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引起腦結核?(四)激素治療 激素具有抗炎、抗感染、抗纖維化、抗過敏及抑制海士曼反應的作用激素與抗結核藥物合用可提高結腦之療效,對此目前認識基本一緻但對治療指征、劑量、給藥方法和療程尚存在不同意見,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結核病引起腦結核?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四)激素治療 激素具有抗炎、抗感染、抗纖維化、抗過敏及抑制海士曼反應的作用。激素與抗結核藥物合用可提高結腦之療效,對此目前認識基本一緻。但對治療指征、劑量、給藥方法和療程尚存在不同意見。
1.應用激素的作用
(1)減少腦膜的炎性滲出,促進腦和腦膜的炎症的消散和吸收,防止纖維組織增生有良好的效果。但結腦病情反複惡化、進展、病程長,病變已很嚴重時,激素對已形成了的增生改變無明顯變化。
(2)減輕繼發的動脈内膜炎和腦軟化及神經根炎。由于激素能抑制炎症反應,減少了結核性的滲出物,使包繞在腦底血管和其他分支以及神經周圍的結核性滲出物明顯減少,并使血管和神經根炎反應減少。
(3)減輕炎症反應,抑制結締組織增生。由于激素可阻止毛細血管新生而後抑制纖維細胞的活動,即可減輕粘連和疤痕形成。
(4)激素能抑制海士曼反應,防止患者在急性期死亡,有人解釋這種現象是由于大量結核菌死亡,釋放出大量結核蛋白引起反應所緻。其病理基礎是變态反應,表現為腦水腫,出血和炎性反應,此種反應加劇了炎性細胞和纖維素的滲出,也是導緻後遺症的原因。因此,在初期階段用強有力抗結核藥時,應合用大劑量的激素,可控制此反應的發生,防止病人在急性期的死亡。
(5)改善機體的應激能力和一般狀态,促進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疾病的恢複,使患者較順利地度過危險期,Schoeman- JF認為激素能提高結腦患者的存活率和智力水平,能促進基底部分泌物和結核瘤的消散(CT所見),為抗結核藥物充分發揮作用提供了時間。
(6)激素尚可補充某些嚴重的結核病患者存在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并可減少抗痨藥物的毒性反應。
2.激素使用原則:
(1)使用激素應有明确目的,一般是促使腦和腦膜的炎症消散和吸收,防止纖維組織增生和動脈炎等,它主要對滲出性病變療效最好,因此,在急性期越早應用越好,急性期使用激素的劑量應該充分,以求迅速控制急性滲出性炎症。
(2)對于不同類型使用激素的原則也不盡相同,對腦膜炎型開始可用短期突擊性的大劑量激素,以後維持時間也要長。此型不僅全身應用激素,還要積極配合鞘内注入激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使用激素的具體劑量和時限根據機體的反應性,病變的性質和輕重,體重大小等因素來确定,以達到上述臨床效果為目的,經鞏固一個階段後應考慮及時減少激素的劑量和逐步停藥的問題。筆者發現一例, 經解剖證實,突然減少輕化可的松20mg造成腎上腺皮質衰竭而死亡。
(4)對晚期患者雖療效較差也可适當地應用。因晚期者以增生的幹酪性病變占優勢,但仍有滲出性病變,其臨床征象主要是由于腦水腫和腦膜滲出性病變引起的。
(5)使用激素靜脈輸注比口服效果好。筆者統計,如晚期結腦化療方案相同,激素靜脈輸注、口服給藥,而嘔吐平均消失時間,前者15.4天後者28天;腦征平均消失時間,前者23.1天,後者39.4天。
3.應用劑量及療程 對急性期患者多用短期突擊大劑量的激素,以求迅速控制炎性反應。因患者多有嘔吐,服藥後不能保證吸收,所以對重症患者常采用靜脈輸注給藥。用法:氫化可的松(亦可用地塞米松)靜脈輸注,成人劑量為150~ 200mg/d, 小兒5-7mg/ (kg·d),情況好轉後改用口服強的松,成人口服30mg/d,兒童口服15mg/d。 臨床症狀和腦脊液檢查明顯好轉,病情穩定時開始減量,一般首次減量大約在用藥後第3-5周,以後每7-10天減量一次,每次減量為5mg。總療程為8-12周左右(早期及部分病人8-10周即可),總療程不宜超過三個月,若病情實屬需要而難以停藥時,也可适當延長至半年,但用藥時間超過三個月患者屍檢證實,腎上腺皮質萎縮程度與激素應用時間長短成正比。激素減量的時間不應呆闆地确定,主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在激素減量過程中,由于減量過快腦膜炎症尚未得到控制或由于患者對激素形成了依賴,此時可重新出現腦膜刺激征或顱高壓的症狀,腦脊液化驗又出現反跳現象。這種情況觀察數日後,如仍未消退,應增加激素的用量至最低有效量,待上述症狀完全消失,腦脊液基本恢複到原來水平再緩慢減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