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從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發展來探讨培養孩子身體運動智能和音樂智能開始的最佳時機。
兒童動作發展的規律
1) 從上到下的原則。兒童的頭部動作最早發展,其次是軀幹動作,最後是腳的動作。嬰兒出生後,最先發展的是擡頭和轉頭,然後是翻身和坐,之後是使用手和臂,最後學習腿和腳的動作。
2)由中心到邊緣的原則。越接近軀幹的部位,動作發展越早;越遠離身體中心的部位,發展較晚。
3)由粗到細的原則。兒童先學會大肌肉大幅度的大動作,最後才學會小肌肉小幅度的精細動作。
具體來看:2-3歲走路開始有節奏,由快走到跑,會用腳踢滾動的球。3-4歲能跳遠,上肢較靈活,不需要身體較大幅度的活動就能投接物體,會騎兒童三輪車。4-5歲時能夠雙腳交替上樓梯,跑得更穩,單腳跳和跑,快而穩的騎兒童三輪車。5-6歲平穩的快跑,騎帶有輔助輪的自行車。
兒童在精細動作上的發展主要表現為:自己照顧自己,繪畫和書法技能的發展。3歲時兒童一般會自己上廁所,也會自己穿衣服,系鞋帶,但經常出錯。3歲之前的孩子在繪畫和書法上都是簡單的塗鴉。4-5歲的兒童可以很好的自己吃飯穿衣,同時可以繪畫出圖案的作品。5-6歲孩子能用剪刀或刀子切割軟的物體,繪畫上可以進行圖畫的創作,也掌握了握筆的技能。
如何培養相關的興趣愛好?
大動作先于精細動作發展,但是真正成熟的大動作,完整的動作系列需要到5-6歲左右,5-6歲兒童身理上才做好了訓練大動作的準備,可以開始運動類興趣的培養。例如:籃球、足球、跆拳道、遊泳、體操等,可以從5-6歲開始培養。
從身體運動領域的培養來看,針對節奏的敏感性、表現力和身體的控制培養也很重要。節奏的敏感性是指兒童能根據固定或變化的節奏同步運動,建立自己的節奏并加以調節;表現力是指兒童運用手勢、姿勢等表達情感,以及根據音樂的情感或情調做出反應的能力;身體控制是指運用身體,有效的執行任務的能力,如按照要求不動或保持平衡。
此外,兒童對自己身體的意識,能夠認識到自己身體的部位,例如,肩膀、手臂等,還有就是兒童對動作的記憶能力,能夠重視自己和他人動作的能力,這些能力是否準備好了,可以判斷兒童是否适宜開展舞蹈、體操等興趣的培訓時間,我們可以根據大動作的發展來考慮,這個領域兒童有優勢的培養方式,這類的兒童是通過身體感覺來思考的,對他們理想的學習環境,必須提供下列的教學材料及活動:比如:演戲,動手制作,建造成品,體育,肢體遊戲。
從樂器類精細動作培養來看,3-5是發展孩子對節奏、音調敏感性的關鍵期。
3-4歲的兒童,聽到音樂可能不由自主的随着音樂手舞足蹈,家長可以注意培養孩子的節奏感,家長可以多提供一些有節奏感的音樂,給孩子欣賞,例如,現在的一般的兒歌,節奏感都比較強。
4-5歲兒童精細動作發展很快,這個階段是開發孩子音樂旋律的最關鍵的時期,可以讓孩子學習一些實際的音樂技能,例如鋼琴、小提琴、揚琴、古筝、二胡等樂器的演奏,以鋼琴學習為例,大量的實踐經驗證明,從4-6歲開始學習鋼琴的孩子,比長大後才開始學習的人,有更大的造詣。因為這段時期是學習鋼琴的黃金時期,錯過了就太可惜了。
同樣,4-6歲也是培養孩子聲樂的關鍵期,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很重要,首先要依賴一個和諧、活潑、輕松、愉悅的家庭氛圍,孩子感到安全,想唱就唱,想跳就跳,有利于孩子發展音樂愛好和才能。
注:本篇内容整理自喜瑪拉雅音頻内容《做孩子高效的興趣學習規劃師》,由中科院心理所兒童心理專家殷曉莉老師出品,感興趣的朋友請前往喜瑪拉雅收聽更多相關内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