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是檢查身體比較常用的手段,血常規檢查能幫助判斷人體的健康狀況,如果血常規檢查出現異常,則說明身體可能出現了問題,所以大家要有所認識和了解,下面我們具體來了解關于血常規的4個指标。
在血常規中比較重要的4個指标,有中性粒細胞,血紅蛋白血小闆以及淋巴細胞。其中中性粒細胞反映了感染情況,這種感染多為細菌感染,例如流腦肺炎、闌尾炎等都會造成中性粒細胞的增加。
淋巴細胞其實也标志着感染,但是這個感染為病毒感染。淋巴細胞增多,常見的有麻疹、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性感染性疾病,淋巴細胞與中性粒細胞的指标可以結合來看。
舉一個最常見的例子,如果你咽喉疼痛,但是不知道是細菌性感染還是病毒性感染,查一個血常規,看見中性粒細胞高,就是細菌性感染,看見淋巴細胞增高,就是病毒性感染。
這兩種感染的治療措施是不同的,細菌性感染吃頭孢、阿奇黴素有效果,但是是病毒性感染,還是吃頭孢、阿奇黴素就沒有用了。所以一個簡單的咽痛,也需要分辨出是細菌性還是病毒性的,不是所有的咽痛都需要吃頭孢,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一個吃藥誤區。
血紅蛋白則反映人的貧血狀況。如果血紅蛋白低于參考範圍則多為貧血。如果高于參考範圍,同時加上紅細胞的量增多,多為紅細胞增多症。
血小闆是用來監測凝血功能的指标,如果血小闆的量過低,那麼患者容易發生紫癜,也就是皮下出血。如果血小闆的量過低,那麼需要及時去醫院補充血小闆的量,防止運動損傷,導緻大量出血。
通過介紹,我們對這個問題有了充分的了解,血常規檢查是幫助檢查身體常用的一種檢查手段,血常規檢查出現異常的多,說明身體存在慢性疾病,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如果發現血常規檢查裡面血小闆偏低,則有可能是慢性的消耗性疾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