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陽盛陰衰是怎麼回事

陽盛陰衰是怎麼回事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25 02:41:08

陽盛陰衰是怎麼回事(陰盛陽衰失去平衡)1

□ 大河健康報首席記者劉永生

“陰盛陽衰”這個詞,我們現在常常用它指“女性強盛,男性衰弱”,傳統意識裡,人們用“陽”代指男性,用“陰”代指女性。

“陰陽失和”是緻病根源

比如,在體育比賽成績上,人們常用“陰盛陽衰”指女性運動員成績好,男性運動員成績差。不過,中醫裡的“陰盛陽衰”指的是不正常、不健康的身體狀态。

怎樣才好?陰陽調和。《黃帝内經》提出了“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觀點。陰陽不和會怎樣?《黃帝内經》認為會“若春無秋,若冬無夏”,發展至極端情況“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就意味着生命的終結。

所以,陰陽不能保持相對的平衡,出現“偏陰”“偏陽”,這就發生了疾病,“陰陽失和”是緻病根源。對此,“調整陰陽”是治療原則,“調和陰陽”是養生之道。所以,“陰平陽秘”是人體生理的最佳狀态。

“調和陰陽”是養生之道

中醫用陰陽學說來說明病理變化,認為疾病的發生,是陰陽失去相對平衡,出現偏盛或偏衰的結果。

任何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都關系到正邪兩個方面,人體的抗病機能叫“正氣”,緻病因素叫“邪氣”,它們相互作用、相互鬥争的情況,都可以用陰陽來概括說明。

病邪有陰邪與陽邪之分,正氣包括陰精與陽氣兩個部分。陽邪緻病,可使陽偏盛而陰傷,因而出現熱證;陰邪緻病,則使陰盛而陽傷,因而出現寒證。陽氣虛不能制陰,則出現陽虛陰盛的虛寒證;陰液虧虛不能制陽,則出現陰虛陽亢的虛熱證。盡管疾病的病理變化複雜多變,但均可以用“陰陽失調”來概括說明。

分清陰陽才能抓住疾病本質

任何病證,盡管它的臨床表現錯綜複雜、千變萬化,但都可以用“陰證”和“陽證”加以概括。中醫在臨床上常用的“八綱辨證”是各種辨證的綱領,陰陽是其中的總綱,以統領表裡、寒熱、虛實,即表、熱、實屬陽,裡、寒、虛屬陰。

正确的診斷,首先要分清陰陽,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質,做到執簡馭繁。例如,望診,見色澤鮮明者屬陽、晦暗者屬陰;聞診,聽聲音洪亮者屬陽、低微斷續者屬陰;切診,按脈搏浮、數、大、滑、實者屬陽,沉、遲、小、澀、虛者屬陰等。

恢複陰陽平衡是治則

由于陰陽的偏盛偏衰是疾病發生、發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調整陰陽、補偏救弊、促使陰平陽秘、恢複陰陽的相對平衡,就是治療的基本原則。

如陽熱盛而損及陰液者(陽勝則陰病),可損其有餘之陽,用“熱者寒之”的方法。若因陰寒盛而損及陽氣者(陰盛則陽病),可損其有餘之陰,用“寒者熱之”的方法。若因陰液不足,不能制陽而緻陽亢者,或因陽氣不足,不能制陰而緻陰盛者,則必須補其陰或陽的不足,這就是“陽病治陰,陰病治陽”,使陰陽恢複新的相對平衡的治療原則。

陰陽用于疾病的治療,不僅用于确立治療原則,而且也用來概括藥物的性味功能,作為指導臨床用藥的依據。如寒涼、滋潤的藥物屬陰,溫熱、燥烈的藥物屬陽,藥味酸苦鹹屬陰,藥味辛甘淡屬陽,藥物具有斂降作用的屬陰,具有升散作用的屬陽。治療疾病,就是根據病情的陰陽偏盛偏衰,确定治療原則,再結合藥物的陰陽屬性和作用,選擇使用相應的藥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