棗樹的病害與治療(棗樹病害防治技術詳解)(17)

  最後 綜上所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相關工作人員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