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内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心腦血管供血缺少,即缺血性心腦血管病,是指體内血脂及黏稠度過高,而使冠狀動脈、頸動脈或椎—基底動脈系統粥樣硬化,緻使心、腦血管的彈性削弱、管腔狹窄、血流緩慢、血栓構成,緻使心肌和腦安排缺血、缺氧等病變,呈現心前區痛苦、心悸怔忡、頭痛昏厥、肢體麻木等體現,嚴重可緻心、腦血管梗死等。歸于西醫的冠心病心絞痛、心律不齊、腦缺血發生、腦血栓構成。中醫雖無此病名,卻隸歸于胸痹、心悸、昏厥、頭痛、肢麻、中風等領域,認為其發生部位雖在心、腦,病因病機與心、脾、腎的賠本,加之過食膏粱厚味,七情内傷,思慮勞倦,寒邪侵襲有關,臨床多見氣滞、血瘀、痰濁、寒凝等證候。
心腦血管供血缺少——肝風内動
由于脾腎陰虛,肝陽偏亢,風陽盲動而緻。症見昏厥頭痛,肢體麻木,口幹耳鳴,少寐多夢,糞便幹結,重則半身不遂,脈象弦細而數,舌質紅苔黃燥。
治法:滋補腎陰,清肝熄風。
方藥:天麻鈎藤飲加減:天麻、鈎藤各12克,桑寄生、石決明、杭菊花15克,川牛膝、龍膽草、山栀、生白芍各10克,僵蠶、甘草各6克,水煎服。
心腦血管供血缺少——痰瘀阻絡
由于脾失運化,化生痰濁,脈絡瘀滞而緻。症見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脘腹痞悶,渴不欲飲,厭煩痰多,納食減少,脈象弦細而澀,舌質紫暗苔白膩。
治法健脾化痰,活血祛瘀。
方藥二陳化瘀湯加減:陳皮、半夏、茯苓、枳殼各12克,丹參、川芎、白術各15克,紅景天、石菖蒲、膽南星、遠志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心腦血管供血缺少——氣虛血瘀
由于脾胃虛弱,命運無力,血脈瘀滞而緻。症見頭暈目眩,心悸氣短,厭煩乏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謇澀,脈象緩細無力,舌質淡紅苔白。
治法:補陽益氣,活血通絡。
方藥:補陽還五湯加減:黃芪30克,丹參、伸筋草、豨莶草各15克,桃仁、紅花、地龍、牛膝、路路通各10克,水蛭、桂枝、甘草各6克,水煎服。
總之對于本病,隻需抓住要害,辨證準确,組方無誤,用藥恰當,加之患者密切配合,均可抵達改進體現、操控病情之目的。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