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塊半年不長大是惡性的嗎?來源:廣州日報“米粒”變“天眼”原來是惡性腫瘤,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腫塊半年不長大是惡性的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廣州日報
“米粒”變“天眼”原來是惡性腫瘤
醫生提醒,遇面部可疑腫物莫亂擠
醫學指導/廣州中青年實力醫生、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黃志權教授
看見臉上有個疙瘩就想擠?“手欠”一族當心了,有可能你手下碰到的不是粉刺,而是惡性腫瘤!
近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颌面外科迎來了一位外貌“特殊”的患者,額部正中央長了一顆3.0厘米X2.8厘米的惡性腫物,而腫瘤之所以在幾天内就長得這麼大,跟他用手擠有一定關系。所幸,患者謝先生得到治療,近日順利出院。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劉文琴、張陽、汪延
随手擠壓 “米粒”竟變“天眼”
51歲的謝先生家在陽江。兩個月前,謝先生發現額頭正中間長了一顆“小米粒”,便自行擠壓。不料,“小米粒”開始破潰,并伴随紅腫。
謝先生不敢大意,馬上去當地診所看。診所醫生診療後,予以中草藥外敷治療。不承想,短短幾天時間,“小米粒”迅速增大,且未有消退的迹象。
看着額頭上的“米粒”變大,大家都笑稱謝先生“開天眼”。謝先生很着急,趕緊到當地正規醫院就診。醫生對謝先生進行腫物活檢術,活檢結果讓人大吃一驚:“高分化鱗狀細胞癌!”
“小米粒”居然發展成為“高分化鱗狀細胞癌”。驚訝之餘,謝先生立即尋求進一步診治,輾轉找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黃志權教授。
手術徹底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高分化鱗狀細胞癌,簡稱“鱗癌”,是發生于表皮或附屬器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癌細胞有不同程度的角化。目前,手術徹底切除是治療“鱗癌”最有效的方法。
由于病變位置是在額頭正中央,如果直接進行手術切除,對謝先生的外貌影響很大,患者對此難以接受。因此,如果能完全切除腫瘤的同時還能保證患者容貌完好,這便是最佳方案。
制定一個這樣的手術方案是個不小的“挑戰”。黃志權對謝先生進行仔細、全面的檢查。他發現,患者額部皮膚來源鱗狀細胞癌,雖然目前從影像學看腫物未明顯侵犯到額部骨質,但按照惡性腫瘤擴大切除的原則,術中腫瘤擴大切除後額部表層骨質也需要做進一步的磨除,以達到明确的安全界,額部也會因此出現一個較大的缺損。
“傳統的皮片移植修複和鄰近瓣轉移修複不适合謝先生了,我們考慮采用術中同期遊離皮瓣移植修複的方式為患者額部缺損進行修複。”黃志權表示。
簡單來說就是把腫瘤病竈擴大切除後,從左側手臂取一塊連着血管的皮膚(即遊離皮瓣)修複缺損部位。雖然手術原理說起來簡單,但操作起來遠沒那麼容易,當中涉及皮瓣的制備以及血管的精細顯微吻合。為了盡可能減少患者颌面部額外的手術切口,黃志權僅在患者耳前區通過3厘米的切口分離暴露颞淺動靜脈并通過該切口進行血管吻合。
最終,手術曆時5個小時順利完成,腫物得到徹底切除,并且患者容貌修複很理想。術後第6天,謝先生順利出院。
鱗癌像菜花
面部腫物莫亂擠
鱗癌,多見于有鱗狀上皮覆蓋的部位,如皮膚、口腔、唇、食管、子宮頸等處。在外觀上,鱗癌常呈菜花狀。早期皮膚鱗狀細胞癌是紅色硬結,以後發展成疣狀損害、浸潤,常有潰瘍、膿性分泌物、臭味,見于颞、前額及下口唇。
有時癌組織發生壞死而脫落形成潰瘍,産生惡性臭味。若癌細胞向深層發展,則形成侵襲性生長。若癌細胞向遠處轉移,則形成繼發腫瘤。
黃志權提醒,如發現颌面部各處皮膚出現不明原因的腫物,切忌自行處理,如擠壓、割破等,不要到不正規的診所進行不規範的所謂治療,如外敷中草藥等,應立即到正規醫院相關科室,如口腔科、口腔颌面外科或頭頸外科等就診,以免耽誤病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後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