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編》沒有雪字,也就是金文不見雪字。多數金文是廟堂文字,與商代蔔文之事事占蔔不同,文字遺留數量少一些,如雪字,甲骨文有,如羽毛中加四點。金文就不見直接使用本字的例子。
但是我們通過蛛絲馬迹,仍然可以發現某些字在金文裡的存在。先看看《厚鼎銘文》如圖
上圖被釋為“溓公”二字的例子。《金文編》也有此字。下圖6個字,第一個是小篆溓字,其餘5個被解釋為金文溓,“溓公”用作人名,尊稱。
我們分析一下它的構成,溓=水 兼。關鍵的是“兼”。 兼是“以手執雙禾”形,見圖。引申義是兼任,兼并等。這裡還有一個“秉”,是“以手執一禾形”,秉持之義明顯。秉,兼都含有“手(又) 禾”。
反過來看看金文被釋為溓的,它由哪些部件構成。見下圖
①↓↓代表它從天上了落下來,不是一個,而且是兩個(紛紛,連續)。
從形狀看,它絕不是“禾”,而是向下的箭頭。
②又。表面看是代表手,實質是代表“掃”,甲骨文的“婦”形旁就是“掃帚”形。在金文合體字裡,變成了“彐”與又字混用無差别。
③水,表示它可以化成水。
④兩個“止”,代表雙足,就是步,加上水字,就是“涉”。
四個部分結合起來,意思很明顯。這種物體從天上落下來,它可以掃除,又可以從它上面走過,它還可以化成水。它不是“雪”又是什麼!再看看繁體的雪,如圖,雙箭頭變成“豐豐”下面是“彐”為又字所變。水字,步字不見了,當為簡化所緻。
雪,與“禾”沒有關系,也不是倒寫的“禾”,因而它不是“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