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盲人摸象與大象無形:認知局限與宇宙本原》發出後,引起了不少讀者的共鳴,有讀者朋友私信我說,看了我的文章後忽然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其實這不是我第一次寫盲人摸象這則寓言故事與《道德經》的關聯,在我之前的文章中至少有5次提到過。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如果說是打開《道德經》之門的“萬能鑰匙”有點誇張,但稱其為“備用鑰匙”則再恰當不過。
客觀世界對于人類來說,就是“大象”與“盲人”的關系。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我們認知的世界可謂是滄海一粟;而對于人類個體的你我他,我們頭腦中的認知,可謂是九千九之一毛。即便是滄海一粟和九千牛之一毛,還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符合客觀世界的終極真理。@問道華夏先生言道“道為絕對真理,德為相對真理”,這個“相對”不僅是數量(認知多少)的相對,同時也是質量(認知對錯)的相對。所以老子在第51章寫道:
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這句話描述的正是我們遵從客觀世界絕對真理之“道”,得到相對真理之“德”這個艱難困苦“玄之又玄”的過程。這句話中的“之”就是指“萬物”,套用在“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中,“之(萬物)”就是盲人摸到的“如蘆菔根、如箕、如石……”,套譯成《盲人摸象版道德經》就是:
從大象身上摸到萬物,在我們的思想寶庫中儲存摸到的成果;對萬物不停地摸呀不停地摸;在實踐中檢驗摸到的萬物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符合客觀實際的作為成果使其成長發展,不符合客觀實際的就舍棄破除。摸到的萬物成果不據有(堅持與時俱進),以萬物為根據而不依恃(堅持事實求是),随萬物的變化發展而不主宰(堅持發展眼光)。
如果這一段的解釋大家感覺不到濃重的“盲人摸象”意味,那麼第14章簡直就是“盲人摸象”故事的翻闆。請看第14章原文: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緻诘,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複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随之不見其後。
這裡的“視”“聽”“搏”是指認知世界的三個感覺系統,如果套在“盲人摸象”的故事中,我們不妨把這三個感覺系統當成三個盲人,第一個盲人叫“視”,第二個盲人叫“聽”,第三個盲人叫“搏”。這三個盲人要去摸摸(即感知)大象即“道”是個什麼樣子,那麼結果是什麼呢?老子沒有寫“摸(即感知)”到了什麼,但他明确告訴我們他們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因為大象(道)無形,怎麼個無形法呢?就是下文中描述的那些文字。我們來閉着眼想一下,這個“無形”的世界是不是“客觀世界”這隻“大象”的生動描述?
從上述的論述中我們得出确切的論斷:無形的大象“道”,是可說可道的,是可以摸(認知)的,是可以遵循的。其實它就是指客觀世界、宇宙自然。如果有人言之鑿鑿說“道是某個具體物”,就不符合“大象”的特征,因為如果認為“道是某個具體物”,比如“道就是客觀規律”,就意味着道是被“盲人”摸到的那一塊兒,摸到的那一部分是“如蘆菔根、如箕、如石……”的那一部分,肯定不能代表“大象”。所以老子在第67章寫道:“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這句話就是對“大象(道)無形”的精确解釋。
總之,“盲人摸象”這把備用鑰匙非常好用,琢磨透了,《道德經》的邏輯就基本懂了,人生的道理也會通透一大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