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骠騎府,歡迎關注!
偶然機會得到一張國内去年150cc排量踏闆車市場銷量圖,仔細琢磨了一番,感覺信息量較大,有必要與諸位看官分享一二。
計入這個榜單的一共有八個品牌,其中有三家品牌的産品在去年呈下滑趨勢(與2020年相比),也有五家品牌銷量呈上升的勢頭。
力帆KPV
下滑幅度最大的,當屬力帆的KPV150,其下滑幅度達到了驚人的11%。
導緻KPV150出現這種局面,表面上看并不出乎意料,僅僅隻有這麼一款車單打獨鬥,品牌力度也一般,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在國内150cc排量級别踏闆車市場隻能占據4%的份額,這也符合目前力帆KPV150的實際戰鬥力。
深層次上來看,力帆KPV150出現大幅下滑的局面是人禍,力帆自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KPV150應該是國内最早亮相并量産的一款跨界踏闆車,早在2019年的時候,力帆的這款車就通過各種渠道出現在國内車迷的視界中,引起了廣泛關注,可惜力帆錯誤的預計這款跨界踏闆車在國内可能不會一時半會的有較好銷量,從而将重心放在東南亞市場,錯過了兩年在國内吃獨食的黃金時間。
等到KPV150在國内正式上市之後,競争對手也有了同定位的車款,留給力帆的機會不多了,這是其一。
其二,導緻目前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還是力帆手裡差錢,沒有在KPV150的動力平台上繼續拓展産品線,豐富150水冷踏闆車的産品陣容,擠占更多的市場份額,而是将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大排量車型的研發當中,押寶400cc的雙缸ADV與650cc的V缸巡航上面,期望于在大排量車型上與國内其他一線品牌厮殺,進而提升自己的品牌影響力。
對于這點,我認為是把好鋼用在了刀柄上,150踏闆車市場的回報率遠高于所謂的大排量市場,不在最能掙錢的市場加大投入,反而舍近求遠去跟風搞大排,我不太能理解力帆的思路。
标緻姜戈與SF4
标緻的兩款150踏闆車銷量下滑也挺厲害,與2020年相比,下降幅度達到了9%,當然,标緻在150踏闆車市場經營多年,廋死的駱駝比馬大,市場份額還是有13%。
标緻這個品牌我以前寫過文章評論過。
我稱之标緻為與世無争的佛系隐世者,不求上進與世無争,就兩款150踏闆在國内當做主打産品,這麼多年新品罕見,真的不知道是怎麼想的。随着國内衆多品牌參與150cc排量踏闆車市場的争奪,标緻如果還打算隻憑借這兩款老舊車型打天下,隻怕是後繼乏力。
我更傾向于高傲的法國人并沒有将中國市場當做自己的主要利潤來源看待,輕騎标緻也隻是充當作為法國标緻全球代工廠的一部分,标緻有技術嗎?當然有,但是顯然法國人不太重視中國這個世界第一摩托車大國的市場。
路過金山目不斜視,真君子也!
光陽彎道情人150
動麗150
LIKE150
光陽去年在150cc排量踏闆車市場的成績相對平淡,僅僅隻是下滑了2%,比2020年少賣了136台而已,不過,光陽表示現如今這個市場越來越不好混了,心裡有點慌,所以前不久光陽急吼吼的推出換代版的彎道情人150,可能就是這個原因。
光陽的戰斧式四氣門單缸風冷發動機,技術上較為成熟,耐用度也還不錯,除了油耗噪音大了點,其他沒别的什麼毛病。
在前幾年國内廠家沒有上150水冷發動機之前,這款性能不錯結構簡單皮實耐造的發動機還頗能風光幾年,誰讓你們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不過近兩年,随着本田PCX150/160和雅馬哈NMAX155在國内上市,用戶們逐漸挑剔了起來,與嗓門大油耗大的戰斧式發動機相比,後者更貼近國内用戶的用車體驗,配備戰斧式發動機的光陽這三款150cc排量踏闆車的短闆就顯露了出來。
再加上彎道情人和LIKE150多年換湯不換藥——給我換個貼花我還能再幹五百年!動麗150的外觀設計也經常被吐槽等等原因,光陽的這三款踏闆車銷量小幅下跌也是情有可原,如今光陽的這三款車,還能有人買,完全是靠着光陽的品牌力度在勉力支撐。
銷量上升的幾家品牌也來講講吧!
五羊本田PCX150/160
新大洲本田PCX150/160
五羊本田和新大洲本田的PCX150/160,銷量較2020年分别上浮了18%和31%,我相信這其中PCX160立下了汗馬功勞。
與PCX150相比,PCX160更有誠意,不僅價格低了四五千塊錢,配置反而提升了不少,兩氣門發動機升級為四氣門,後輪鼓刹升級為碟刹并且增加了後輪TCS,這波操作還是很有誠意的。
至于新大洲本田為什麼銷量上升幅度遠大于五羊本田,我認為是本田中國“一視同仁”的結果。
因為兩家合資廠,盡管在網點布局上五羊本田遠遠多于新大洲本田,但是本田中國不好意思厚此薄彼,在産品劃撥上還是按照五五開的原則,導緻網點更多的五羊本田經銷商手裡經常性缺貨,預定時間更久,這就把相當一部分用戶趕到了能更快提車的新大洲本田經銷商手裡。
不過雖然兩家本田車賣得不錯,但是畢竟隻有一款150踏闆車在銷售,導緻兩個本田合資廠加起來的市場份額也隻有7.8%,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不知道本田高層有沒有聽過這句中國俚語。
錢江MT150與QJMOTOR壹米150
比較意外的是錢江和QJMOTOR,旗下的兩款150踏闆車去年銷量增幅居然達到了531%,這個就比較厲害了。
雖然從絕對數量上來講,這兩款150踏闆車在整個150踏闆車市場的份額還不大,隻有3.7%,但是漲勢驚人。
這兩款車噴的人可不少,有人瞧不起,有人嗤之以鼻,但是人家錢江靜悄悄地把錢給掙了這是事實,這也說明了嫌貨的才是真正買貨之人。
分析下原因吧!
首先呢這兩款車顔值都還是不錯的,符合那些講究顔值和腔調的小年輕的喜好,其次呢定價還算合理,水冷的MT150售價隻有12990元,複古風格的壹米150起售價也隻有13999元,比起姜戈兩萬多的售價,這個定價無疑更有親和力。
這兩款車的經銷商返利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返利大的車型,經銷商一般會更樂意推薦,孔子曰:有錢不掙WBD是不是?
最後就是品牌影響力,錢江的車罵的人不少,買的人也多,這也說明國内摩托圈還是百家争鳴,并不是所有人都習慣看風評來選車,也沒有任何一家媒體或者大咖能在輿論導向上擁有絕對話語權,錢江還是有人認可的。
大陽150T-30
大陽150T-36
大陽的這兩款車去年銷量可以用暴漲來形容,增幅較2020年達到了1078%,翻了十倍,兩款車的銷量達到了14455輛,這是一個可以令無數車企銷售老總競折腰的成績。
除了配置豐富,價格合理,以技術創新來引領用戶消費導向的思路也起到了關鍵作用,這兩款車均應用了大陽獨步國内的油電混動技術,以Vi-core技術為動力核心的這兩款車,無論是在起步加速還是油耗上,都有獨到之處,可見國内用戶群體不是不識貨,而是市場缺好貨。
至于質疑一款150踏闆是否值得用上油電混動技術的人,這麼漂亮的銷量足以讓他們無言以對。
王者終于出場——三陽RX150、
巡弋150
火鳳凰150
去年三陽在150排量踏闆車市場上成績斐然,以總銷量17291輛的數據豔壓群芳,市占份額為17%,是當值無愧的國内150cc踏闆車市場的藍波灣!
雖然增幅隻有31%,但是憑借絕對基數大的優勢,三陽很輕松地取得了這個市場份額的冠軍頭銜。
與同樣來自于台灣省的光陽不同,三陽更注重排量向下,在250及以下排量的車型陣容中,三陽無疑投入更多,産品線更齊全,動力平台更多樣化,定位及目标人群多重交錯,但凡你想買輛排量150的踏闆車,三陽總是你繞不開的一個品牌。
總結
當然,這個2021年的150cc踏闆車銷量數據裡面沒有計入豪爵,因為豪爵的UHR150是今年才正式上市。
此款車線下銷量也是大火,據傳有一豪爵經銷商感歎賣預定排位的比他自己賣車掙得還多,這樣的場景曾經在雅馬哈NMAX155上出現過,可見豪爵還是很多人都認可。
隻是不知道豪爵UHR150是否會在今年的150cc踏闆車市場上掀起腥風血雨,且待明年再看吧!
另外,以上列舉的這些品牌隻占據了市場份額的67%,另外的33%市場份額被進口大貿(例如NMAX155,維斯帕等)和國内其他一些三四線品牌所瓜分,例如龍嘉,布雷斯通等等,因為份額小,因此沒有計入這個名單。
從這張圖中我們也能總結出一些規律。
第一
2021年150cc排量踏闆車市場的總體規模相對于2020年變化并不大,僅僅相差幾百輛,但是強弱分化更趨明顯,強者恒強,弱者更弱,也出現了大陽這樣的舊有秩序挑戰者。
繼續往前看,150cc排量踏闆車市場将延續國内通路車的格局,那就是幾家強勢品牌瓜分大部分份額,剩下的一點殘羹剩飯給其他一些競争力差的品牌争奪。
第二
單靠一款車來單打獨鬥已經越來越力不從心,所謂的神車将很難有機會出現,因為與幾年前不同的是,現在市面上可供選擇的産品太多了,新車型的新鮮度保質期極短,如果不在豐富産品陣營上加大投入,市占份額隻會越來越低。
鈴木UU125就是一個極其鮮明的例子,正是有了UY125和UE125的加入,濟南鈴木才能在國産125級别踏闆車市場當中始終保持相當的競争力。
第三
市場競争猶如逆水行舟,隻有及時改款更新換代,以及不斷以新技術新動力平台為賣點,方能避免被邊緣化的窘境。
好了,就聊到這裡,個人看法難免偏頗,歡迎諸位看官指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