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中碰到很多患者,特别是一些年輕的峽部裂伴滑脫的患者,一聽說自己腰椎滑脫,就覺得這個病很可怕,擔心滑脫進一步進展,最後導緻癱瘓。今天樂醫生就跟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腰椎滑脫、腰椎滑脫有哪些症狀以及腰椎滑脫怎麼治療。
首先脊椎滑脫( spondy lolisthesis) 一詞來源于spondyl-和-olisthanein 兩個希臘文詞根, 最初定義為某一椎體的全部或部分相對于下位穩定椎體的向前滑動 。1854 年Killian 首先提出脊椎滑脫( spondylo li sthesi s) 的名稱。1930 年Jung hanns 首次報道了椎弓結構完整的脊椎滑移。1950 年, Macnad 又報道了在無峽部不連續的前提下,一個脊椎在另一脊椎上向前滑脫的病例, 提出假性脊椎滑脫( pseudo spo ndy lolisthesis) 的概念, 以此區别因椎弓峽部不連續引起的“真性脊椎滑脫”。Newman 認為該病大多伴有椎間盤及椎小關節的退行性變, 于1955 年首次提出退變性脊椎滑脫( degenerative spondylo li sthesi s, DS ) 的概念。
腰椎滑脫的病因:1.先天性滑脫:先天峽部發育不良,不能支持身體上部的重力,多伴L5S1脊柱裂。2.峽部性滑脫(真性滑脫):椎體前滑後部結構基本正常,由峽部異常導緻的滑脫。分為兩型:1) 峽部分離:峽部疲勞骨折;2) 峽部僅僅拉長而沒有斷裂,仍保持連續性。3.退行性滑脫:由椎間盤退變引起,多見于中老年人。4.創傷後滑脫嚴重急性損傷骨性鈎部區,伴椎弓根骨折。5.病理性滑脫:繼發于全身性疾病,導緻小關節面骨折或拉長。真性滑脫一般多見于中青年人,是由于腰椎峽部裂引起的腰椎滑脫;而假性滑脫大多數見于中老年人,以腰椎退變為主,占腰椎滑脫的60%。
腰椎滑脫的分型: 将下位椎體上緣分為4等份,并根據滑脫的程度不同分為以下四度 I度: 椎體向前滑動不超過椎體中部矢狀徑的1/4者; II度: 超過1/4,但不超過2/4者; III度:超過2/4,但不超過3/4者; IV度:超過椎體矢狀徑的3/4者。
腰椎滑脫症有哪些症狀呢?
一、 腰痛:因腰椎滑脫導緻腰椎不穩,常常表現腰部活動有明确關系的疼痛,疼痛範圍包括腰部和臀部,在靜止休息後症狀緩解。查體時在滑脫節段的棘突或(和)棘突旁可及壓痛點,在滑脫較嚴重或較瘦的患者可觸及棘突間的“台階感”。
二.間歇性跛行:主要表現為直立、行走後出現腰部、臀部、股部、以及小腿後部的酸脹、疼痛,蹲坐或卧位休息後緩解。這是退行性脊椎滑脫患者最常見的症狀,主要由于脊椎滑脫後,産生局限性中央型椎管狹窄,在有些病人中也可發現小腿或足部局域性感覺障礙。
三.根性疼痛:即神經根壓迫症狀,表現為一側或兩側下肢疼痛,有時亦可出現放射性疼痛。滑脫脊椎的移位可以産生相應節段的神經根牽拉或關節突增生退變引起局限性神經通道狹窄。這種情況下,查體常可發現受壓迫神經根所轄的運動、感覺異常。
總體上講,退行性脊椎滑脫患者的疼痛多為緩慢發病,漸進性加重,經休息後可以得到部分緩解。
腰椎滑脫症該如何治療呢?對于輕度腰椎滑脫( Meyerding Ⅱ度以下) 和單純峽部裂無明顯滑脫的患者無需特殊治療,當滑脫患者出現明顯下腰痛、間歇性跛行及下肢神經受累症狀時,應首先選擇保守治療。
1.腰間制動 腰間制動是治療慢性腰腿痛常見的一般治療,對于有外傷、勞損等誘因或輕中度患者療效佳。腰間制動首選卧床休息,日常活動佩戴腰部支具減輕腰背肌負荷,限制局部腰椎活動從而減少刺激,促進神經炎性遞質吸收,利于消除局部炎症,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但不論是卧床休息還是佩戴支具等治療都不宜過長時間,避免引起肌肉失用性萎縮。
2.功能鍛煉 腰椎是脊柱運動的基礎,通過增強腰腹部肌肉,牽伸椎體周圍韌帶,有利于提高脊柱的穩定性,減輕椎體滑脫程度。針對腰椎周圍肌肉相關功能鍛煉包括三點支撐法、五點支撐法、燕飛法、屈膝屈髋墊枕法、屈膝屈髋抱法滾等。主動進行腰背肌鍛煉與單純卧床休息能更有效緩解症狀,減少卧床時間,促進腰椎正常活動的恢複,進行規律、有效的功能鍛煉能減少疼痛的複發。
3.非甾體類消炎藥物和局部封閉治療:可有效緩解腰椎滑脫的下腰痛,但對下肢放射痛效果不佳,通常配合口服甲钴胺片,在緩解疼痛的同時營養神經,從而改善下肢放射痛或其餘下肢神經症狀。對于口服藥物效果不佳的患者,可局部封閉注射治療。
另外可以應用中醫藥的特色治療和推拿治療。
手術治療:針對保守治療無效、腰椎滑脫嚴重、合并下肢神經症狀、馬尾壓迫綜合征、進行性滑脫及症狀較嚴重的患者建議其行手術治療。手術适應症标準:1、持續或反複的下腰痛或放射性下肢症狀、神經源性跛行,導緻患者生活質量下降,且症狀經3個月保守治療無效;2、進行性神經損害;3、膀胱或直腸症狀等馬尾神經症狀。尤其是超過Ⅲ°以上的滑脫。手術機理是減壓松解神經受壓、複位、固定及骨性融合。
文獻提示:醫學科普,僅供參考。本文的參考文獻略。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和文獻,如有侵權力,請聯系删除。
想了解更多醫學科普特别時骨科知識,敬請關注骨科樂醫生,歡迎點贊、評論、收藏。
如果您有什麼疑問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