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莫言和金庸

莫言和金庸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8-11 02:38:15

  中國文學要走向世界,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一方面是因為中文翻譯成其它語言時,要保持美感難度較大;另一方面也是我們的文化傳統本身就比較特立獨行,在很多文字都阿拉伯化後,漢語卻一直保持着橫豎撇捺的方塊字形。

  莫言和金庸(德國作家靠譯中文拿獎)(1)

  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間,莫言應邀去觀看,期間提到中國文學,莫言表示雖然他得了諾貝爾獎,但中國文學仍未走出亞洲。說這席話時,莫言的表情頗為無奈。莫言這話雖然不太好聽,但關于中國當代文學有一位德國作家說得則更加直接,此人名叫沃爾夫岡·顧彬。

  莫言和金庸(德國作家靠譯中文拿獎)(2)

  顧彬是德國最有名的漢學家之一,同時也是一名作家和翻譯家,之所以會取這個名字,正是因為他熱愛中國文學。他翻譯的《魯迅全集》、《中國詩歌史》等作品,受到不錯的評價。顧彬曾在中國進修過漢語,主職是德國波恩大家的教授,以教授中國文學為主,也曾任中國幾所大學的客座教授。

  2013年,因為翻譯中文作品方面取得的成就,顧彬拿下了德國最高榮譽的翻譯獎“約翰·海因裡希·沃斯獎”,光是獎金就有十幾萬人民币。靠翻譯中文拿獎的顧彬稱自己從22歲讀到李白的詩歌起,就愛上了中國文學,并給自己取了中文名顧彬。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德國作家,卻把中國文壇幾乎批了個遍。早在2006年,重慶某報社就登出了一篇名為《德國漢學家稱中國當代文學是垃圾》的文章。對此事,顧彬也做了解釋,他稱這話是他聽一位中國作家說的,他不過是向公衆轉訴出來了而已。本來此事就算過去了,可是後來甚至指名道姓了地談起了幾位當代文壇巨匠,莫言金庸他都沒放過。我們看看他都說了些什麼:

  莫言和金庸(德國作家靠譯中文拿獎)(3)

  1、談起金庸:看金庸一部等于看了全部

  說看一部等于看了全部,顯然指的是金庸先生的作品沒什麼創新性,每一部都比較雷同。同時,他認為一部作品是否成功要看文字是否優美,情節和故事性是次要的,而金庸的文筆較差,中國人之所以會喜歡是因為它令大家因傳統文化感到自信。并且他也指出,金庸的作品在德國連譯本都沒有,西方人也不太讀。

  對于顧彬先生的這番議論,筆者是尊重的,畢竟作品寫出來就是讓大家評說的。但是觀點上,卻很難讓人苟同。金庸的小說是通俗文學的一種,他與大家所謂的名著本來就是不同類型,無法比較。而且通俗文學中也是有精品的,比如《水浒傳》等作品。小說與詩歌、散文不同,過分強調文筆而讓文字缺乏情節性,顯然是不合适的。

  莫言和金庸(德國作家靠譯中文拿獎)(4)

  2、談起莫言:無法與偉大的作家相提并論

  關于莫言,顧彬曾說過很多。首先,他表示莫言的作品是自己翻譯介紹至德國的,但德國的作家們并不喜歡,原因是莫言在講故事。他認為用章回體講故事這種寫作手法,已經是過去式了,主流的德國文學現在都是一本書重點寫一個人,但莫言的作品寫幾十個人,這是讓人接受不了的。

  莫言和金庸(德國作家靠譯中文拿獎)(5)

  對于顧彬的這一論點,筆者仍然無法贊同。小說會有很多寫法,《百年孤獨》是世界公認的經典作品,它講的是7代人的故事,其中人物之多讓很多人看一遍都記不住,這種寫法怎麼就過時了呢?或許德國文學的風格走向已經發生了變化,但不能因此就認定如今莫言這種寫法不對。

  莫言和金庸(德國作家靠譯中文拿獎)(6)

  除了金庸,顧彬還指出過餘華的毛病,甚至把這些問題上升到中國當代作家這個大群體,并得出一個頗為令人不解的結論:當代中國作家之所以語言上有各種問題,是因為他們外語不太好,外國原著讀不了。這個論點其中有一點确實是真的,我們當代最頂級的幾個作家莫言、賈平凹、餘華等,甚至包括已經去世的路遙,都是本土老作家,學曆都不算高,外語也确實不好,但他們的作品都是有看頭的。至于中國作家要寫出好作家,就一定要讀外國名著的論點,顯然是站不住腳的。我們文化燦爛的唐宋時期,李白、杜甫、蘇轼并沒有讀過外國作品,顯然顧彬的話是站在歐洲的角度來看中國文學。

  當然,我們要感謝顧彬指出我們當代文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隻是作為一個有地位的學者,應該明白評判作品及作家的水平,标準都不是唯一的,拿歐洲甚至隻是德國文學标準來評價我們的文學,顯然并不客觀。最後筆者想說,好與壞其實是見仁見智的事情,筆者也相信他是因為愛好漢學才會有如此多的思考,也歡迎大家就此讨論,期待我們當代文學走得更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