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粄是客家特色小吃之一,源于廣東梅州大埔一帶和江西贛州尋烏一帶。因為它兩端尖,大埔人見其形似老鼠尾,尋烏人見其形似老鼠屎,客家人慣稱米粉制品為“粄”,所以稱作“老鼠尾粄”或“老鼠屎粄”。之後統一改為“老鼠粄”。後來傳至台灣,當地客家人稱為米篩目,是指制造時把粉團經過篩子般的擦闆,從洞眼(目)中搓出粉條由于于“篩”的閩南語近似“苔”,所以俗寫為米苔目。後來于馬來西亞又有人寫成米台目。
老鼠粄,相傳在客家地區已有數百年的曆史,雖名為“老鼠粄”,很多人以為是有老鼠肉之類的作為食材,其實不然,“老鼠粄”與老鼠并沒有聯系,隻是叫做“老鼠粄”而已,贛南地區有流傳這種食物像老鼠屎,從而稱之為“老鼠屎粄”(例如贛州市會昌縣周田鎮,這種叫法和由來被廣為流傳),後因不雅改為“老鼠粄”。廣東梅州大埔人因其形似老鼠尾,便稱其為“老鼠粄”。
做法簡單,表面舀上幾調羹芝麻油,撒上蔥花,外加幾勺榨菜,酸菜,蘿蔔幹,就可以享用了。
老鼠粄也傳至香港,因“老鼠”之名不雅,當地人以粉條兩端尖,狀似銀針,稱為銀針粉。
制作原料與方法
老鼠粄的主要原料用粘米,以冷水浸幾小時後,撈起滴幹後磨成粉,然後用開水拌和,反複揉搓至适度後擰成團,即以特制的“千孔粄擦”架在面上,将粄團壓在粄擦上用力來回摩擦,便可擦出每條1-2寸的粄條掉在鍋中,待粄熟浮面時撈起,置冷水中浸泡,冷卻後再撈起晾幹即可備用。食用前,煮或炒均可,配上肉碎、蔥花、胡椒粉等佐料,味美有加。
有人把濑粉和老鼠粄混淆,但其實兩者有相當大的差異性。
做出“升級版”老鼠粄的卻是東莞厚街人。厚街人把磨出的米漿一分為二,做成生漿、熟漿,再混合兩者,打至軟滑。此外,湯底用豬肚、豬骨、粉腸以及多種藥材香料熬成,最後還在老鼠粄上鋪幾塊皮脆肉嫩的燒鵝,白紅相間。老鼠粄爽滑富有彈性,燒鵝汁滲入湯中,滿碗鮮香,東莞人稱之為“燒鵝濑”。
從前有小販挑着老鼠粄穿街過巷叫賣,售價低廉。沒有燒鵝,他們就用一個搪瓷盅裝着用辣椒面炒過的大頭沖菜。那沖菜切得芝麻般大小,卻是脆生生的,美不勝收,每碗老鼠粄放上一勺,畫龍點睛,逗得食客盯着勺子喊:“多一點兒,再放多一點兒!”一旦小販開恩,多給一勺,那個早上你的嘴就合不攏了。
在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被中國烹饪協會評選為“中國小吃名縣”後,鑒于“老鼠粄潔白、剔透,色如珍珠,為了該小吃的推廣亦有人主張将其改名為“珍珠粄”,但大衆還是認為“老鼠粄”更為恰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