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越是成熟的人,越少發朋友圈。”
也有人說:“打開朋友圈,是一種美好的回憶。”
不管怎麼說,朋友圈真的不如以前那麼熱鬧了,一天到晚也看不到幾條消息,自己也懶得發消息。
人到中年,生活的壓力很大,工作的節奏也很快。也許你沒有時間與人唠嗑,也不想去參與應酬。通過朋友圈,留住一些人脈,就很現實了。
不讓朋友圈空空如也,這是“待人之道”,偶爾會有意外的驚喜。
01
别讓一條橫線,斬斷了你與所有人的聯系。
朋友圈經曆了很多次升級。
一開始純粹的情感互動,大家展示生活。後來可以轉發網絡信息,還有人做微商。
當微商占據了半壁江山之後,朋友圈就有了銅臭味,讓很多人厭惡。
接下來,有了設置三天可見的功能。
不管是盲目跟風設置朋友圈,還是真的不想讓别人知道自己的消息。反正打開時,看到一條橫線,就是“打開了寂寞”。
試想一下,你的十個朋友,就有八個朋友是“三天可見”的,并且連續三天也沒有發消息。你應該在朋友圈裡,會遇冷,就像和冬天相處一樣。
其實你不知道,很多新來的朋友,因為看到你的朋友圈是一條橫線,從而對你産生了懷疑,認為你做了見不得人的事情。
如果是合作共事的客戶,第一時間就會“小心點,别遇到了騙子”;如果是飯局上的人,把酒杯放下,就把你删除了。
“一條橫線”,就像一堵牆,把陽光擋住了,剩下的是陰暗面。
人到中年,你不做賊,也不騙人,哪用得着“防備人”。坦誠一點,給别人的第一印象,會好很多,從而更容易打開社交的局面。
02
别讓默默關心你的人,總是為你擔心。
不管你是否承認,在看不到的地方,總會有人默默關注你。
就算你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也會牽動着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心。親人希望你改過。還有你的愛人,對你有所期待。
人到中年,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把人生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而已。這是很多人的朋友圈的真實面目。
你發朋友圈,其實是告訴大家,我活得還行,放心吧。
父母年紀大了,打個電話給你,擔心打擾你;走路來看你,沒有那個能耐。很多中年人,都在遠行,父母跟不上節奏。
通過朋友圈這個很小是窗口,洞察到你的情況,也許成為了父母的習慣。
當父母多次打開朋友圈,也沒有看到你的情況之後,要麼會馬上打電話問你,最近怎麼樣,要麼會歎息一聲,什麼也不做。
我的表弟張文,在家種了十多畝果園。
家裡的枇杷滞銷了,急得團團轉。抱着“死馬當成活馬醫”的心态,發了朋友圈。
很快,在外的親人厚着臉皮,聯系朋友、工友,解了張文的困難。
并不是所有的朋友圈消息,都有用。但也不少所有的消息,都沒用。人不能走極端。
也許很多親人,幾個星期都不會和你互動,但是你發的消息,他們一定看過。有了這些,就足夠好了。
03
别讓熟悉的朋友,找不到鼓勵你的機會。
主持人魯豫在書裡寫過這樣一件事。
她忙碌了一段時間,冷落了朋友,頗有微詞。
不能丢下工作去聚會,也不想專門打個電話去解釋。她開始發朋友圈,并且給大家點贊。
過了幾天,朋友對她的态度,就好了很多。
點贊沒有涉及到利益問題,但是釋放了一個信号——我一直都在你身旁;我是在乎你的。
很多親戚朋友,喜歡在尋找存在感。而你及時地點贊和回複,滿足了他們的願望。
尤其是一些年輕母親,她們曬娃時,希望大家說“孩子很美”之類的話。畢竟,母親對孩子的愛,也會反映在虛拟的互動裡。
與其費盡周折建立一個飯局,或者主動提着禮物去拜訪誰,不如平時做足功課——朋友互動。
有句很有哲理的話:“愛欣賞自己腳印的人隻會在原地兜圈子。”
每天,你都在自娛自樂,那麼别人憑什麼要幫你?你連一個贊都舍不得,還談什麼氣度?
點個贊,不要你花 一分錢,但是對方卻對你有了好感,這樣的好處,你去哪裡撿呢?想明白了,你就知道點贊之交為什麼一直存在了。
最重要的是,你遇到了難處,大家會給你一些溫暖的回複,你遇到了好事,大家會點贊。這也是一種心靈的鼓勵。
如果你困難時,有朋友特意打電話或者發微信問候你,你立馬就會走好運。陽光的心态,馬上就冒出來了。
04
人到中年,誰都很忙,但是不至于打開手機的時間都沒有了。
如果你忙了一整天,真的很累了,那麼第二天可以打開手機看看。錯過的人和信息,還能及時找回來。
前一陣子,我把朋友圈設置成了半年可見。一個星期或者兩個星期,發一條動态。
下班後,或者在坐公交車的時候,給大家的朋友圈捧個場。
發個朋友圈,随意一點,也就幾秒鐘的時間而已。告訴那些新來的好友,我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告訴一直關心自己的親友,我活得還好;告訴陌生人,我也要給你祝福。
誰也說不清,遇到的人,會有什麼用。但是有用的時候,再去遇見誰,真的太晚了。
坦率做人,聚散随緣,才是中年人應有的态度。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